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裁判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排球裁判法
一、裁判员哨音
气排球比赛由裁判员的哨音和手势组织和指挥,不仅代表裁判员的判断和裁决,反映裁判员的思想和精神面貌,而且可促进比赛有序进行,促进技战术正常发挥,控制观众情绪作用。
所以,裁判员是法官,规则是法律,哨音是执法,手势是裁决。
1、呜哨及时,哨音果断、宏亮
(1)一传犯规不及时鸣哨,二传时才鸣哨,反映出鸣哨不及时。
(2)球落地后不及时鸣哨,显得不果断,犹豫不决。
(3)哨音不宏亮或吹不响,在紧张激烈比赛中,人声嘈杂,听不清哨音。
2、哨音有节奏,注意轻重长短
(1)发球,发球失误,发球得分:轻脆短促。
(2)持球、连击、过网击球、过网拦网、四击、触网、过中线、错位:重脆稍长。
(3)暂停、换人、准备活动开始与结束:一声长音。
(4)召集双方队长,比赛开始与结束:一短一长。
(5)提醒运动员教练员注意非技术性犯规:二声短音。
(6)观众喧哗,关键比分:稍长而重。
3、减少重哨
(1)一、二裁之一鸣哨后,另一人不再鸣哨。
(2)比赛中的任何判定,不能鸣二声和多音连哨,防止分不清先后犯规时间。
二、裁判员手势
1、准确规范
符合规则规定,采用法定手势,准确就是规格化,不能任意改编和增加,不作形象化动作(如中头指头,中身指身)。
2、及时果断
反映判决的坚定性和准确性,一鸣哨即作出明确手势、动作简快、干净利落、不要犹豫不决,动作僵硬不协调。
3、交待清楚
(1)手势要有节奏,先以一手表示得分方,再用犯规队同侧手表示犯规原因,二手稍有先后。
(2)作手势后二个裁判应相互目视,如二人之间判断不一致,无论维持原判或改判,一裁都要作出最后判定手势,其他人不得再坚持己见。
(3)手势要有短暂停留,以利他人观察。
4、法定手势:共31个手势,其中裁判员26个,司线员5个。
(1)常规手势(9个)
得分、换人、暂停、一局结束、交换场区、发球、界内、界外、重发(双方犯规)
(2)犯规手势(13个)
发球未抛起、四击、连击、持球、过中线、触网、进攻性击球、8秒、过网击球、错位、球触障碍物、掩护或拦网、打手出界。
(3)判罚手势(4个)
延误警告、黄牌、红牌、红黄牌
(4)司线员旗势(5个)
界内、界外、打手出界、过网区外(触标志杆)、无法判断
(5)未定手势(4个)
规则未明确的手势:如发球踩线、发球未击中(假动作)、非发球者在场外等发球动作犯规和不良行为的非技术性犯规(口头宣判)。
三、一裁的工作要点
(一)赛前
1、检查场地器材
包括场线、延长线、标志杆、标志带、场地牌、裁判台、网高(采用木尺)。
网的松紧度:距离2米用力将球掷向球网球能弹回。
2、召集双方队长选场(二裁和记录员要在场)(介绍硬币弹抛法)。
3、赛前2分钟主持简单入场式(①端线站位②中线站位)。
4、走到裁判台前鸣哨,示意双方队员网前握手致意。
5、一裁站上裁判台就意味比赛开始,先鸣哨作手势召双方入场站位,再作手势让队员背向记录台待二裁核对位置表后,手伸向发球方,鸣哨开赛。
(二)赛中
1、所有判断,只吹你所看到的事实,看不清楚,没有把握不要吹(视线随球走)。
2、采用法定手势,交待清楚,及时果断,动作大方,要求规范。
3、一、二裁哨响即为死球,按先后处理,避免争议,如扣球落地,紧接拦网触网、死球在先、触网不应判罚(先后是指犯规事实,而非哨声先后)。
二个裁判同时鸣哨,按双方犯规处理。
4、关于改判问题,当出现二人判罚不一致,须在互相尊重职责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判定,自己正确,维持原判,自己错了,立即改判,如果把握不住,尤其在关键时刻须慎重,可以判重发(因为一声哨响就是一分)。
5、记录员出现错误(如位置、记分、换人等),要尽快查清,作出决定。
6、发球与得分三种规律:
①发球次数:赛中,发球方次数比得分多1次,接发球方次数与得分一样;赛后,发球方获胜次数为21次,接发球方获胜次数为20次(少一次)。
