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堂教学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以教学信息化平台应用为抓手,第6、7两周(4月2日——12日),由教务处、教育督导室、信息中心部分成员组成的调研小组,以学区(系部)为单位,采用资料检查(在超星平台上查看教师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情况)、听课评课、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对我校首批参加“超星学习通”平台应用能力培训并运用这一平台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师进行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情况
第六、七两周,由每个系部推荐的两位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比较熟练的教师上公开(示范)课,调研小组成员、系部领导及有关教师参与听课,课后按系部分别进行集体评课、议课活动。

在公开展示的14节课中,文化课有6节、专业课有8节。

在所有的展示课中,老师们都使用了超星平台在课前发布预习任务(包括微课视频、PPT、阅读材料、预习测试练习等)、课后作业及拓展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了超星平台上的以下一些功能,如视频直播、讨论区、群聊、课堂练习发布并即时批改统计、投票、选人回答等。

从课堂观察到情况看,开课教师大多能熟练、灵活使用平台功能,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课存在为使用平台而使用平台的现象。

二、“超星学习通”平台总体使用情况
在各系部参加座谈会的参与首批培训的教师共83人中,本学期在教学中使用过超星平台的有52人,占比为62.65%。

超星教学平台使用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来自7个系部61个班级90位学生参与的学生座谈会上了解到,会计系首批受训教师使用情况比较普遍,机电系钟悦之、建筑设计系毛晨珏、电子信息系杭娟和鲍晨亮、旅游商贸系查笈和姚玉萍、学前教育部张平华、本科部韩斌和褚银菲等九位教师能每节课都能使用超星学习通辅助教学。

截至到4月8日,超星教学平台上已导入我校4760个学生账号,719个教师账号。

全校教师在超星教学平台已建设835门课程。

师生总访问量为142965人次,其中电脑端访问量占59.1%,移动端占40.9%。

今年以来学校访问量具体情况如下图:
学生学习课程次数情况如下:学前教育部为1635次,会计系1597次,本科部990次,建筑设计系932次,机电系754次,电子信息系673次,旅游商贸系578次。

具体情况如下图:
三、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优点
综合课堂观察、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的情况,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有着以下优势。

1.可以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有效的延伸。

教师将课程及学习资源(视频、PPT、拓展阅读材料、测试题等)上传至平台,这些学习资料可以长久保存,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移动设备或电脑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反复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平台自身提供的学习资源也很多,大部分课程所需的书籍、教程、期刊等资源都可以在其中找
到,教师可以在其中寻找合适的资料作为课后拓展学习任务。

2.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平台上会留下相应的痕迹,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控:如教师可以对视频学习资料设置任务点,学生只有观看完规定世间的视频才算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存在哪些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作相应的处置;教师可以通过发布作业、学生在线作答来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3.客观题(选择题和判断题)可以做到自动批改,即时统计每一题的正确率和每一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可以即时知道正确与否,也便于教师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4.实训操作、室外实践课等课程使用平台直播、视频等功能,效果好,可以有效弥补较多学生围在指导教师四周却看不清楚示范操作过程的状况。

5、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上课睡觉。

平台上的随机点名、选人答题、投票等功能,一方面可以提高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从其他事情上转移到课堂,去关注老师选到了谁,要回答什么问题等等。

6.可以有效提高课堂交流活动的参与度。

“超星学习通”平台可以打破空间限制,将学生随机组合学习小组,沟通、协作、讨论,互相交流学习;讨论区、聊天等功能可以让全班加入同一个讨论组,学生可以在讨论组里发表自己的意见,相比站起来回答问题,这样不需要很多的勇气,每个人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一些内向的、不善口头表达的学生来说,意义尤为重要,可以让他们有效参与课堂交流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7.“超星学习通”还可以用作管理平台,如发布调课通知、活动等,也可以进行一些在线问卷调查。

四、“超星学习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平台本身的问题。

平台中的ppt显示时字体、字号等无法调整,显示不清楚;平台与其他教学辅助手段切换时费时;数学、部分专业课程公式编辑器使用等问题较多:视频直播功能只能在手机端,不能投影且像素不高;手机端和电脑端功能不一致,有时通过电脑端发布的学习素材手机端不能打开,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平台中作业、练习等只能是判断、选择等客观题,才能使用平台的批改、统计等便捷功能,主观题则无法使用平台实现自动批改,如由学生拍照上传,则复制粘贴情况严重。

2.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问题。

上课时学生手机在手,教师无法控制其使用,稍不留意就在玩游戏、发红包等,还有小部分学生在讨论组中发一些与讨论主题无关的问题。

3.硬件问题。

各系部教室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老化严重,修理频繁、网络连接时断时续,有时课前需花费5-8分钟调试。

另外投影仪的颜色失真、亮度低,投影效果极差,严重影响学生观看。

4.学生手机流量问题。

课堂中使用直播等功能时,需耗费较多流量,学生无无线网使用,流量费用较高;另外有个别学生确无智能手机,从而影响平台学习的开展。

5.教师备课工作量较大,部分专业课程在平台中几乎无相关资源。

6.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使用“超星学习通”效果不如其他教学手段如其他教学软件、实物投影等;有些课程,如CAD、计算机语言等,本来就是在机房使用相应的软件授课,如要使用平台授课,反而不方便。

五、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一款在线学习软件,“超星学习通”平台在帮助学生学习上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的发布、客观题的批改统计和反馈以及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因此,就课堂教学中平台的使用,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鉴于不同课程使用平台的效果不同,应结合课程实际情况使用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倡根据效果选择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哪一种辅助手段效果好就选择哪一种。

2.以学科为单位,统筹全校教师协作建设平台课程以及教学资源库。

3.针对学校硬件设备老化等问题,建议学校在每个系部配置几个设备较为先进的信息化教室,每间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平板以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平时由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设备出借登记制度。

4.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教务处、教育督导室、信息中心
执笔:虞志平
2018年4月25日
附1:超星平台课堂教学情况汇总
附2:教学资料检查情况按系部统计:
按教师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