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新品种“渝黔绿茧”原种饲养及产卵试验
家蚕新品种9805×9806、华康1号农村春季试养初报
![家蚕新品种9805×9806、华康1号农村春季试养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104367196c85ec3a87c2c582.png)
采 用 同户 饲 养各 品种 同系 的 办 法 , 即每 个 品 种 0 . 5张 ( 正交 或 反交 ) 和对 照 品种 0 . 5 ( 正 交或 反 交 ) 为 一 个 鉴定 户 , 三户 饲 养 正交 , 三户 饲 养 反 交 , 每 户
3 调查项 目与数据记载
产、 抗病性强 。华康 I 号( 正反交 ) 抗病毒病最强, 适合 中晚秋饲养 , 但多湿环境下 , 抗细菌病不强 。 关键词 : 家蚕新品种 ; 9 8 0 5 x 9 8 0 6 ; 华康 1 号; 春蚕 ; 饲养试验
2 0 1 4年 江 苏 省 蚕 种 公 司引 进 培 育 了两 对 新 品 种9 8 0 5×9 8 0 6 、 华 康 1号 , 在 射 阳县 进 行农 村 春 季
2 0 1 5年 第 1 期
童 } 黍茶 叶捆 L 1
家 蚕 新 品种 9 8 0 5 X 9 8 0 6 、 华康 1号农 村 春 季 试 养初 报
刘 爱玲
( 江 苏省射 阳县 蚕 桑 生产服务 站 2 2 4 3 0 0 )
摘要 : 9 8 0 5× 9 8 0 6 、 华康 1 号两对新 品种在射 阳县进行农 村春季生产对 比试验 , 结果表 明: 9 8 0 5× 9 8 0 6 ( 正反交) 与对照区龄期相近 , 食性 、 性 状没有 明显差异 , 但抗病性和产量都 比对照区好 , 体 质强健 、 好养、 高
2 饲 养管理
2 . 1 1 崔 青
华康 1 号反交为 9 7 0 粒、 菁松 × 皓月为 9 9 4粒 、 皓月
× 菁松为 9 8 1粒 、 春 蕾 ×锡芳 为 9 9 3粒 、 锡 芳 ×春 蕾 为9 6 4粒 , 5月 9 日9 8 0 5× 9 8 0 6为 9粒 、 9 8 0 6× 9 8 0 5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的繁育饲养试验
![家蚕新品种野三元的繁育饲养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bd24cc47e518964bcf847cd4.png)
为通 讯 作 者 ,E Ma : n w n 6 @13cm。 — iy g e 1 1 6 . la o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21 0 0年 第 5期
Y n a o ge K j u nn N n y ei
2 9
云 南 农 业 斛 技
Y na ogeKj unn N ny e i
2 1 第 5期 0 0年
;奎新 种鹭 三无的繁 育饲乔试验 i :
丁 志伟 ,高建 华 ,陈 吉兵 ,张金 祥 ,朱水 芬 ,李金 见 ,杨 文 水
( 南省农业 科学 院蚕桑蜜蜂 研 究所 ,云 南 蒙 自 6 10 ) 云 6 1 1
收稿 1期 :2 1 — 5 2 3 000— 1 作者 简 介 :丁 志 伟 (9 0 ) 1 8 一 ,男 ,云南 楚 雄 人 ,研 究 实 习员 。
形 粗壮 ,5龄 经过 7d ,全 龄经 过 2 - 6d 4 2 。蚕 儿眠起
较 快 ,食 桑 旺 盛 ,容 易 饲 养 ,老 熟 齐 一 ,营 中 上 层
进行 比较分析 。
1 材 料 与 方法 1 供试品 . 1 种
野三元 原种 中系 、 日系 ,从 中国农科 院蚕业 研究 所 引进 ,2 0 o 8年 秋制种 。
1 . 对 照 品 种 2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家蚕野三 元原种 中 系 . 该 品种 为 中 国系统 ,二 化性 ,4眠 品种 。卵 色呈 灰黑 色 ,蚁蚕孵 化 齐一 ,体 色赤黑 。稚 蚕有 趋密 性及
龄 经过 7d5h ,全龄 经过 2 。营 中上 层 茧 ,茧 6d5h
各 1 ,各 龄 眠蚕撒 混合 的新 鲜石 灰粉 焦糠 ,饷 食撤 次
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8ef0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a.png)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12):156~162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12.021收稿日期:2023-01-13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农业领域)专项(202102AE090010)作者简介:李琼艳(1987 )ꎬ女ꎬ云南祥云人ꎬ硕士ꎬ助理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家蚕资源利用及功能基因研究ꎮE-mail:lqyyndl@163.com通信作者:刘敏(1975 )ꎬ女ꎬ四川中江人ꎬ硕士ꎬ副研究员ꎬ主要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ꎮE-mail:liuumin@163.com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李琼艳ꎬ范永慧ꎬ李继娅ꎬ廖鹏飞ꎬ刘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ꎬ云南蒙自㊀661101)㊀㊀摘要:为探究人工饲料与桑叶不同搭配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情况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ꎬ本研究采用全龄桑叶育(Mul1-5)㊁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Art1-2)㊁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rt1-3)㊁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Art1-4)4种饲育方式饲养菁松ˑ皓月ꎬ调查不同饲育方式下的造卵量㊁产卵量㊁百粒卵重及卵黄蛋白基因Vg㊁30Kc19㊁ESP㊁VgR的表达情况ꎮ结果表明ꎬMul1-5的24h产卵量㊁造卵量及百粒卵重均最高ꎬ造卵数量和百粒卵重都随人工饲料饲喂龄期延长呈现下降趋势ꎻMul1-5和Art1-2的造卵量显著高于Art1-3和Art1-4ꎬMul1-5的百粒卵重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合ꎮ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了4种饲育方式下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ꎬ结果显示ꎬVg从5龄第7天开始到整个蛹期结束持续表达ꎬ整体表现为Art1-3的表达量最高ꎬArt1-2的次之ꎬArt1-4的最低ꎻ30Kc19在5龄第7天及上蔟第1天表达量较高ꎬ并分别以Art1-2和Art1-3方式下最高ꎬ蛹期基本不表达ꎻESP和VgR在整个蛹期都有表达ꎬ但以第5~8天的表达量较高ꎬ且第5~7天以Art1-4的最高ꎬ第8天以Art1-3的最高ꎮ综合来看ꎬ人工饲料育替代桑叶育的龄期越长ꎬ家蚕产卵数量和百粒卵重下降越明显ꎬ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影响越大ꎬ这可能与人工饲料的配方㊁家蚕对人工饲料的吸收利用程度及人工饲料育后家蚕的体质有关ꎬ具体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ꎮ关键词:家蚕ꎻ人工饲料ꎻ饲育方式ꎻ产卵量ꎻ造卵量ꎻ卵黄蛋白相关基因中图分类号:S882.4:Q786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12-0156-07EffectsofDifferentFeedingModesonEggProductionandExpressionofYolkProteinRelatedGenesinBombyxmoriLiQiongyanꎬFanYonghuiꎬLiJiyaꎬLiaoPengfeiꎬLiuMin(InstituteofSericultureandApicultureꎬYun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Mengzi661101ꎬChina)Abstract㊀Inordertoexploretheeffectsofdifferentfeedingmodeswithartificialdietandmulberryleav ̄esoneggproductionandexpressionofyolkproteinrelatedgenesofsilkworm(Bombyxmori)ꎬJingsongˑHaoyuewasraisedbyfourfeedingmodesincludingrearedwithmulberryleavesforallinstars(Mul1 ̄5)ꎬrearedwithartificialdietforthe1stand2ndinstarsandmulberryleavesforthe3thto5thinstars(Art1 ̄2)ꎬrearedwithartificialdietforthe1stto3thinstarsandmulberryleavesforthe4thand5thinstars(Art1 ̄3)ꎬrearedwithartificialdietforthe1stto4thinstarsandmulberryleavesforthe5thinstar(Art1 ̄4).Thetotaleggamountꎬegglayingamountꎬ100 ̄eggweightandtheexpressionofVgꎬ30Kc19ꎬESPandVgRgenesunderdif ̄ferentfeedingmodeswere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Mul1 ̄5hadthehighestegglayingamountin24hoursꎬtotaleggamountand100 ̄eggweightꎬandthetotaleggamountand100 ̄eggweightshoweddown ̄wardtrendswiththeextensionoffeedingtimewithartificialdiet.ThetotaleggamountofMul1 ̄5andArt1 ̄2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Art1 ̄3andArt1 ̄4ꎬandthe100 ̄eggweightofMul1 ̄5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otherthreecombinations.Theexpressionofyolkproteinrelatedgenesunderthefourfeedingmodeswasmeasuredby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method.TheresultsshowedthatVgcontinuous ̄lyexpressedfromthe7thdayofthe5thinstartothewholepupalstageꎬgenerallyshowingthehighestexpres ̄sioninArt1 ̄3ꎬthesecondinArt1 ̄2ꎬandthelowestinArt1 ̄4.Theexpressionof30Kc19washigheronthe7thdayofthe5thinstarandthe1stdayofwanderingstageꎬandwasthehighestinArt1 ̄2andArt1 ̄3ꎬrespec ̄tivelyꎻbutitalmostdidnotexpressatthewholepupalstage.ESPandVgRexpressedatthewholepupalstageꎬespeciallyfromthe5thto8thdayꎻtheirexpressionlevelwasthehighestinArt1 ̄4fromthe5thto7thdayandinArt1 ̄3onthe8thday.Inconclusionꎬthelongerinstarthattheartificialdietreplacedmulberryleavesꎬthemoreobviouslytheegglayingamountand100 ̄eggweightdecreasedꎬandalsotheinfluencetotheexpressionofyolkproteinrelatedgenes.Theseresultsmightbecausedbytheformulaofartificialdietꎬabsorp ̄tionandutilizationofsilkwormtoartificialdietandsilkwormconstitutionafterfedwithartificialdietꎬbutthemechanismsneedfurtherresearch.Keywords㊀BombyxmoriꎻArtificialdietꎻFeedingmodeꎻEggproductionꎻTotaleggamountꎻYolkpro ̄teinrelatedgenes㊀㊀人工饲料养蚕改变了传统蚕桑生产模式ꎬ是实现现代蚕业的重要途径ꎬ也是养蚕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ꎮ人工饲料养蚕不仅能有效预防不良环境条件及农药污染等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ꎬ打破桑树生长季节对养蚕时间的限制[1]ꎬ还具有高效㊁可标准化等诸多优势[2]ꎮ另外ꎬ家蚕人工饲料育还可以减少微粒子病对家蚕良种繁育的危害[3]ꎮ目前ꎬ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工厂化丝茧育已进入实用化阶段[4]ꎬ但家蚕人工饲料育在育种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ꎮ家蚕良种繁育是蚕业发展的基础[5]ꎬ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的制种性能直接关系到家蚕原种全龄人工饲料育是否能够实用化[6]ꎮ因此ꎬ人工饲料在家蚕育种方面的研究对于人工饲料的运用和推广具有重大的意义ꎮ家蚕的卵在卵巢中形成ꎬ卵黄蛋白是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的必需营养物质ꎬ对家蚕卵发育和生殖至关重要ꎮ家蚕卵黄主要包括3种高丰度的蛋白质 卵黄磷蛋白(vitellinꎬVn)㊁卵特异蛋白(eggspecificproteinꎬESP)㊁30-kDa蛋白(30 ̄kDaproteins)ꎬ三者分别占40%㊁35%㊁25%[7]ꎮ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ꎬVg)是Vn的前体ꎬ是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ꎬ主要在卵生动物的雌性脂肪体中合成ꎬ通过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receptorꎬVgR)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卵巢ꎬ以卵黄颗粒的形式被储存和利用[8-9]ꎮ30-kDa蛋白由脂肪体合成ꎬ然后被卵巢滤泡细胞吸收[10]ꎬ是雌性家蚕幼虫后期和蛹期血液中的主要组分[7]ꎮESP是一种由卵泡细胞合成的糖蛋白ꎬ主要在发育的卵母细胞中积累ꎬ在胚胎早期作为能量来源和结构蛋白ꎬ是胚胎消耗的第一个卵黄蛋白[11]ꎮXu等[1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家蚕Esp基因后ꎬ雌蛾产下的卵比野生型小ꎬ颜色浅ꎬ且不能孵化ꎬ说明Esp编码的卵黄蛋白对雌性的育性至关重要ꎮVg在雌蛹脂肪体中高量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ꎬ在VgR的介导下转运进入卵巢[13]ꎬ在胞内酸性条件下ꎬVg和VgR解离ꎬVg转换成成熟体形式Vnꎬ与一些脂类和糖类等形成卵黄颗粒ꎬ为后续卵母细胞发育及胚胎成熟提供营养ꎬ而VgR又继续回到卵母细胞膜上ꎬ循环介导胞吞过程[14]ꎮ当VgR功能缺乏或异常时ꎬ会影响Vg正常胞吞摄入卵内ꎬ从而影响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ꎮ在家蚕白妙卵(vit)突变中ꎬVgR不能与Vg和30-kDa蛋白分离ꎬVgR不能循环ꎬ导致vit突变体的卵中缺乏Vn和30-kDa蛋白ꎬ从而导致突变体蚕卵偏小ꎬ卵色偏白ꎬ不能正常孵化ꎬ且VgR基因突变后ꎬ家蚕的卵巢管发育异常[15]ꎬ可见VgR对Vg的利用及卵巢管的发育至关重要ꎮ家蚕人工饲料育是适应现代蚕桑行业规模化发展需要的新型饲育形式ꎬ人工饲料育蚕在摄食性㊁蚕体质量㊁虫蛹生命率㊁茧丝质量等方面与桑叶育蚕存在不同程度差异[16]ꎮ卵黄蛋白对家蚕卵成熟和发育至关重要ꎬ为研究家蚕人工饲料育后造卵量㊁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751㊀第12期㊀㊀㊀李琼艳ꎬ等: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况ꎬ本研究使用人工饲料与桑叶相结合饲喂家蚕不同龄期幼虫ꎬ设置全龄桑叶育及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结合桑叶育4种饲育方式ꎬ分析随着人工饲料育时间的延长ꎬ家蚕造卵量㊁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ꎬ以期为人工饲料育在家蚕良种繁育中的应用及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提供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供试材料供试家蚕品种为菁松ˑ皓月ꎬ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提供ꎮ桑叶采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桑园ꎬ家蚕人工饲料购自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ꎮ1.2㊀试验设计及人工饲料调制试验于2022年6 7月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蚕室内进行ꎮ设置全龄桑叶育(Mul1-5)㊁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Art1-2)㊁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Art1-3)㊁1~4龄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Art1-4)4种饲育方式处理ꎬ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ꎮ人工饲料用重庆正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体家蚕人工饲料与水按不同比例调制ꎬ1~3龄用饲料与水按1ʒ1.8的质量体积比混合配制的小蚕饲料ꎬ4龄用饲料与水按1ʒ1.6的质量体积比混匀配制的大蚕饲料ꎻ将配制好的饲料装入保鲜袋中擀至1cm左右厚度ꎬ用蒸煮设备蒸40minꎬ冷却后置冰箱5ħ贮存备用ꎮ1.3㊀蚕的饲养蚕卵于室温催青孵化ꎬ幼虫于室内饲养ꎮ每个蚕箔为一个小区ꎬ每区收蚁2个蛾圈ꎬ每种饲喂方式设3个重复区ꎮ桑叶育按常规一日三回饲育方法进行饲养ꎬ1~3龄小蚕切叶饲喂ꎬ4~5龄蚕整片叶育ꎮ人工饲料育ꎬ1龄和2龄各给饵1次ꎬ3龄和4龄各给饵2次ꎬ期间视饲料情况适当调整ꎮ5龄第1天分辨雌雄ꎬ每区雌雄各留300头分别饲养ꎬ以备后续取材及调查ꎮ饲料育期间1~3龄期平均温度30ħꎬ相对湿度90%ꎻ4~5龄期平均温度28ħꎬ相对湿度80%ꎮ1.4㊀产卵性状调查熟蚕上蔟后ꎬ按照种茧育要求进行保护羽化制种ꎬ同小区雌雄蛾交配ꎬ常规产卵ꎬ24h后更换一张产卵纸ꎬ48h后收蛾ꎬ解剖ꎬ调查雌蛾体内的残存卵数ꎮ所产卵于24~25ħ㊁相对湿度75%㊁自然光照下保护10dꎬ滞育性稳定后调查24h产卵量㊁48h产卵量及百粒卵重ꎬ并计算每蛾造卵数量(24h产卵量+48h产卵量+残存卵量)ꎮ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方差分析ꎬ用Duncan s法进行多重比较ꎬ数值以平均值ʃ标准差表示ꎮ1.5㊀总RNA提取及cDNA第1链合成取5龄第7天㊁上蔟1~3天及化蛹1~8天的幼虫及蛹的脂肪体和卵巢组织ꎬ每个样品为3头蚕的组织混合ꎬ于液氮中速冻后在-80ħ保存备用ꎮ取上述不同试验组家蚕组织样品ꎬ利用RNAPlus(TaKaRa)提取总RNAꎬ以1.