②发球位置检查方法:得分+1(大于5减5或5的倍数),余数=位置数,0=5号位。
得分固定法:得分是5或5的倍数永远都是首发一号位发球,1、6、11、16是二号位,2、7、12、17是三号位(位置加5类推)。
7、对运动员进行非技术性判罚时,应招呼队长到台前说明判罚原因和处罚等级,再出示黄牌、红牌、红黄牌,并转告记录员。
8、在暂停、换人和判罚时,要给记录员充分的时间完成记录工作,待他们发出信号后再鸣哨开赛。
9、判断界内外球时,先看司线员的旗示再作判断,力求准确。
10、对任何情况都要作出最终决定。
(三)赛后
1、组织退场:每局结束或决胜局交换场地时,让双方队员在端线排好队再鸣哨作交换场地手势或握手致意。
(正式场合必须做到)
2、检查记录表并签字(二裁、司线、记录先签)
3、召集双方队长到记录台签字。
四、二裁的工作要点
(一)赛前
1、检查比赛用球。
三种检查方法:①转动检查;②上抛检查;③扣球检查。
2、向教练员索要位置表,掌握准备活动时间,开赛前再次丈量网高,拿好赛球。
3、检查场上队员号码及队长标志(无号码不得上场)。
4、双方站好位后,与记录员核对号码位置,然后示意一裁,并将球交给发球队。
(二)赛中
1、活动范围:二条进攻线之间,记录台和边线以内的无障碍区域。
2、只对职责范围内的犯规鸣哨(视线跟人走)。
(1)接发球方错位(2)触网(3)球碰障碍物(在自己一侧标志杆及杆外过区)(4)过中线或进入对方场区造成干扰(5)队员受伤(6)意外情况
3、对其他情况的犯规,绝对不能喧宾夺主抢鸣哨,只能做出相应手势提醒一裁,如一裁未看见或不予理睬,千万不要指责和埋怨,过后可以和一裁交流,但不能与双方队员讲,这不仅是反映职业道德问题,也体现出默契和配合程度。
4、严格执行换人规定和程序:
(1)接到换人请求,鸣哨作出手势向一裁示意,并令队员在换人区站位。
(2)站在进攻线旁面向球网(位置)先出后进(程序),以便记录员登记(3)如是二人以上,则一个一个地换,看到记录员示意换人合法后令其入场(4)换人完毕后向一裁举双手(或拇指)示意
(5)如换人方未准备好,及时向一裁做出暂停手势,不得鸣哨,由一裁鸣哨判暂停一次,如已经有二次暂停,则判失一分,被判暂停时,该队可以请求换人。
5、掌握暂停和换人的次数,用手势向一裁和教练员示意第二次暂停和第5次换人。
6、接到暂停请求的操作程度:
(1)立即鸣哨对暂停一方作出手势也示向另一方(提醒双方离开场地)(2)看表并拿球,注意:戴手表是职业要求,给足时间是球队的权利。
(3)在记录表上检查暂停次数(必要时通知球队暂停的次数)
(4)暂停方未用完30秒就进场,应立即鸣哨通知暂停结束,非暂停方不得拖延。
(5)将球交给发球方。
7、工作重点:①把住网②守住线③掌握换人和暂停④看住错位⑤判断后排犯规⑥处理场外非技术性犯规和干扰及队员受伤(即网、线、错、后、换、停、外7大职责)。
五、发球时的判断与配合(四种人都有权)
1、一裁:(重点观察发球队一方)
(1)发球队员持球站位后,先看接发球方已站好位再鸣哨发球,并默记8秒(注意队员因救球回场晚)
(2)注意发球队员有无犯规(允许拍球或手中移动,上抛视为发球)
(3)发球掩护犯规(注意发球者在5号位身后时5号位的手臂挥动)
(4)非发球队员站在场外(允许踩在线上,在线外为场外)
2、二裁:(重点观察接发球方)(可移动到进攻线旁)
(1)前后、左右之间在发球瞬间的错位(前后排平行在一横线上应判)
(2)队员站在场外
(3)球是否从他一侧触及标志杆或杆外飞过
(4)当一裁鸣哨发球后,不得允许教练员暂停和换人。
(如二裁错误鸣哨,一裁应拒绝并立刻恢复比赛)
3、司线员:(观察重点)
(1)发球队员踩线犯规
(2)球触及标志杆及杆外飞过
(3)球的落点在界外
(4)有队员站在场外,可举旗示意,不可坚持己见。
4、记录员:
(1)发现发球错序,待死球时通知一裁(球未发出不构成犯规,一经发球构成事实)(2)
每局赛前已登记在记录表的队员位置不得调整更改(如有更改按换人处理)(3)每局开赛后接发球方得分,应由在2号位的队员发球。
5、注意:
①当发球队员犯规与对方错位同时发生,不管谁先鸣哨,应判发球的犯规在先。
②发球后对方发生错位,则是错位在前。
