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
共同活动。

7
2.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落在个体的学习和发展上。

8
3.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讨论课程的著
作,也是课程称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12
4.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决策模式应当是“课程共有”。

44
5.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积累性等特点。

56
6.在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时所坚持的基本准则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
性、社会性和与学生及学校教育特点的适应性。

77
7.学习者分析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的状态和学习者的特征。

113
8.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形课
程”这个概念。

143
9.建国后第一次在初中阶段设置选修课程是在1986 年。

145
10.根据学生组织方式的差异,可以把教学组织划分为班级授课组织、分组
教学组织和个别化教学组织三种类型。

155
11.波尔文和格拉泽倡导的个别化规定教学的实施有五个主要步骤,其中规定
在学年开始时进行安置性测验;在学生满意地通过各单元教学目标后,再进行更具综合性的单元后测试。

162
12.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计划》,该计划拉开了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

226
13.斯太克的外貌评价模式指出,课程评价既需要描述,也需要评判。

263
14.从文件规定的课程到实施的过程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课
程采用”。

167
15.课程组织的基本主责,包括连续性、顺序性和横向组织的整合性三个方
面。

132
16.纵向结构设计课程是如何展现的,即怎样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最终转
化为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活动。

138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以下国家中,课程与教学政策属于学校自主型的是(A)40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日本
2.以下说法正确是(C)59
A.普遍性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的特点
B.行为性目标强调学生有权利自己去选择要学的东西
C.表现性目标源于美国学者艾斯纳
D.生成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而引出的教育宗旨
3.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77
A.直线式是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要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
程度
B.布鲁姆强调学习内容按由简到难排列体现了横向组织原则
C.“新教育”强调根据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
D.《学记》中“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就是强调按系列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
4.关于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118
A.认知主义的教学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认知心理学始于20
世纪50年代中期
B.认知主义的教学设计强调反馈的重要性
C.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习得新信息,转换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

D.认知生长取决于把事件内化到与环境相应的储存系统中去
5.强调以技术为基础的学习,要求教学活动必须紧紧围绕某种类型的个案研
究或问题情境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哪种(C)124
A.认知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B.行为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C.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D.人本主义教学设计模式
6.我国正式将教学计划改名为“课程计划”是在哪一年?(D)139
A. 1953
B. 1985
C. 1990
D. 1992
7.班级授课组织的特点不包括哪点?(C)157
A.以班为教学单位,每班人数固定
B.按班级实行分科教学,教学内容基本统一
C.在基础学校、初等学校,一般认为班级定员以50~60名为宜
D.教学以课时为单位,严格按照上课时间进行
8.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本达创立的(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物材
料,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学习。

195
A. 范例教学法
B. 暗示教学法
C. 掌握学习法
D. 探究-研讨教学法
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11
A.斯巴达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围绕军事体育教育而设置的
B.雅典教育课程充分体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
C.古罗马的教育面向平民子弟的学校有希腊文、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课程
D.文艺复兴时期的课程偏重人文学科
10.以下哪种不是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对峙模式(C)18
A. 书本中心与经验中心
B. 课堂中心与活动中心
C. 理论中心与实践中心
D. 教师中心与儿童中心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
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4
2.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

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
目标而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142
3.目标本位评价:是以目标为基础进行的评价,旨在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中
究竟被实现了多少。

259
4.课程与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
处理它们的方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指导下对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对有关知识经验的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的选择和组织而构成的体系。

68
5.凯勒计划:又称个人化系统教学,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凯
勒及其同事于1965年倡导的一种由学生自定步调的个别化教学组织。

162 6.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教
学内容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140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8
2.行为性目标有哪些优缺点?60
3.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13
4.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276
5.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标准76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分析论述班级授课组织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