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 反映了
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 创业追求 、生生不息的 精神活 力 。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 自强不息精神
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 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
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什么要 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主题,贯穿于民 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 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特点: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 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的爱 国主义主题。 ⑤爱国主义要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做到理性爱国。
请你谈谈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地位、作用、特征及主题)
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统一体中,爱国主义居于核心 地位,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其中: ★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国家内部各兄 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 ★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 其他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要求。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实践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前 提。
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贯穿中华民族 发展全过程,其内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时代性)
(从古代、近代、当前三个历史阶段,阐述民族精神生生 不息、永不泯灭的原因,三个阶段即相对区分,又一脉相承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之 中。)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
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
中华文化
根
魂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
二、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关系)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 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三精一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
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
判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爱国主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勤劳勇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强不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爱好和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自强不息 支援南方冰雪灾害、支援四川地震灾区 团结统一 协和万邦 爱好和平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勤劳勇敢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勤劳勇敢 “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勤劳勇敢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爱好和平
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成为团结统一精神。
B.意义
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 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迸 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 得逞。
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爱好和平 表现: ①中华民族素来以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②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
敬业精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 各个方面;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都体现 了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爱国主义 ( 核心 )
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团结统一
A.形成
中华民族的先民很早就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
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 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3)勤劳勇敢 A. 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视为优良品格。 B. 作用
、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教材P76本框最后一段)
二、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原因 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 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勤劳勇敢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C. 中共对勤劳勇敢精神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 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 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由勤劳勇敢到艰苦奋斗)
二、中华民族精神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4)自强不息 作用
民族精神 名言、警句
历史典故
尚统一、一统天下、 郑成功收复台湾 团结统一 抗震救灾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 爱好和平 和为贵、与人为善 主,昭君出塞等和 亲政策; 韦编三绝 勤劳勇敢 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自强不息 天将降大任于斯 卧薪尝胆;华罗庚、
人也… 张海迪 爱国主义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 岳飞精忠报国; 下之乐而乐;苟利国 苏武牧羊等 家不求富贵
复习提问: 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2.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的原因 3.中华文化中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4.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两大基本特征 的原因是什么,该原因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一、民族精神
1.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地位和作用
地位
民族之魂
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 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
有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
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秀传 统文化之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 文化的精髓。 ③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