②如发球方掩护与接球方错位同时发生,为双方犯规
③接发球时在前场区的人不得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击过网。
⑤不得对发球作拦网。
⑥发球瞬间任一非发球队员站在场外都判犯规(不论一脚或两脚)
六、持球的判断
1、判断持球的三个因素(时间、空间、动作)
(1)停留时间的长短(接住球或有停顿)
(2)击球是否清晰(空间距离大,声音沉重)
(3)击球动作(手型、力量、方向)
2、具体动作分析
(1)低位球:接腹部以下及救碰网下落的球(重点是手掌有停顿的托、捞球)
(2)身后球:伸手过长把身后或身侧球引回(顺球方向有停顿携带)
(3)压网球:将球压在网上有停顿(重点是站立拦网时)
(4)扣吊球:网上似扣似吊的球停留时间过长,没有清晰击出(重点是变方向抹球)
七、连击的判断
1、规则规定:“在接第一次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
这里如何理解“同一击球动作”的定义是判断连击的关键,我的理解是“一个动作一个力量”连续触球是允许的,而二个动作二个力量的连续触球则为连击。
2、如一个垫球动作后球滚动触及肩或头,不应判连击,如球触及身体的同时,又改变了击球的动作(或同一动作再次击球)应判连击,区别在于一个动作一个力量。
3、允许传球以外的击球(垫球、挡球)出现连击但不允许传球中出现连击。
4、凡球不是一条直线接触身体几个部位,出现弹起现象再触球则判为连击。
5、球先后触及二臂应按二个力量处理。
6、二臂一高一低或二手一前一后容易造成不同时,如果是同时触球并出球清晰则不判连击。
八、同时击球的判断
分二种情况:①同队同时击球②双方同时击球
(一)同队同时
二人同时击球按一次击球处理,如二人之一再次击球为连击(拦网除外)。
(二)双方同时
1、在球网垂直上空同时击球后,球沿网纲触及标志杆,按双方击球出界,重发。
2、甲队三次击球后,球在球网垂直上空同时双方击球为甲方四击,如甲队是在对方击球之后则为第一次击球,此时看准双方击球先后时间是关键。
3、在球网垂直上空同时击球而球夹在中间停留时间较长,按双方持球、重发,因持球事实先存在,与谁先松手无关。
4、甲乙双方在球网垂直上空同时击球后,球触及甲方上空的障碍物或从甲方出界,判乙方击球出界,同理球落在界内,判甲方失误。
九、网上球的判断
网上球是气排球比赛中的判断重点和难点,分三种情况:
①近网球②网上球③过网球。
(一)近网球:指在球网附近的传球但不过网,近网球可分为三种类型判断
1、球高于网上沿
(1)前排击球的持球和连击
(2)后排在前场击球过网或参与拦网(含碰对方拦网的手犯规)(3)拦网队员过网拦二传平网球
2、球低于网上沿
(1)传球时的持球、连击、触网(2)对方过网拦网
(3)将球直接击过网时允许对方拦网(4)后排可以击球过网
3、球平网飞行,不允许过网拦网(含一、二、三传)
(二)网上球:指在球网垂直上空的球,即双方场区上空都有球的一部分,双方都可击在本方这一部分球。
判断网上球时,关键在于看清击球点位置和双方击球时间。
1、击球点:在哪一方上空(允许随球过网)
2、双方同时击球:按同时击球处理
3、双方击球有先后:按击球先后处理
4、区分双方击球动作是进攻性击球还是拦网
(三)过网球:指飞向对方场区上空而尚未过网的球。
分三个阶段判断:
1、过网前:即尚未过网阶段,本方可以平网传和回传,对方不得过网拦网,如球飞
向过网区,允许对方过网拦网。
2、在网上:按网上球处理
3、过网后:球已飞到对方场区上空,本方不得过网触球,即使与对方同时触球,也判过网击球。
网上球的判断原则:
(1)掌握球网的垂直面:这是攻守双方在空间的分界线,在本方有合法击球权。
(2)分析各种不同网上球:球快多变、概念清楚、准确分析、掌握方法。
(3)选择有利判断位置和角度:要点是球、网、人在视野内。
掌握四种方法:
①正对球网:判断球与网的关系,看清球与手在哪方场地
②侧向扣球方:运用最多方式,观察扣球犯规、球是否过网、打手出界
④高低:直立观察远端和高球。
下蹲看球是否过网、打手出界、球高于网
⑤前后:前移看远端、后撤看近端双方动作,球碰杆或杆上过、打手出界