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总RNA完整性ꎬ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IMPLENN50T)测定RNA样品的浓度和纯度(OD260/OD280)ꎮ用PrimeScriptTMRTReagentKitwithgDNAEraser(TaKaRa)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合成cDNAꎬ并置于-20ħ保存备用ꎮ1.6㊀qRT ̄PCR检测目的基因组织表达谱以反转录合成的各组织cDNA为模板ꎬ设计qRT-PCR引物(表1)ꎬ以Actin为内参基因ꎬ在StepOnePlusTMReal ̄TimePCRSystem(AppliedBi ̄osystems)上进行PCR反应ꎮ参照荧光定量试剂盒TBGreen PremixExTaqTMⅡ(TliRNaseHPlusꎬTaKaRa)说明书配制反应体系:TBGreenPremixExTaqⅡ10μLꎬROXReferenceDye0.4μLꎬ上㊁下游引物(10μmol/L)各0.8μLꎬ模板2μLꎬRNase-freeH2O6μLꎮPCR扩增程序:95ħ30sꎻ95ħ5sꎬ60ħ30sꎬ共40个循环ꎮ设置3次重复ꎬ用2-ΔΔ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ꎮ㊀㊀表1㊀引物信息引物引物序列(5ᶄ-3ᶄ)用途VgRFGAGTGCCTGGGCGAGGATGTVgRRCTGAGCGTCTGGCTTGTGA检测VgR基因表达30Kc19FACAGGACTCGACGCTCCAAAG30Kc19RGCTGCTCATTATCATTGGTTCG检测30Kc19基因表达VgFAGTCACGACGAATACCAAGAAGATVgRTACGATAGTCCTGTGTGAAACG检测Vg基因表达ESP-FCCGACGACGGCTACCATTTGESP-RGCGAGTGACTTACTGGGACC检测ESP基因表达A3-FCCGTATGCGAAAGGAAATCAA3-RTTGGAAGGTAGAGAGGGAGG检测内参基因Actin-3的表达85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产卵量及百粒卵重调查调查结果(表2)显示ꎬ无论是造卵量㊁24h产卵量还是百粒卵重都是Mul1-5方式最高ꎻ随人工饲料育龄期延长而桑叶育龄期缩短ꎬ造卵量㊁24h产卵量和百粒卵重都呈现下降趋势ꎮMul1-5与Art1-2方式的造卵量和24h产卵量差异不显著ꎬ但与Art1-3及Art1-4两种饲喂方式差异显著ꎮMul1-5方式的百粒卵重与其他3种饲育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ꎬ但无论是从3龄㊁4龄还是5龄开始换桑叶饲喂ꎬ百粒卵重无显著变化ꎮ2.2㊀不同饲育方式下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法测定了4种饲育方式下从5龄第7天开始到蛹期第7天脂肪体中Vg的表达情况(图1)ꎬ可以看出ꎬVg从5龄第7天即开始表达ꎬ蛹期第1天开始大量表达ꎬ并在整个蛹期持续表达ꎮ在Art1-3饲育方式下ꎬVg在整个蛹期持续高表达且表达量高于其他方式ꎻ其次是在Art1-2方式下ꎬVg的表达量除在蛹5天低于Mul1-5外ꎬ其他时间段都高于Mul1-5ꎻ而Art1-4组中除蛹7天高于Mul1-5外其他时间表达量都相对较低ꎬ低于其他饲育组合ꎮ㊀㊀表2㊀不同饲育方式蚕蛾产卵量及百粒卵重调查(n=20)饲育方式造卵量/粒24h产卵量/粒百粒卵重/mgMul1-5744.25ʃ47.87a696.83ʃ47.38a63.227ʃ1.99aArt1-2733.08ʃ37.99a686.67ʃ34.6ab61.027ʃ2.71bArt1-3686.58ʃ42.07b654.67ʃ47.2bc60.947ʃ0.97bArt1-4674.42ʃ33.37b639.67ʃ31.3c60.540ʃ2.231b㊀㊀注:同列数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饲育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ꎮ图1㊀不同饲育方式下Vg的表达情况2.3㊀不同饲育方式下30Kc19基因的表达情况30-kDa蛋白由五种异构体组成ꎬ其中30Kc19被确定为主要成分[17]ꎮ因此ꎬ本研究通过qRT-PCR方法检测了脂肪体中30Kc19基因从5龄第7天开始到蛹期第7天的表达情况ꎬ结果(图2)显示ꎬ30Kc19基因在5龄第7天及上蔟第1天表达量较高ꎬ蛹期基本不表达ꎮ其中ꎬArt1-3方式下上蔟第1天30Kc19的表达量最高ꎬArt1-2方式下5龄第7天的次之ꎬ均高于同期其他饲育方式ꎻArt1-4方式下5龄第7天30Kc19表达量最高ꎮ图2㊀不同饲育方式下30Kc19的表达情况951㊀第12期㊀㊀㊀李琼艳ꎬ等: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2.4㊀不同饲育方式下ESP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样检测了不同饲育方式下ESP在蛹期卵巢中的表达情况ꎬ结果(图3)显示ꎬESP在整个蛹期都有表达ꎬ且除Art1-3外ꎬ其他3种方式下均在蛹5天或6天表达量最高ꎬ且在这两天中表达量都以Art1-4方式下最高ꎮ在Art1-3饲育方式下ꎬESP的表达量从蛹1天到蛹8天持续升高ꎬ蛹8天达到峰值ꎮ图3㊀不同饲育方式下ESP的表达情况2.5㊀不同饲育方式下VgR基因的表达情况4种饲育方式下VgR在蛹1天到蛹8天卵巢中的表达情况(图4)显示ꎬ在整个蛹期VgR都有表达且基本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ꎻ蛹期第1~7天均以Art1-4方式下的表达量最高ꎬ蛹8天则以Art1-3方式下的表达量最高ꎬArt1-2方式下的VgR表达量整体较低ꎮ图4㊀不同饲育方式下VgR的表达情况3㊀讨论与结论家蚕是寡食性昆虫ꎬ以新鲜桑叶为食ꎬ虽然家蚕人工饲料中含有维持幼虫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ꎬ但人工饲料育家蚕与桑叶育家蚕相比生长发育差㊁产丝量低㊁造卵数少[18]㊁对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弱[19]ꎬ且在蚕丝的染色性[20]㊁蚕丝的拉伸强度[21]㊁血淋巴的代谢组学[22]㊁肠道菌群结构[23-24]㊁中肠及后部丝腺蛋白质组[25]及丝胶蛋白的组成和性能[26]等方面均存在差异ꎮ本研究设计了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不同搭配组合ꎬ调查其对家蚕造卵量㊁产卵量㊁百粒卵重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ꎬ结果发现随人工饲料饲喂龄期延长ꎬ造卵量㊁24h产卵量和百粒卵重都呈现下降趋势ꎬ说明人工饲料育对家蚕产卵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影响ꎮ家蚕长期以桑叶为食而进化ꎬ对桑叶形成了营养依赖性ꎬ且在某些代谢方面也形成了对取食桑叶的依赖性[27]ꎮ虽人工饲料在配方上不断改进ꎬ但养蚕效果却不能达到桑叶育水平ꎬ可能是因为人工饲料中缺少桑叶中一些未知的对家蚕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ꎬ导致家蚕对各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不如桑叶育ꎮ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卵黄蛋白相关基因在不同饲育方式下的表达情况ꎬ结果显示在4种饲育方式下都表现为Vg㊁ESP㊁VgR在蛹期持续表达ꎻ30Kc19基因主要0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在5龄第7天及上蔟第一天高量表达ꎬ蛹期表达量较低ꎮ然而ꎬ具体每个基因在不同饲育方式下的表达却存在较大差异ꎬ如Art1-4与Art1-3相比ꎬ虽然人工饲料育的时间仅增加了一个龄期ꎬ但二者在Vg㊁30Kc19㊁ESP和VgR的表达量上却相差较大ꎮ与全龄桑叶育相比ꎬ先人工饲料育然后在不同龄期更换为桑叶饲育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ꎬ总体看来Art1-2饲育方式的影响最小ꎬ而Art1-4饲育方式的影响最大ꎮ人工饲料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或降低Vg㊁30Kc19㊁ESP和VgR的表达ꎬ但降低家蚕产卵量㊁百粒卵重等指标ꎬ因此推测家蚕对人工饲料中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ꎬ导致卵黄蛋白的合成量与最终进入到卵中并被利用的量与全龄桑叶育存在一定的差异ꎮ然而ꎬ卵黄蛋白的合成和利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ꎬ可能与家蚕品种㊁人工饲料的配方㊁家蚕对人工饲料的吸收利用及人工饲料喂养后家蚕的体质等有关ꎬ但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清楚ꎬ需在今后深入研究ꎮ综上ꎬ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与全龄桑叶育在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方面差异较小ꎬ因此ꎬ利用供试人工饲料ꎬ1~2龄人工饲料育配合3~5龄桑叶育的饲育方式可适应生产上利用该种人工饲料进行家蚕良种繁育的要求ꎮ今后还需开发更适宜的人工饲料配方用于家蚕良种繁育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崔为正ꎬ王维民ꎬ崔为香.