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中图版上册 第3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章末同步测试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地理七上第3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章末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山脉中,为我国陆地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太行山
B. 祁连山
C. 贺兰山
D. 雪峰山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是我国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故B符合题意。
2. “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我国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准噶尔盆地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势高峻,雪山连绵”描述的是青藏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准噶尔盆地是面积第二大盆地,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东南丘陵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山脉盆谷交错分布。
3. 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下列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 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阳坡光热条件较好,阴坡光热条件差,故“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这反映了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选项A、B反映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选项D描述的是梅雨天气,故C符合题意。
4. 关于我国气候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方的江河无结冰现象
B. 海南省水稻一年三熟
C.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D. 湿润区只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 的地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南方地区一月份在0℃以上,故其江河无结冰现象;海南省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可以满足水稻一年三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故AB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湿润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但在降水量相对不大的东北地区,由于其蒸发量较小,也有湿润区的分布,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气候的影响。
5. 下图是在同一季节从我国黑龙江省和海南省拍摄所得,图中景观差异形成原因是( )
A. 离海洋远近不同
B. 地形差异大
C. 东西跨经度大
D. 南北跨纬度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中景观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季节,海南岛是绿树成荫,而黑龙江省则冰天雪地,这是由于两省区纬度差异大,气温不同,故选D。
6. 我国气候的特征是
A. 海洋性气候分布广
B. 季风气候显著
C.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少雨
D.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温和多雨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样,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季风气候
最显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7.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A。
8. 下列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河流下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
B. 黄河中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C. 两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D.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河流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且在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两河流均发源于青藏地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故选择答案D。
9.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影响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 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B. 众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有利于沟通东西部水上交通
C.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能资源丰富
D. 使我国成为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影响。
10. 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A. 山脉
B. 丘陵
C. 高原
D. 平原
【答案】A
【解析】
【详解】陆地上有五种基本地形:丘陵、平原、山脉、高原、盆地,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陆地地形的基本骨架,山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故选A。
11. 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有些山脉还是地形的分界线。
南岭是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分界线,太行山的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青海和甘肃以祁连山为界,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天山山脉,故选择答案B。
12. 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C.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 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一大河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最广,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3;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三大河,故选择答案C。
13. 下列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冬季南北温差不大
B. 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D. 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我国大多数地区夏季普遍高温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各地气温差异较大,尤其是冬季时,越往北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A错误;年降水量受海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
所以B正确;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夏季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全国普遍高温,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
14. 关于我国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为外流河,西部为内流河
B. 外流河汛期主要为夏季
C. 内流河汛期主要为冬季
D. 东部地区纬度越高,河流含沙量越大【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东部主要为外流河,西部主要为内流河,A错误;外流河主要位于季风区,其河流补给主要是降水补给,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外流河汛期主要在夏季,B正确;内流河的汛期主要在夏季,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快,C 错误;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东北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小,D错误;故选B。
二、解答题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___。
(2)图中③表示的地形区是________。
(3)图中铁路干线⑤是________线。
(4)图中⑧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
(5)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
(6)河流④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被称为“_______”。
【答案】(1)。
. 闽。
. 青海省
(2)塔里木盆地(3)京九
(4)俄罗斯(5)大兴安岭
(6)黄金水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行政区域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简称、全称、地形区、铁路线、国家、山脉、河道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
所在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简称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
【小问2详解】
图中。
表示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铁路干线。
是京九线,从北京到香港九龙。
【小问4详解】
图中。
表示的国家是俄罗斯,是我国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小问5详解】
读图中位置可知,图中。
表示的山脉是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也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小问6详解】
河流。
是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被称为“黄金水道”。
16. 2017年11月25日,全长6500米的“引汉(江)济渭(河)”工程秦岭隧洞的出口段顺利贯通,为该工程早日通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引汉济渭”工程位于_________省,_________(城市)是该省的行政中心。
工程中的汉江、渭河分别属于我国两大水系中的_________水系和_________水系。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__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是_________(从气候条件分析)。
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渭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_的生产。
(3)秦岭地处亚热带与_________带的交界地带,且海拔高,气候_________变化明显,素有“植物荟萃,物种宝库”之美誉。
(4)汉江谷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 陕西。
. 西安。
. 长江。
. 黄河
(2)。
. 空间(地区)。
. 与渭河流域比,汉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 (冬)小麦(玉米)
(3)。
. 暖温。
. 垂直
(4)由于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汉江谷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四个小题,涉及到行政省区分布、水系、跨流域调水、农作物分布、秦岭作为分界线的地理意义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问1详解】
读图中省区轮廓和城市可知,“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是该省的行政中心。
工程中的汉江、渭河分别属于我国两大水系中的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小问2详解】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读图可知,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秦岭,渭河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江流域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汉江水量比渭河大。
渭河流域位于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所以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渭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
【小问3详解】
秦岭和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地处亚热带与亚热带的交界地带,且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所以物种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植物荟萃,物种宝库”之美誉。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汉江谷底北部是高大的东西走向的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明显,所以汉江谷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陕西省及秦岭-淮河。
读图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