(4)坚持看准:重点是轻微打手出界,球是否拦回或不过网,须靠视觉的准确和其它裁判的配合,不能询问队员或根据队员的表示与反应去判断。
几种网上球的判断方法
(一)球已过网的判断
1、球过网前触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
2、拦网队员手近球网,球触网上沿的同时直接触及拦网队员的手
3、球触网上沿弹起后又触及拦网队员的手
(二)球未过网的判断
1、球未直接触及拦网队员的手,从网上反弹回
2、球击在网带,隔网碰拦网队员的手反弹而回(即球在网带以下)
(三)把握三个因素:
①网②手③球。
球是否过网的判断关键在于看准球是否碰拦网队员的手,判断时要注意三点:
1、二传后,主裁身体移向扣球方,重点是扣球的手、拦网的手和球,主光观察网口和拦网手,球是否碰手,人是否触网,余光注意扣球人是否犯规和球未过网。
2、一传球冲向网口时,重点观察二传是向上、向后或向对方击球的情况及对方过网拦网。
3、球在远端网纲上沿不能肯定是否碰拦网的手时,要主动看二裁的手势,二裁发现球不过网时要及时作手势。
十、打手出界的判断
1、以视觉判断为依据:主光在拦网的手上有短暂停留,不要急于随球转移,重点在球是否打手。
2、借助听碰球声音:球碰手一般会有声音,由于击球力量及触手面积不同,声音也不同。
这种声音靠经验积累判断,但要区分球擦网的声音。
3、参考球飞行路线:一般球是沿重心轨迹的作用力方向飞行,当球过网后飞行路线突然改变,必定是受其它物体的影响(如网、拦网手)。
4、加强配合:特别对远端的球是否打手出界,应先观察二裁的手势,同时注意司线员的旗示。
5、球从二个拦网队员的手之间通过时,注意观察球的飞行方向改变和碰球声音。
6、球触网弹起后不能看飞行方向,重点是球与手。
7、球在网上时,重点看击球时间,以便区别是同时击球还是打手出界。
十一、触网的判断
1、分工:一裁重点看扣球一方和双方在球网上沿的触网,二裁重点看拦网一方和双方在球网上沿以下的触网。
2、方法:一裁视线由下而上观察扣球队员,二裁由上而下观察拦网队员。
3、概念:重点区分是人碰网还是网碰人。
4、状态:成死球时的触网不予追究,如甲队扣球落地后,乙队拦网触网不予追究。
5、范围:衣服、头发、号码布触网要判,身体碰网柱,因不属网区,不应判触网。
十二、过中线的判断
现在比赛过中线犯规较少,主要表现在:
1、扣球队员和二传前冲力过大,重心不稳过线。
2、倒地救球,躯干任何部分触及对方场地。
3、判断脚过中线的三种情况:①全部过线、②一部分在线上、③提过脚跟。
全部过线犯规,脚的一部分仍印在线上不算犯规,但提起脚跟转身蹬地则容易造成犯规。
十三、进攻性击球犯规的判断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踏线、高于网、击过网)
1、在进攻线前或踏在进攻线上起跳(含延长线)
2、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网上沿
3、将球击入对方场区或触及拦网队员(含球碰网带进入对方场区)三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犯规。
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后排队员的非扣球动作。
十四、后排拦网犯规的判断
1、个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在球网附近(2)手高于球网上沿(3)触及对方击过来的球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做动作未触到球不判。
2、集体拦网时,按一个整体看待,只要其中一人触到球,均判后排拦网犯规,因为后排参与了这个集体。
十五、界外球的判断
1、以球的实际落地点(相当于一块硬币大小)是否触及界线为判断依据,落地点有一部分印在线上即为界内球,不碰线即为界外球(相当球的2/3)。
2、两标志杆之间的空间范围为有效过网区,当球触及标志杆,从标志杆延长高度上空及杆
