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 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押题练习试题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意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A.庖丁解牛
B.愚公移山
C.自相矛盾
D.拔苗助长
2、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3、下列不属于送别诗句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受保护权等权利。

A.选举权
B.教育权
C.发展权
D.婚姻权
5、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子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载
C.依法给于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6、在“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的评选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苟慧生
B.常香玉
C.王汉伦
D.阎立品
7、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资格和任用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B.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公民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C.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D.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取消
9、小学生宋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

A.公安部门
B.检查机关
C.教育行政部门
D.民政部门
10、老师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开小差。

老师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停止,让学生站着听课
B.大发雷霆,要求学生公开检讨
C.停止上课,对学生反复劝说
D.轻拍学生,提醒学生集中精力
11、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下列哪项不是其作品()。

A.《登池上楼》
B.《归园田居》
C.《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
12、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办产业负债二十多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A.政府
B.校办产业
C.学校
D.校长
13、在PowerPoint的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户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A.插入幻灯片
B.删除幻灯片
C.设置幻灯片中图片的动画效果
D.修改幻灯片的内容
14、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A.豫园
B.拙政园
C.留园
D.网师园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A.予以批评教育
B.予以劝退
C.勒令退学
D.予以开除
16、下列不属于行书的代表作品“三希”的是()。

A.《伯远帖》
B.《兰亭序》
C.《快雪时晴帖》
D.《中秋帖》
17、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A.阎立本
B.张萱
C.吴道子
D.张择端
18、下列选项中,能够由“李白是文人”和“李白不是商人”必然推出的是()。

A.有的文人是商人
B.有的文人不是商人
C.有的商人是文人
D.有的商人不是文人
19、《中小学班主任规定》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A.当作“主业”
B.看作教学工作以外必须完成的任务
C.看作教学
D.看作德育工作
20、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为主。

A.应用型人才
B.管理人才
C.战略性人才
D.专业技术人才
21、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和主干地位。

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主导
22、(),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坚持教学多方评价
C.教学目的多元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23、教授《给予是快乐的》时,一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复述故事,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道理。

”下列对这样的设计意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B.训练朗读和口语交际
C.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D.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24、某单位要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退出候选人赵、钱、孙、李。

赵说:小李业绩弯沉过了,当之无愧。

钱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

孙说:选小钱和老赵我都赞成。

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漩涡。

如果赵钱孙李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A.赵
B.钱
C.孙
D.李
25、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

A.学生的知识储备
B.学生的情感体验
C.学生的习惯培养
D.学生的人格养成
26、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的创作道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27、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予补贴
B.给予表彰
C.进行奖励
D.提高津贴
28、下列作品,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是()。

A.《童年》
B.《在人间》
C.《母亲》
D.《我的大学》
29、五年级学生小强因被父母责骂,心情低落,老师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安慰,但小强在课间还是自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是在学校受伤的,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B.学校对学生富有监护义务,应当承担责任
C.学生行为属于自伤行为,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D.学生受伤发生在课间,学校不应承担责任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科学课上,张老师指着实验仪器说:“每个杯子底部都有一团纸,谁能将杯子放入水中而纸不湿呢?”
学生马上投入到实验中,他们要么将水槽中的水倒出一些,要么给杯子加上个盖,要么在杯中塞些异物。

对学生给予肯定后,张老师故弄玄虚地说:“不添加辅助材料,把杯子倒着放入水中,纸也不会湿,你们信吗?”同学们个个惊得睁大眼睛。

学生疑惑道:“倒着放还能不湿?”
张老师:“能!”
学生又动了起来。

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失败了……大家再次将疑惑的目光投向张老师,张老师回以肯定、鼓励的目光。

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老师,我成功了!没湿!纸真的没湿!”
“老师,我也成功了!”……
趁着大家那股高兴的劲儿,张老师话锋一转:“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当然有了,为什么杯子倒扣在水中,杯子都被水没了,而纸却不湿?”有学生急迫地问。