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的现状及我国的实用化对策[J].北方蚕业ꎬ2000ꎬ21(3):13-14.㊀[2]㊀何金涛ꎬ占鹏飞ꎬ郝志华ꎬ等.家蚕人工饲料研究进展[J].蚕桑通报ꎬ2020ꎬ51(1):16-19.[3]㊀张雨丽ꎬ张桂征ꎬ黄玲莉ꎬ等.两广二号原蚕1~2龄蚕人工饲料育对一代杂交种卵质与茧质的影响[J].中国蚕业ꎬ2013ꎬ34(1):35-37.[4]㊀崔为正ꎬ张升祥.我国原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迅速[J].四川蚕业ꎬ2022ꎬ50(3):13.[5]㊀杨继芬ꎬ范永慧ꎬ杨大平ꎬ等.12个家蚕原种的产卵规律及产卵量差异比较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ꎬ2017ꎬ49(11):127-130.[6]㊀曲志刚ꎬ孙晓宁ꎬ韩益飞ꎬ等.家蚕原种菁松R和皓月R全龄人工饲料育制种试验[J].中国蚕业ꎬ2021ꎬ42(1):20-24.[7]㊀ZhuJꎬIndrasithLSꎬYamashitaO.Characterizationofvitel ̄linꎬegg ̄specificproteinand30kDaproteinfromBombyxeggsꎬandtheirfatesduringoogenesisandembryogenesis[J].Bio ̄chimicaetBiophysicaActaꎬ1986ꎬ882(3):427-436. [8]㊀RaikhelASꎬDhadiallaTS.Accumulationofyolkproteinsininsectoocytes[J].AnnualReviewofEntomologyꎬ1992ꎬ37(1):217-251.[9]㊀StahlPꎬSchwartzAL.Receptor ̄mediatedendocytosis[J].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ꎬ1986ꎬ77(3):657-662. [10]ZhangYꎬZhaoPꎬLiuHLꎬetal.Thesynthesisꎬtransporta ̄tionanddegradationofBmLP3andBmLP7ꎬtwohighlyhomol ̄ogousBombyxmori30Kproteins[J].InsectBiochemistryMo ̄lecularBiologyꎬ2012ꎬ42(11):827-834.[11]YamashitaOꎬIndrasithLS.Metabolicfatesofyolkproteinsduringembryogenesisinarthropods[J].DevelopmentGrowth&Differentiationꎬ1988ꎬ30(4):337-346.[12]XuXꎬWangYHꎬLiuZLꎬetal.Disruptionofegg ̄specificproteincausesfemalesterilityinBombyxmori[J].InsectSci ̄enceꎬ2022ꎬ29(1):128-138.[13]JingYPꎬAnHLꎬZhangSJꎬetal.ProteinkinaseCmediatesjuvenilehormone ̄dependentphosphorylationofNa+/K+-AT ̄Pasetoinduceovarianfollicularpatencyforyolkproteinuptake[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ꎬ2018ꎬ293(52):20112-20122.[14]SnigirevskayaESꎬSappingtonTWꎬRaikhelAS.Internaliza ̄tionandrecyclingofvitellogeninreceptorinthemosquitooocyte[J].CellandTissueResearchꎬ1997ꎬ290(1):175-183. [15]LinYꎬMengYꎬWangYXꎬetal.Vitellogeninreceptormuta ̄tionleadstotheoogenesismutantphenotype scantyvitellin ofthesilkwormꎬBombyxmori[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 ̄tryꎬ2013ꎬ288(19):13345-13355.[16]王安皆ꎬ周丽霞ꎬ张凤林ꎬ等.家蚕人工饲料适应性驯化对饲育成绩及茧丝质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ꎬ2020ꎬ52(1):144-147.[17]WangZSꎬParkJHꎬParkHHꎬetal.Enhancementofrecom ̄binanthumanEPOproductionandsialylationinchineseham ̄sterovarycellsthroughBombyxmori30Kc19geneexpression[J].BiotechnologyandBioengineeringꎬ2011ꎬ108(7):1634-1642.[18]王晗ꎬ于新波ꎬ查绪乐ꎬ等.桑叶育和人工饲料育家蚕蛹期转录组的差异分析[J].蚕业科学ꎬ2021ꎬ47(1):16-23. [19]ItoT.Applicationofartificialdietsinsericulture[J].JapanAgriculturalResearchQuarterlyꎬ1980ꎬ14(3):163-168. [20]SasakiHꎬDonkaiNꎬItoHꎬetal.Dyeingpropertiesofsilkproducedbysilkwormsrearedonartificialandmulberryleafdi ̄ets[J].JournalofSocietyofDyers&Colouristsꎬ2000ꎬ116161㊀第12期㊀㊀㊀李琼艳ꎬ等:不同饲育方式对家蚕产卵量及卵黄蛋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1):349-351.[21]胡暄妍ꎬ马明波ꎬ周文龙.人工饲料育蚕蚕丝的结构和拉伸力学性能[J].丝绸ꎬ2020ꎬ57(9):12-16.[22]DongHLꎬZhangSXꎬTaoHꎬetal.Metabolomicsdifferencesbetweensilkworms(Bombyxmori)rearedonfreshmulberry(Morus)leavesorartificialdiets[J].ScientificReportsꎬ2017ꎬ7(1):10972.[23]DongHLꎬZhangSXꎬChenZHꎬetal.Differencesingutmi ̄crobiotabetweensilkworms(Bombyxmori)rearedonfreshmulberry(Morusalbavar.multicaulis)leavesoranartificialdiet[J].RSCAdvancesꎬ2018ꎬ8(46):26188-26200.[24]张雨丽ꎬ曾珠ꎬ刘艳伟ꎬ等.更换饲料对家蚕幼虫肠道细菌组成的影响及关键物种与产茧性能的相关性[J].昆虫学报ꎬ2022ꎬ65(2):176-186.[25]ZhouZHꎬYangHJꎬChenMꎬetal.Comparativeproteomica ̄nalysisbetweenthedomesticatedsilkworm(Bombyxmori)rearedonfreshmulberryleavesandonartificialdiet[J].Jour ̄nalofProteomeResearchꎬ2008ꎬ7(12):5103-5111. [26]叶金兴.由人工饲料育蚕的茧丝的性能[J].丝绸ꎬ2001(12):14-15.[27]崔为正ꎬ张升祥ꎬ刘庆信ꎬ等.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J].蚕业科学ꎬ2016ꎬ42(1):3-15.2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春秋兼用蚕品种渝蚕1号的引进饲养
![春秋兼用蚕品种渝蚕1号的引进饲养](https://img.taocdn.com/s3/m/c8f44e50be23482fb4da4c33.png)
1 可知 , 渝蚕 1 号蚕 品种平 均 张产指 数 为 1 4 9 , 0 . 7
比对 照种 高 4 9 , 据 2 0 .7根 0 9年 安 康 市 春 季 蚕 茧 价格 表和汉 阴县 政 府 奖励 办 法 , 用 方 格 簇 的鲜 使
上茧 茧价 为 2 4元 / g 所 以 试 验 种 张 种 产 值 比对 k ,
性强。 2 3 蚕 品 种 的 缫 丝 成 绩 .