外飞过,都判为界外球。
3、球触及场地任何障碍物、设备、裁判员及观众,或从网下穿过,都判为界外球。
4、界外球的判断主要由司线员负责,一裁作出判定前,应先看司线员的旗示。
5、司线员对界内外球的判断,最好的位置是正对界线,做到看线等球,不要随球找线,关键在于抡好角度,看准落点。
6、二名司线员各负责对应的一条边线和一条端线,根据来球方向迅速移动使身体对正边线或端线取位。
注意:三条假设延长线中有二条属于界外球的范畴(即发球区线、标志杆)。
十六、司线员的站位与旗示
1、站位:司线员的位置是二个裁判员的右侧,站在全场对角线的延长线外1米左右,便于移动和兼顾各自的一条边线和端线。
2、持旗:右手持旗,二手自然下垂,两脚开立成稍息姿势,根据场上情况左右转动或移动一至二步,以便抡角度。
3、出旗:面向一裁成立正姿势,出旗不拖泥带水,不含糊,不懒散,干脆利索,一目了然,舒展大方,出、收旗如能打出风响声则是锦上添花。
4、旗示:界外球时:肩、肘、旗尖三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
界内球时:肩、肘、旗尖三点一线与地面成45°。
5、收旗:不宜太快,如造成打回头旗,会显得配合不协调。
如果球从标志杆外过网,打出旗示后一裁未看见或不认可,则不必长时间坚持,早点收旗为好。
6、要求:
(1)打旗及时、示旗准确、出旗果断,目视一裁,不随意改变旗示。
(2)关键时刻没把握,绝不随便出旗,可作无法判断手势,由一裁判定(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
(3)加强预判,对准界线,抡好角度,看准落点,不让球打在身上,不转身躲球。
(4)球在自己身边出界,要先打旗,不能先拣球,这是责任。
(5)比赛中不能与旁人聊天,打电话,不用脚踢球,旗杆捅球,暂停时双手放在身后,这是形象。
十七、临场处理方法
1、怎样进行换人
上场队员在换人区(本方进攻线至中线处空间)准备好并举手示意,经记录员登记后,由二裁监督进行,二裁在进攻线处面向球网站位,队员先出后进,多人次换人则一个一个进行,换人完毕后向一裁示意。
同一队在一次换人后未经比赛不得再次请求换刚进场的人,暂停后的换人除外(常出现在场内被换的人不同意)。
如未准备好换人如何处理?
二裁向一裁提示,由一裁判该队一次暂停,并不允许换人。
如不满二次暂停,可允许指导,如满二次,按第三次暂停处理,判失1分,并不允许场外指导,其换人须重新提出。
2、如场外请求换人,场内不同意如何处理?
如裁判员鸣哨同意后,应按延误比赛处理,判该队一次暂停,暂停后该队可再次决定是否换人,如构成第三次暂停,判失一分。
3、如何判断发球掩护犯规
必须具备二个条件:(1)具有掩护发球的行动(2)发出的球具有掩护的实效如发球时,同队某队员挥手、跳动、左右晃动或二三人密集站位形成屏障,而球从其上空飞过起到掩护作用。
(同样适用于在5号位身后的发球)
4、发球时错序如何处理?
(1)球未发出,未构成错误事实,因此记录员不能通知裁判,也不应提醒球队。
(2)构成错误,在比赛成死球时,通知裁判。
(3)犯规队得分时,取消得分,判失1分,对方发球,纠正位置。
(4)对方得分有效,并获发球权。
(5)比赛进入多回合才发现,应查错误从何时开始,取消犯规队从错位开始的所有得分,保留对方所有得分。
如查不出,则按一次犯规处罚,并纠正错位。
(6)如一局结束,或双方已交换场区或比赛结束,发现错位不予追究,如未交换场区或未退场,应按第(5)点处理。
5、什么情况下判阵容不完整?
(1)每局(场)开赛时不足5人
(2)某人被判出场后无法进行合法换人
(3)因受伤不能进行特殊换人
判阵容不整时的成绩计算:
A、全场判对方以21:0的局分和2:0的场分胜
B、一局中判对方21分胜,保留不完整队的得分。
6、如某队请求解释规则或判罚如何处理?
只有场上队长有权请求解释,可以解释,其他人员无权请求,不予解释。
经解释后如不满意,则不得继续询问或争执,并在裁判员主持下立即恢复比赛,如有意见可以声明,赛后将抗议写在记录表上。
如继续无理纠缠,则出示黄牌。
7、决胜期某队已得8分未交换场地如何处理?