张老师启发道:“大家想一想,你们最初的实验,纸为什么湿了?然后又为什么不湿呢?再动手试一试,仔细观察。


同学们歪着身,瞪大眼,聚精会神的反复实验着:竖着杯子倒扣在水中纸不湿:倾斜着放入水中纸变湿:先竖着将杯子倒扣在水中,再将杯子倾斜时有气泡产生,纸变湿。

同学们跳跃起来:“原因找到了,有气泡产生说明杯中有空气,有空气占据着空间,纸才不湿。


……
张老师后来在备课中写道:“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的思考、质疑,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学行为
2、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行广播操比赛。

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公布之后。

四位班主任的做法如下:某(1)班(冠军):“同学们,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老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学们,这次广播操比赛,很多同学都尽力了,但还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理想。

失败不可怕,只要同学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今后的活动中去,改进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能够成功!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学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学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老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老师不同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例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历史中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

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

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乐句、乐段)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

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

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

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

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

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

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摘
编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问题:
(1)请简要概括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2)简要分析北京故宫的建筑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取得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参考答案: A
2、D
3、A
4、【答案】C
5、A
6、A
7、B
8、【答案】C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A
16、B
17、C
18、[答案]B
19、【答案】A
20、A
21、C
22、A
23、C
24、D
25、B
26、A
27、A
28、C
29、[答案]C
[解析]在学生事故处理中,如果发生学生自伤,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中张老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化,体现了科学的教师观,值得我们学习,具体表现在:
1.从教师角色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和探究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材料中,张老师启发学生去思考怎么样保证将杯子放入水中还不湿纸,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对通过对课堂的科学组织不断指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和不同实验方法的尝试,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成功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从教师行为转变的角度来说,张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下几点: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材料中当学生在前几次的尝试中经历失败之时,张老师并没有否定学生的尝试和努力而是回以学生肯定的、鼓励的目光。

充分尊重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引导和鼓励中体现着尊重和信任。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材料中,张老师在实验前大胆设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又暗示学生将杯子倒着放不湿纸的思路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又在学生做到成功的尝试之后鼓励学生去探索原因,整个实验过程,以教师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引导为准线,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鼓励了学生不断动手探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体会到了探索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像张老师一样,不断地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化,不断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不断体会到成功学习带来的快乐。

2、四位老师在比赛结束之后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班和三班的老师在对比赛进行评价的时候体现新课程改革中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的评价观,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他们没有一味地关注结果,更提现了对比赛过程的关注,一班老师强调了冠军是全班同学努力的结果,三班老师让学生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后续的成长。

二班和四班的老师在对比赛进行评价的时候则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以结果为评价关注点,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教师,要自觉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评价观,运用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

3、(1)重复和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重复和变化是不同的,重复代表了相同元素多次出现,变化意味着不同元素的出现。

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只有变化而没有重复,容易陷于散漫凌乱;只有重复没有变化,就必然单调枯燥。

(2)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结合中,故宫的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各处景色与光影结合,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故宫的形象在重复与变化获得最高的艺术效果。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书之岁华,其约可读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更是强调了书籍对人类自身的重大意义,“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

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的确,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着大地,书籍也在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读书不能解决我们的吃穿用度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的心灵需要书籍的塑造与满足。

读书本身就是个自我历练,自我提升的艺术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

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我们常说,书籍是开启人们心灵的一把钥匙。

读书的目的有各种各样,但根本的一点:读书能提升人的境界,净化人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感悟和审美上的享受,我想这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无法否认的。

在现今“人格物化、人性钱化、人品锈化”的风气熏陶下,我们更加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让自己的心沉下来,坚守住读书,这个人生基本的阵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读书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为了升学考试,为了各种级别证书的考试,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体会读书本身的乐趣了。

闲时沏上一壶茶,在缕缕轻雾中捧起一本书,品着茶香,嗅着书香,反复咀嚼,品味着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读书的最大乐趣。

书籍本身是一种艺术品,而阅读过程更是对艺术的品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

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

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

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

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