统一 收蚁 , 统一 张种 蚁量 保证 张种 蚁蚕头 数相等 , 统一 技术 培训 , 统一 饲养 技术 操作 , 蚕期安 排技术
人员进 行 技术指 导 。详细 调查 各品种 在蚕农 家 中
的性 状表 现 , 茧 后 调查 鲜 茧 茧 质成 .
试 验 时问在 2 0 0 9年春 季蚕
期 ; 验 地点 选在 汉 阴县涧 池镇五 坪村 。 试
照种 多 4 . 4 ; 7O 元 1
茧粒 数 比对 照种 多 4 6粒 ,
12 2 试验 设计 在 五 坪村 选 蚕 农 家 中有 专 用 .. 蚕 室的 户作对 比试 验饲 养 调 查 户 , 户 同 时饲 养 每
健 , 病 抗 逆 性 较 好 , 饲 养 , 病 率 低 , 熟 齐 抗 易 发 老
一
本 试验 引进 西南 大学 生物 技术学 院与重 庆西 里 蚕种 场联 合选 育 的好 养 、 质优 良的春 秋兼 用 丝
,
多 营上 层 茧 , 形 长 椭 圆 , 茧 匀整 , 色 白 , 皱 茧 缩
中等 。 2 2 蚕 品 种 的 饲 养 成 绩 .
司缫 丝进行 丝质 成绩 调查 。 1 2 3 调 查 项 目 蚕 期 调 查 五 龄 经 过 、 龄 经 .. 全
家蚕新品种“渝蚕1号”的繁育试验
![家蚕新品种“渝蚕1号”的繁育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9a6f344767f5acfa1c7cdbe.png)
3 繁育要点
3 1 原 种 出库 、 . 催青 31 1 掌握 好 出库 开差 .. 皓 月 ・日 的全期 经过 比 C嘶 ・ 中 长 l , d 宜提 前 l d出库 。
1 原 种 性 状
1 1 C1 . 0 6’中4
中国系统 二化 性 , 。卵青 灰色 , 4眠 催青 经过 1d孵 化齐 一 , 体黑 褐色 , 光 、 密 性强 。 1, 蚁 趋 趋 各 龄发 育整 齐 , 眠起较 慢 , 蚕食桑 旺盛 , 壮 蚕体 肥大 , 普斑 限性 。老熟集 中 , 上层 茧 , 形较 多结 茧
维普资讯
蚕
学 收茧 4 O g 公斤 茧制 种 量 4 1盒 、 82 克 .k 、 . 克蚁制 种 量 l . 6 4盒 ;0 3~ 0 5年秋 20 20 季各 项指 标平 均 为 : 全茧 量 1 5 2 、 .7 g 茧层 量 0 3 0 、 层 率 2 . l 、 蛹 率 9 . % 、 蚁 收茧 .9 g 茧 48% 健 25 克 3 7 g 公斤 茧 制种量 3 8盒 、 蚁制 种量 l . 。 .k 、 . 克 4 1盒 C嘶 -中 皓月 ・日 。 、 两个 品种春 季 繁育 成 绩 均 优 于 秋季 , 品种 间皓 月 ・日 繁育 系数 比 C0 l 6・中4 。 高
家蚕新品种贵蚕4号原蚕饲养及制种的试验调查
![家蚕新品种贵蚕4号原蚕饲养及制种的试验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1e9ce7c9bb4cf7ec4afed0b8.png)
关键 词 贵 蚕 4号 原 蚕 饲 养 产 卵
贵 蚕 4号 ( 7 8 1・薪 杭 ×7 5 3 2・科 明) 是 通 过 配 合力 测验 选 配的优 良新 品种 。2 0 1 1 —2 0 1 2年 , 笔 者对 贵蚕 4号 的 中系 原 种 7 8 1 ×薪杭, 日系 原 种 7 5 3 2 ×科 明进行 饲育 , 对 幼 虫 饲养 、 全龄 经 过 、 1 0蛾 产 卵量 、 不 受精 卵率 和 良卵率 等 作 了试 验 调 查, 以期 了解 贵蚕 4号 ( 7 8 1・薪杭 ×7 5 3 2・ 科明)
上 述原 蚕产 卵 性 状 和 制种 试 验 , 均 按 交 配 温
1 . 1 时 间 及 地 点
试验 于 2 0 1 1 —2 0 1 2年 春 秋 蚕 期 在 贵 州 省 蚕 业辣 椒研 究所 蚕桑 研究 室进 行 。
1 . 2 材料
供试 蚕 品 种 为 中 系 原 种 7 8 1 ×薪 杭 、 薪杭 ×
2 . 4和 1 . 5 9个 百 分 点 , 比8 7 1高 3 . 9 3和 3 . 1 2 个
1 . 3 . 1 原 蚕饲 育试 验 供 试蚕 品种 与 对 照 种 同 时 出库 催 青 , 催 青 标 准按 二 化性 多丝 量 品种催 青标 准进 行 。每个 品种 收蚁 0 . 5 g , 以普通 四 回育方 法饲 育至 4龄起 蚕后 4 8 h定 蚕 数 , 每 个 品种 设 两 个 重 复小 区 , 每 个 小
1 . 3 . 3 制 种 试 验
每 品种 收 蚁 1 0 g , 按 普通 育饲 育 结 茧 , 结茧 内 , 第 七 天 时调 查 饲 育 成绩 , 选 出同宫 茧及 次茧 , 剖茧 鉴蛹 , 发 蛾制 种 , 每 张连 纸投蛾 1 0 0蛾左 右 , 注意巡 蛾 , 产满 后换 移蚕 连纸。
家蚕原种吐平面丝的试验初报
![家蚕原种吐平面丝的试验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0ab70a4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9.png)
家蚕原种吐平面丝的试验初报
曾晓英;周顺珍;刘靓琼;黄桂辉
【期刊名称】《中国蚕业》
【年(卷),期】2008(29)1
【摘要】从贵州省蚕业研究所保存的蚕品种中,选择新杭、渝1、浙蕾乙等20个原种,在平面床上作家蚕原种吐平面丝试验,并与普通上蔟营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原蚕吐平面丝总体来说成绩较差,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中系品种秋白、浙蕾乙、渝1吐平面丝效果较好;日系品种明珠、734、渝2吐平面丝效果较好.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曾晓英;周顺珍;刘靓琼;黄桂辉
【作者单位】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遵义,563006;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遵义,563006;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镇林业站,贵州遵义,563000;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遵义,563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1.2
【相关文献】
1.吐平面丝实用家蚕品种的研究 [J], 白胜;黄世群
2.家蚕吐平面丝实用品种的选配及品种比较试验 [J], 费建明;杜鑫;施国方;赵丽华;金卫明;李军;陈玉银
3.熟蚕管理技术对家蚕吐平面丝效果的影响 [J], 蒙艺英;黄文功;韦博尤;苏红梅;黄玲莉;冯志毅;卢柏强;闭立辉
4.家蚕原种一日二回育省力化养蚕试验初报 [J], 任桂华
5.家蚕彩色茧品种吐平面丝的性状研究 [J], 蒙艺英;黄文功;黄扬玉;王平阳;罗群;陶积阳;安春梅;卢柏强;闭立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
![重庆完成世界首张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d73472442b160b4e767fcf70.png)
病毒引起 的流行性感 冒。 目前 ,扶全球束 i
看 ,扎那 米 韦 是 除达 菲 外 的第 2个 有效 抗 l
防瀹 行 之有 效 的重 庆 完成 世 界 首 张 家 蚕 基 因 组 精细 图谱
( 海) 王
l
存 得 利 斯集 团 、 ,和 集 同等 大 型规 模 化 猪
我 国猪 蓝 耳 病 防 治 技 术 获 得 突破 由 山东 省农 科 院畜 牧 兽 医研 究所 与 青
岛农 业大 学 共 同承 担 的 “ 蓝 耳病 病 原 分 猪 子 遗 传变 异 诊 断 系统 防 治技 术 ”课 题 研 究
猪 肉信 息 安 全 追 溯 系 统 。
上海 市经济 贸易 委员 会 会 同市 食品 药
息
■科 技推广 机构 的资源 和技术 优势 , 过 南 大学 家蚕研 究团 队历经 5 通 年攻 坚 ,绘制 完 进修 、 训等多种 形 式加快培 养 高素质 的奶 成 世界首 张家蚕 基 因组 精细 图谱 , 培 同时还 首 牛养殖 队伍 , 提高 标 准化 规模 养殖小 区的 科 次成功开 发 出转 基 因新型有 色茧 品种 , 共取 得4 项重 大研 究成果 。 专 家指 出 ,家 蚕基 因组 精 细 图谱 的 完
学饲养 水平 。 另外 ,内 蒙古 要 求对 所有 奶 牛养 殖 小
区建 立养 殖 档 案 ,加 强奶 牛饲 养 管理 、科
成 ,使 大家 能 更 深地 认 识吐 丝 食 性 发 学挤 奶 等措 施 ,从源 头 上治 理 兽 药残 留超 育 及 变态 等 家 蚕特 异 的 生物 学 过程 ,将 为 标的 问题 。 ( 李云 平) 识 别 、筛 选 具 有重 要 价 值功 能基 因提 供 重 上海 与 外地 屠 宰 场 建立 猪 肉安 全 追溯 系统 ( 展) 陈 目前 ,上海 市 的 4 5 标准化 菜市 场 、 要 支撑 。 8家 9 家大 卖场 、 l 家 生猪屠 宰场 、 l 家 肉类 O 3 1 批发 市 场 已与 6家外 省 市 肉类 加 工厂 建 立
对重庆现行的几个家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的探索
![对重庆现行的几个家蚕品种全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2f82bbd5901020207409cdf.png)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材 料 1.1.1 家 蚕 品 种
两 广 二 号 、菁 松 皓 月 、872×871、华 康 2 号 、华 康 3 号 . 1.1.2 饲 料 材 料
粉 末 状 饲 料 (由 山 东 蚕 研 所 提 供 ). 1.1.3 人 工 饲 料 养 蚕 设 施
温湿可控智能人工气候箱、30cm×50cm 聚 乙 烯 塑 料 蚕 箔、蚕 网 蚕 筷、其 他 设 施 设 备 如 冰 箱 、电 磁 炉 、蒸 锅 、电 子 天 平 等 . 1.2 方 法 1.2.1 试 验 设 计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东点)报告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东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2839d8284ac850ac02426d.png)
∗
2018年春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 (山东点)报告
张凤林 娄齐年 王安皆 华丽峰 修 妤 唐文倩 周丽霞∗
(山 东 省 蚕 业 研 究 所 ,山 东 烟 台 264002)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供 试 蚕 品 种 1)试验品种 9733×8722,由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学蚕 桑 丝 绸 研 究 所 提 供;试 验 品 种 Z831×
Z842,由湖北省 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 提 供 ;试 验 品 种 鲁 87× 鲁 88、鲁 23× 鲁 22、鲁 41 ������N 秋 丰 ×0548������ N 白 玉、菁 松 ������ N 秋 丰 × 0548������N 白玉,分别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提供.