何时发现何时交换,已赛比分有效,如比赛已结束,则不予追究。
8、双方网上同时击球,分不清哪一方出界如何处理?
判双方击球出界,重发。
9、场上队员受伤如何处理?
(1)立即鸣哨,该球不算,处理后重发
(2)进行合法换人
(3)如不能合法换人(换人已达5人次或已替补进场过一次),可由未上过场的人替补,如都上过场,可由任何一人替补(受伤和取消资格者除外)。
(4)如无法换人,休息3'后比赛则继续,如不能上场判阵容不整,保留该队比分,对方胜一局
(5)如导致比赛结束,判对方2:0或2:1胜
10、倒地救球时,手贴地面以手背垫球如何处理?
如不持球判有效
11、拦网后球碰手又碰头是几次击球?
在同一次拦网动作中,球碰手同时又碰头,算是一次拦网触球,该队还有三次击球机会,如球碰手后弹起,下落时又碰头或主动以头击球(或手击球),视为拦网后的第一次击球。
12、如何判罚不良行为?
分三种类型(非技术性问题)
(1)不礼貌言行:口头警告如对裁判的判罚不满或出口不逊
(2)粗鲁行为:如对裁判的判罚不满,经解释后仍不服,有不礼貌言行或出口骂人。
第一次,给黄牌,失1分
同1人再犯,给红牌,罚出场,换人同类事情再犯,给红牌,罚出场,换人
(3)冒犯行为:如再次出现粗鲁行为,甚至纠缠不清或打人,任何人出现,给红黄牌,取消资格,换人。
注意:
①罚得准:按情节轻重,有理有节。
②时机得当:一般与关键、甲队与乙队,同样尺度。
③要有区别:如不服从裁判是无理取闹还是条件反射的无意识动作。
④配合好:权力在一裁,如二裁报告,要作出反应,是提醒、警告或判罚。
13、如何判罚延误比赛?
(1)换人延误时间
(2)裁判员鸣哨恢复比赛后,拖延暂停时间
(3)请求不合法的换人
(4)再次提出不合法的暂停(如第三次)
(5)队员拖延比赛的继续进行(如不出场)
第一次延误给予“口头警告”、(延误警告1人含全队);第二次(任何人)则给予“延误判罚”,失一分。
14、比赛中断的处理方法
(1)比赛过程中的任何外界干扰,都要鸣哨停赛,重发,但要把握好轻重原则。
(2)长时间的中断(如停电、下雨)
分二种情况处理:①不超过4小时:A、如仍在原场地,中断的一局保留原人原位原分,已结束的各局保留比分。
B、如改场地,中断一局取消,保留原人原位重赛,已结束的各局保留比分。
②超过4小时:全场重赛
15、什么情况下判为弃权
(1)不按时到场(一般为15分钟,但要查明原因,不要轻率)
(2)被召唤后不进场或拒绝比赛
16、如何判断球从标志杆延长线上空过网
(1)有二个难点:
A、判断边线场外的高空球过网难;
B、球扣在近标杆的网纲上,杆动有声、判断困难。
(2)重点观察球路与球网的交叉点,参考球路与球网的夹角,夹角与球落点有关:
A、球距中线延长线近距边线远,夹角小,界内球可能性小;
B、球距中线延长线远距边线近,夹角大,界内球可能性大。
(3)与司线员配合好
17、某队在一个比赛片断中同时得2分,该谁发球?
由跳过一个位置轮次的人去发球。
十八、临场执裁的基本要求
1.精通规则,理解实质,严格执法
裁判员是法官,规则是法律,除了应具备“公正”的职业道德外,必须对规则中每一条细则和各细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了如指掌,熟悉和严格执行规则,判断要力争准确,果断,手势要交待清楚,做到每一声哨响,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错误,让人心服地举手示意,人们就会感到这个裁判经验丰富,令人钦佩。
在运动员计较判罚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能软弱,不要轻易改判。
对不良行为的表现,要按规则出示黄、红牌正确进行警告和处罚,但绝不允许裁判员利用比赛进行报复。
任何软弱的判定和过多次数的改判或利用技术判罚进行报复,都会给比赛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要多看比赛,注意经验丰富的裁判的临场执裁范例,多提问题,对比赛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加深对规则的理解,由此而提高自身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秉公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