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造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制造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制造业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应收账款的规模对制造业有重大的意义,其风险虽不可规避,但可以通过有效的信用管理手段来降低风险,制造业可控下的应收账款规模,往往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本文阐述了制造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与管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管理制造业
一、制造业应收账款概述
当前制造业市场竞争很激烈,为稳定企业销售渠道,扩大企业产品销售范围,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不得不面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些积累的款项,就是“应收账款”。
它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同时也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
2011年正略铭诚风险公司发布的《中国制造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赊账期通常在60天左右。
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资产的比率在15%以内,主营业务利润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而净资产收益率也一直高于10%的水平。
数据表明:制造业应收账款的存在,并未使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降低。
因此,,应收账款风险虽不可规避,可能会使企业产生损失,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信用管理手段来降低风险。
可控风险下的应收账款规模,往往可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不敢承担风险的企业,会导致经营业绩下降,落后于市场和行业。
不擅长管理风险的企业,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同时,经营业绩同样表现不佳。
二、制造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1. 制造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标
制造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应收账款到时期能否及时足额回款的
不确定性。
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或者部份收回时,企业就会产生损失。
引起应收账款不能及时足额回款的因素就是风险的来源。
企业应明确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标,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识别、风险的评估与风险的控制等程序。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标又可分为两部分:损失发生之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之后的目标,前者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应收账款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后者是努力使应收账款损失降低到最小。
2.制造业应收账风险的识别
应收账款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基础。
企业在做应收账款风险分析时,找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将这些风险因素与企业管理业务流程联系起来,以便于发现潜在的风险。
如:贸易双方产生的商业纠纷;客户因经营管理不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贸易对方故意延迟拖欠款项;交易对象进行恶意的商业欺诈等等。
针对每一种原因,我们查找其原因中的原因,比如:因贸易双方产生的商业纠纷,我们要看合同中特定条款是否约定不明确,或者是否因产品质量的问题导致顾客不满意拒绝付款;而后三种情况企业应检讨给予客户的信用政策和销售管理的业务流程是否存在
问题,给予的赊销或赊销账期是否经过审批,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赊销资格、信用额度的评估,企业销售人员是否发生存在越权审批,
或与客户内外勾结,收受客户好处,损害企业利益的等情况。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识别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尤其是销售部门,客户为获取商业折扣和信用额度,常常夸大企业实力,提供虚假会计报表,使企业所掌握客户的信息片面、不真实。
这些信息很可能使企业做出错误的信用政策,如果我们的销售人员直接与客户交往,最容易获取客户的真实情况,像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开始销售不动产等这些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客户信用政策,同时需要企业定期对我们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销售业务和捕捉客户风险信息的能力,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风险,避免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制造业应收账风险的评估
企业在选择客户时应结合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结论,考虑其资金成本,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我们给予国际客户赊销政策,人民币升值会使企业承担较高的汇率损失,为降低企业汇率损失,企业可采取预收货款或给予客户合理账期,使企业获取的利润有覆盖这个资金成本,如果低于这个资金成本,企业可选择放弃。
4.制造业应收账风险的控制
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应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应收账款总体额度进行预算,根据每个客户的信用期,信用额度的多少,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在设立客户账期时,把毛利率指标考虑进去,对于毛利率较高的客户,给予的账期相当长一些,
企业还可以制定一些管控指标如:周转天数,周转率等进行考核。
三、制造业风险控制与管理存在问题
1.审批制度不健全
企业经营管理者对销售环节审批不严,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管理制度陈旧落后等。
片面追求账面利润,大量的运用各种商业促销,而对应收货款能否及时收回来往往不是那么重视,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规章管理制度,或有规章而不遵照执行。
大多企业按销售业绩的多少提成,未考虑应收账款回收金额与工资报酬绩效相挂钩,因此销售人员只追求销售业务量,后续应收账款能不能收回来就很少关注,风险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这样很容易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给企业再生产带来困难。
2.没有建立系统的客户档案和信用政策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需要了解同行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了解客户资信程度等资料。
商业信用信息现还没有采信统一标准和相应的评判机构,而企业各行政部门所掌握的商业信用信息相对封闭,社会商业信息网络以及商业信用惩罚机制还不完善等,一方面:大多数企业从正规渠道很难获得客户的信用记录,另一方面:对收集到的客户信用资料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没有建立完整的客户资料档案。
销售人员主要凭个人经验和销售惯例等与客户沟通,从而导致销售具有较大的主观因素。
3.内部会计控制不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