作 者 简 介 :张 凤 林 (1971— ),男 ,硕 士 ,副 研 究 员 ,从 事 家 蚕 遗 传 育 种 工 作 . 通 信 作 者 :周 丽 霞 (1968— ),女 ,副 研 究 员 .EGmail:Zhoulixia68@126.com
26
北 方 蚕 业 2019,40(1)
∗ 资助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系 建 设 专 项 (CARSG18GSYZ09);省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 蚕 桑 创 新 团 队 育 种 岗 位(SDAITG18G02);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项 目(2017LZN021);山 东 省 农 科 院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工 程 学 科 团 队 建 设 项 目 (CXGC2018E20)
近些年 来,为 了 适 应 我 国 北 方 蚕 区 养 蚕 业 健康稳定发 展 需 求,北 方 蚕 区 多 家 有 关 蚕 桑 经 营、良种繁育、蚕 桑 教 学、蚕 桑 科 研 等 单 位 纷 纷 结合自身的专 业 特 长、经 营 理 念、产 业 优 势、科 研方向,逐 步 实 现 了 由 传 统 蚕 桑 业 向 高 效、省 力、规模化养蚕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北 方 蚕区诸多科 研 育 种 单 位 顺 应 产 业 发 展 要 求,先 后选育出多对适合省力、高效、规模化养蚕模 式 的家蚕 新 品 种. 根 据 北 方 蚕 业 科 研 协 作 区 第 29届学术 年 会 精 神 和 家 蚕 育 种 工 作 组 确 定 的 科研协作 任 务,2018 年 春 季,山 东 省 蚕 业 研 究 所承担了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 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东 省 蚕业研究 所 选 育 的 6 对 桑 蚕 一 代 杂 交 种 组 合 (新品种,下同)实验室联合鉴定任务,现将山 东 试验点的鉴定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两对新蚕品种引繁试验初报
![两对新蚕品种引繁试验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eb29d2c828ea81c758f578cf.png)
第37卷第2期2017年 6月蚕学通讯Newsle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11两对新蚕品种引繁试验初报#张明海沈以红郭明武刘文波(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万州404155)摘要为了筛选适宜重庆气候特点的新蚕品种,在重庆市内开展新蚕品种的试繁筛选研究。
结果表明:8511X8542(原895B X892B)和8513 X8924C原八华X九雪)体质强健、健康好养、发育整齐,整个香期基本无香病发生;4龄起香斑纹限性明显,利用斑纹分辨雜雄暮易;香期对桑叶的选择性不强,具有强健好养的特点;制种过程中具有发蛾齐涌,交配性能好等特点。
关键词 新蚕品种;养蚕成绩;制种成绩蚕种是蚕业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单产的高低、蚕农收人的多少,进一步 影响到出丝率及生丝品位的高低。
优质蚕种必须具备健康好养、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等特点,重庆市内蚕品种曾经显现春季以871 X872、夏秋季以洞庭X碧波为主趋势,因其能够兼顾各 方利益,具有种场易繁、蚕农好养等优点。
近年来,各地反映洞庭X碧波种性明显蜆化,健康性 下降,要求更换该品种的呼声渐高。
从2014年起,渝蚕2号、渝科8号、苏菊X明虎、白春X芳 绣等新蚕品种得到逐渐推广,其中苏菊X明虎在黔江、奉节等区县有上佳表现,推广面积逐年 扩大。
为筛选适宜重庆市气候特点的新蚕品种,蚕桑技术产业体系三峡综合试验站研究团队 积极作为,开展新蚕品种的试繁筛选工作,为以后新蚕品种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蚕品种:8511X8542(原895BX892B)和8513X8924C原八华X九雪)各系原种,由四 川省南充蚕种场提供;对照蚕品种:871 X872各系原种,由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
试验所用桑叶由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桑园提供,桑品种以桐乡青为主,兼有湘7920。
1.2试验方法2016年秋季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开展繁育,小蚕期采用防干育,大蚕期采用普通育。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e0d7d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5.png)
桑蚕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的原蚕性状研究罗朝斌;代方银;姜虹;鲁成;黄桂辉【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09(037)006【摘要】为了掌握特殊用途品种渝黔黄茧2个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性状,为品种产业开发贮备繁种技术,以全国指定白茧对照种的对交原种菁松(中系)、皓月(日系)和871(中系)、872(日系)为对照,以常规养蚕方法饲养原蚕,以10蛾产卵调查方法调查原种产卵性状,对交原种G101和Y101的原蚕饲养与产卵性状研究.结果:G101和Y101原蚕饲养容易、品种性状较稳定、抗性较强,产茧接近常规品种、茧质较优;10蛾产卵成绩较优,产附平整、不受精卵和不良卵较少,产卵量接近常规品种,1 g蚁制种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G101和Y101是1对产量性状接近常规品种、又具有金黄色蚕茧的特殊性状对交原种,中系G101和日系Y101原蚕各项性状与常规种相同或接近,正反交成绩差异小,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其组合渝黔黄茧已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页数】3页(P136-138)【作者】罗朝斌;代方银;姜虹;鲁成;黄桂辉【作者单位】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63006;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重庆,400716;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63006;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重庆,400716;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63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3【相关文献】1.全限性桑蚕新品种贵蚕10号原蚕的性状表现 [J], 罗朝斌;岳宣;孙运朋;黄桂辉;吴忠明2.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绿茧对比试验 [J], 罗朝斌;姜虹;代方银;鲁成;刘锡;吴忠明;谢维3.特殊用途桑蚕品种渝黔黄茧的选育及应用初探 [J], 罗朝斌;代方银;姜虹;鲁成;韩世玉4.桑蚕新品种“贵蚕5号”原蚕性状研究 [J], 罗朝斌;黄桂辉;岳宣;孙运朋;代方银5.家蚕特殊用途新品种"渝黔绿茧"区域比较试验 [J], 刘锡;罗朝斌;易勇;代方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
![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04b47e8844769eae109ed78.png)
【发布单位】83101【发布文号】重人发[1997]13号【发布日期】1997-10-17【生效日期】1998-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地方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重人发〔1997〕13号一九九七年十月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蚕种管理,保证蚕种质量,维护蚕种选育者、生产者、供应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蚕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蚕种选育、生产、冷藏、供应、使用、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蚕种,是指家蚕的原蚕种和普通蚕种。
原蚕种包括原原母种、原原种、原种。
第三条第三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加强对蚕种管理工作的领导,对蚕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家蚕品种选育、审定、生产、冷藏、供应、推广工作给予扶持,鼓励蚕种生产者和使用者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蚕业健康发展。
第四条第四条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市蚕种的管理工作。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蚕种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蚕种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负责蚕种的具体管理工作。
区、县(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同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蚕种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蚕种管理实行统一管理,计划调控,合同订购,划区供应,调剂平衡的原则。
市蚕种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全市蚕业发展,编制蚕种计划,加强对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与服务,保持全市蚕种与蚕业的协调发展。
第六条第六条在蚕种科研、推广、生产和管理等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第七条第七条蚕品种资源受国家保护。
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条件的科研、教学、生产单位对全市蚕品种资源进行搜集、整理、鉴定、保存和研究。
第八条第八条凡引进的蚕品种资源,必须进行隔离试养,经市蚕种质量检验机构确认无疫病后方能利用。
2019年秋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安康点)报告
![2019年秋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安康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4904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b.png)
30北方蚕业2020,41(2)•试验研究•*2019年秋季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安康点)报告余颉赵春晓陈佳李琴王功献陈正余*(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安康725000)摘要2019年秋蚕期,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桑蚕f种鲁21X鲁22进行了实验室鉴定。
试验结果表明,该f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优于对照f种,但死笼率高,丝质成绩均不如对照f种。
关键词—方蚕区桑蚕f种实验室鉴定安康—优良蚕品种是养蚕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桑蚕新品种选育一直是蚕桑生产的重要工作,对桑蚕新品种进行实验室鉴定是生产推广的重要一环。
根据北方蚕区桑蚕品种联合鉴定的要求,2019年秋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对来自山东蚕业研究所的1对桑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通过饲养观察、性状调查等,对该品种的生产发育情况、茧质和丝质成绩进行了分析,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鲁21X鲁22(正反交),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1.2对照品种菁松X皓月(正反交),由安康市蚕种场提。
13方为减少试验误差,参鉴品种和对照品种同时催青,在同一蚕室饲育,全龄实行一日三回育,采取相同的饲育处理。
催青采取简易催青法,于2019年8月8日开始催青,收蚁采用打落法,2019年8月20日8时收蚁。
1—3龄实行塑料薄膜覆盖育,混合饲养;4龄起蚕第二次给桑后分区饲养,每一品种正反交各设3个重复区,每区400头蚕。
簇具为塑料折簇,上簇7天后采茧调查茧质。
茧质调查结束后,同一品种3个重复区的蚕茧混合后选出样茧,样茧采用鲜茧二次烘干法,送陕西安康宝业丝绸有限公司进行丝质鉴定。
2鉴定结果与分析21成绩根据鉴定试验要求,结合蚕期饲养、茧质调查、丝质鉴定等相关数据对参鉴品种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见表1—3。
2.2性状概评鲁21X鲁22孵化良好,蚕体发育整齐,区间开差较小,眠起快且齐。
壮蚕食桑旺盛,蚕体粗壮,体色青白,普通斑纹。
5龄和全龄发育经过与对照相当,上簇齐涌,营茧快,茧长椭圆形,白色,皱缩中等,茧层厚。
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蜀黄1号”的选育
![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蜀黄1号”的选育](https://img.taocdn.com/s3/m/bdd407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1.png)
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蜀黄1号”的选育刘俊凤;刘彬斌;陈义安;韩斌;胡春梅;杜周和【摘要】“Shuhuang No .1”, a new sex-limited silkworm ( Bombyx mori) variety with natural colorized cocoon , was bred firstly in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cross breeding and pedigree separation .The larva of this variety has sex -limited stripe, and the cocoon is golden-yellow both inner and outer cocoon shell .The results of variety comparison tests in laboratory and countryside in Sichuan indicated that “Shuhuang No .1”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resistance , strong and healthy body quality , and devel-opmental uniformity.The cocoon yield was 20.30 kg per 10000 silkworm larvae, cocoon filament length was 1115.0 m, non-bro-ken filament length was 882.95 m, unwinding rate was 79.15%, fresh cocoon raw silk rate was 18.39%, and score of neatness was 91.25.This variety is suitable to be reared in some areas of the Yangtze valley , such as Sichuan, Chongqing and so on.%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方法,育成国内首对天然彩色茧限性家蚕品种“蜀黄1号”。
家蚕天然彩色茧新组合贵蚕11号饲养对比试验
![家蚕天然彩色茧新组合贵蚕11号饲养对比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63ec8b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f.png)
家蚕天然彩色茧新组合贵蚕11号饲养对比试验孙运朋;罗朝斌;黄桂辉;蒋华;杨波【摘要】为检验家蚕天然黄茧新品种贵蚕11号的农村生产成绩,2015-2016年在清镇市卫城镇开展饲养对比试验,对春、秋季农村饲养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比,贵蚕11号蚕卵孵化整齐、蚕体发育整齐、健壮,发育稍快,发病率低,病死蚕少,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上簇结茧整齐、自然有色,茧色金黄,茧形长椭圆、中等偏小、匀整、缩皱中等偏细;平均张种春季产茧42.43 kg,秋季产茧40.12 kg,张种产值较对照提高11.6%.贵蚕11号适合贵州毕节、黔东南及贵阳等蚕区春、秋蚕期饲养.%The rearing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Guican 11 and Liangguang 2 was conducted in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in Weicheng Township,Qingzhen City during 2015~2016 to check rural production results of Guican 11,a new silkworm variety with natural yellow cocoon.Results:Guican 11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gular egg-incubation,even and health silkworm body development,faster development,low disease rate,less dead silkworm,stronger disease resistance,cocooning evenness,natural color,golden yellow cocoon,prolate ellipse cocoon shape with medium and small size compared with Liangguang 2.The average cocoon yield per case of Guican 11 in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is 42.43 kg and 40.12 kgrespectively.The output value of cocoon yield per case is 11.6% higher than Liangguang 2.Guican 11 is suitably reared in Spring and Autumn season in Bijie,Southeast Guizhou and Guiyang【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家蚕;天然彩色茧;贵蚕11号;对比试验【作者】孙运朋;罗朝斌;黄桂辉;蒋华;杨波【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贵州天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8;贵州天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2.3家蚕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是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提升丝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的农村饲养试验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的农村饲养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cef3b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b.png)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的农村饲养试验简云峰;丁洁;孙亮;周云;钱荷英【摘要】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蚕桑办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以当地主推蚕品种贵蚕1号为对照,于2012-2014年进行了4期农村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与贵蚕1号在饲养过程中,各种性状表现均无明显差异,孵化齐、蚁蚕活泼、食桑快、发育整齐、迟眠蚕和弱小蚕少;华康2号5龄经过(8 d4 h)比贵蚕1号(8 d11 h)短7h,全龄经过(27 d3 h)比贵蚕1号(27 d11 h)短8h,4龄起蚕结茧率(97.25%)比贵蚕1号(86.64%)高10.61个百分点,茧层量(0.490 0 g)比贵蚕1号(0.480 0 g)高2.08%,盒种产茧量(58.2 kg)比贵蚕1号(53.8 kg)高8.18%;华康2号对血液型脓病抗病能力明显强于贵蚕1号.【期刊名称】《中国蚕业》【年(卷),期】2015(036)003【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毕节市;家蚕;抗病品种;华康2号;饲养成绩【作者】简云峰;丁洁;孙亮;周云;钱荷英【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蚕桑办,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蚕桑办,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蚕桑办,贵州毕节551700;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蚕桑办,贵州毕节551700;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212018;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1.2家蚕核型多角体病(血液型脓病)是生产上最常见、危害也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蚕所)以秋丰、白玉作为基础品种,通过杂交、回交等技术手段,导入显性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主效基因而育成的,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度耐受性的一对夏秋用蚕品种[1]。
目前已经在海宁市[2]、勉县[3]、黄平县[4]等地的蚕区进行了试养,并表现出很强的抗病性能和地方适应性。
西南大学专家检查指导黔江家蚕新品种试验工作
![西南大学专家检查指导黔江家蚕新品种试验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aae3cb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7.png)
西南大学专家检查指导黔江家蚕新品种试验工作
曾平
【期刊名称】《丝绸》
【年(卷),期】2014(51)11
【摘要】10月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综合试验站站长、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代方银一行三人来到黔江,对该区晚秋季饲养的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农村试验工作进行了检查指导。
【总页数】1页(P83-83)
【关键词】家蚕新品种;试验工作;黔江;检查;大学;西南;专家;产业技术
【作者】曾平
【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区蚕业管理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2.2
【相关文献】
1.教师网联平台建设专家工作组副组长、西南大学教授张为群:平台建设贯穿了教育服务的理念 [J], 刘增辉
2.封面新闻:中日家蚕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工作会议在西南大学召开 [J], 无
3.西南农业大学在重庆市西里蚕种场设立"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 [J], 无
4.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948”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J], 侯勇
5.教育部专家组关于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考察意见 [J], 教育部赴西南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原蚕区种茧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影响原蚕区种茧质量的原因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1f913c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4.png)
影响原蚕区种茧质量的原因与对策
谈文辉
【期刊名称】《蚕学通讯》
【年(卷),期】2015(35)1
【摘要】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下称研究院)系2011年7月由原重庆市北碚蚕种场、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合并组建而成的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隶属于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主要职能为专业从事蚕桑新品种和蚕业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
其一代杂交种生产数量位居重庆市首位,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蚕种推广基地,"桑椹牌"、"桑叶牌"蚕种在业内和广大蚕农中享有良好声誉。
【总页数】3页(P46-47,50)
【作者】谈文辉
【作者单位】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影响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原因及提高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的对策 [J], 谷秋荣
2.影响广西种茧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J], 杨芳
3.浅谈影响高校档案质量的原因及提高案卷质量的对策 [J], 王永革;冯琳丽;王小平
4.影响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 李伯宁;谷鑫;王衍海;李雪柏;章苏
5.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 [J], 潘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量与 不受精 卵 量 等 作 了试 验 调查 , 照 品 种 为 春用 品种 菁 松 ( 系 ) 皓 月 ( 对 中 、 日系 ) 8 1 中 、7 (
系 ) 8 2 日系 ) 、7 ( 。
*
资 助 项 目 : 业 部 9 8重 点 项 目 ( 号 :0 6 -3 ) 贵 州 省 优 秀 科 教 人 才 省 长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 号 : 农 4 编 2 0 G- 9 、 编 2 0 9 ) 贵 州 省 体 改 项 目 ( 号 :0 5 4 0 — 1 ) 贵 州 省 农 业 动 植 物 育 种 专 项 ( 号 : 058 、 编 20 — 0 1 5 、 编
罗朝斌 代方银 黄桂辉
(. 州省蚕业研究所 1贵
摘 要
遵 义 5 3 0 ;. 南 大 学 蚕 学 与 系统 生 物 学 研 究 所 6 0 6 2西
重庆
401) 0 7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为 了 充 分 掌 握 家 蚕 特 殊 用 途 品 种 “ 黔 绿 茧 ” C 0 × N1 1 的 2个 对 交 原 种 C O 、 渝 (11 0) 1 1
维普资讯
2 4
蚕
学
通
讯
2 7卷
①原 蚕饲 育试验
原蚕种 出库时 间与鉴定 种及 品保 等 同时 出库催 青 , 青标 准 按二 化性 催
多丝量 品种催青 标准 进行 。每个 品种 收蚁 0 5g 以普 通 4回育 方法 饲 育 至 4龄 起蚕 后 定蚕 . , 数 。每个 品种设 2 重复小 区 , 个 每个小 区 4 0头蚕 , 育至老熟 结茧 , 0 饲 上蔟 时每小 区分 上 2 , 蔟 每蔟加 盖覆 蔟 网 , d后采 茧 , 6 剥净 茧衣 , d后 调查 茧质 、 形 、 7 茧 茧色 等各 项成 绩 。剖茧 鉴 蛹后
与 对 照 无 明 显差 异 。C O 、 O 是 1对 具有 淡绿 色蚕 茧 的特 殊 性 状 , 具 有 常规 品 种 产 量性 状 的 1 1 N1 1 且 对 交原 种 , 系 C 0 、 系 N1 1 蚕 性 状 与 常规 种相 同 , 交种 的 正 反 交成 绩 都 较 好 。 中 11 日 O原 杂 关 键 词 家蚕 特 殊 用 途 品 种 渝 黔 绿 茧 原 种 性 状
品种选 育是 蚕种 产业 化和 蚕种应 用推 广 的关 键 , 在蚕 品种 进入 实用化 阶段 后 , 了掌握 特 为 殊用途 品种对 交 原种各 项成 绩 与现行 品种 之 间的差 异 及 特殊 用 途 品种 对交 原 种 各项 性 状 , 便
于开展 繁育 特殊 用途 品种 用于 开发 推广 , 究特 殊用 途 品种对 交原种 各项 性状 具有重 要意 义 。 研 原种相 关性状 研 究是蚕 品 种选育 进入 实用 化 阶段后 必 须 开展 的重要 研 究 内 容 , 多 品种 的原 许 种性状 研究 是结 合 品种组 配和 配合 力测验 进行 的 。本研究 是对 特殊 用途 品种参 照常规 品种 原 蚕性状 研究相 关 报道进 行 原蚕 的幼 虫饲养 、 期经 过 、 桑 习性 、 蔟 整齐 度 、 全 食 上 营茧 习性 、 营茧 环境要 求 、 配 能力 、 卵 习性 、 卵量 、 质等 与普 通 种 相 比较 , 交 产 产 卵 以求充 分 掌 握特 殊用 途 品种
维普资讯
第2 7卷 20 年 07
第 4期 1 月 2
蚕
学
通
讯
Ne l t e fSe iu t a inc wse t r o rc lur 1Sc e e
家 蚕 新 品 种 “ 黔 绿 茧 ’ 种 饲 养 及 产 卵 试 验 渝 ’ 原
N1 1性 状 , 0 为品 种 产 业 开发 贮备 繁 种技 术 , 开展 了对 交原 种 C 0 、 0 1 1 N1 1的原 蚕 饲 养 与 产 卵性 状研 究 。 以全 国指 定 白 茧对 照种 的 对 交 原 种 菁松 ( 系) 皓 月 ( 系) 8 1 中 系) 8 2 日系) 对 照 , 中 、 日 和 7( 、7 ( 为
原种 为 : 1 1 中系 ) N1 1 日系 ) C 0( 、 0( 。
12 方 . 法
20 0 6年秋 蚕期 , 当品种性 状基 本稳 定 后 , 了充 分 掌握 新 品种 杂 交组 合 2个 对交 原 种 的 为
性状 , 对该 品种 的华 系原种 Cl l 日系原 种 Nl l进行 饲 育 , 1 O, O 对 0蛾 产 卵量 、 同交 配 时间 产 不
原蚕各项 性状 。本项研 究 是在 特殊用 途 品种育 成审 定后 为进一 步探讨 完善 自然 绿茧 品种原 蚕
饲养与 制种 技术 奠定基 础 , 以推 动 品种产业 化进 程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供 试 品 种 .
常规 品种原 种 : 松 ( 菁 中系 ) 皓月 ( 、 日系 ) 8 1 中系 ) 8 2 日系) 为对 照 。 自然绿 茧 品种 、7 ( 、7 ( ,
发蛾 制种 , 对交 品种 随机交配后单 蛾产 卵 , 用作 下一 代蚕 茧 产质 量成 绩鉴 定 , 同时调查 单 蛾产
以 常规 养蚕 方 法饲 养 原蚕 , 卵性 状 。 结果 表 明 C1 1N1 1原 蚕 好 养 , 种 性 状 稳 定 , 性 较 强 , 产 O、 O 品 抗 产 茧 量较 高 , 质 较 优 ; 卵成 绩较 优 , 附平 整 , 卵量 较 高 , 受 精 卵 、 良 卵率 低 , 蚁 制 种 量 茧 产 产 产 不 不 克
2004。 0 4 2 )
作 者 简介 : 朝 斌 ,1 6 一) 男 , 级 农 艺 师 , 士 , 事 家 蚕 品 种 选 育 与 养 蚕 技 术 研 究 。 罗 ( 94 , 高 硕 从
通 讯作 者 : 方 银 , 16 一) 男 , 代 ( 9 9 , 副教 授 , 士 研 究 生 , 事 家 蚕 基 因 资 源 与 遗 传 育 种研 究 。 博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