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措施
摘要:现行社会中土木工程结构类型多种多样,但是必须遵循国家和当地规程
规范的规定,本文主要讲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众所周知,地震是
我们所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的危害性我们无法想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
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也在不断探索抗震设计从而降低地震对人民的危害。

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清楚的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
的理论,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研究
1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1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简练性
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应规程规范的原则,这也是结构
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在抗震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证土木工程的结构具有
简单明了的规则性,进而对土木工程的结构以及构件具体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和
分析,来保障其抗震设计具有良好的精确性。

另外,土木工程结构的简练性也可
以有效的降低地震产生的危害,这对土木工程结构整体性以及抗震性是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一方面要保证其结构设计具
有精细化和简练化,同时还要对各个构件受力情况进行明确计算和分析;另一方面,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其在地震发生时候,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损坏的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抗震能力。

1.2 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中,一定要保证设计具有良好的合理性,对其基础部
分进行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建筑要求和标准进行,从而避免设计出现不
合理而对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造成影响,同时还要保证构件在连接上具有可靠
的稳定性。

在进行结构基础、主体、楼盖的基础以及盖板位置的设计中,一定要
保证其各个部件间具有牢固的连接效果;另外,在土木工程结构整体的布局规划中,还需要遵循整齐原则,要求结构的外形和立体的刚度保持对称和协调,同时
不断的增加其结构抗侧力,这样可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抵御外力的能力,由于中
心没有存在偏离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工程结构抗震的性能。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结构抗震设计概念不清
地震是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具有瞬时性以及随即行,目前国际上还尚未
出现能够精确的预报地震的测量仪器。

我国房屋建筑采用3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目的是能更好的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当前
国际上的抗震理论,大部分都是采用插入式的整体结构,将建筑的基础及其以上
部分视为一个整体,其刚度较大,出现地震作用时能具有更强的承受能力。

但面
对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其基础埋深各有不同,基础埋深越大,承受地震冲击的
能力越强,而单纯依靠增加结构的刚度来抗震是不全面的,需要在关键位置加强
抗震设计,采用概念设计方法加大结构的抵抗能力,减小破坏程度,由此可见,
抗震设计概念可谓抗震设计的灵魂。

2.2 设计人员缺乏认识
设计人员是保证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问题频发,极
大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些结构设计人员自身缺乏足够的认识,未全面考虑各种不利因素或者过分依赖计算软件,这些都将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设计理念与优良的结构设计素养,推动并提高结构设计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2.3 忽略环境影响因素
环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也是不可忽略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安全性、耐久性和牢固性外,还需要考虑综合温度、湿度、水土酸碱度、化学腐蚀等环境因素。

但是在实际进行方案设计时,设计者往往会忽略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保护,还会对混凝土和钢筋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设计者一定要考虑环境因素对土木工程的影响,否则,将会出现许多问题。

3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制定完善的抗震设计方案
总结性分析以往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实际情况,确定抗震结构设计方案不合理是导致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不佳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够有效的规避这一抗震问题,在具体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制定完善的、可行性较高的抗震设计方案。

也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土木工程相关资料,并以土木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指标,注意科学合理的进行结构体系选择,以便明确整个结构总体类型,在此基础上详细的分析和考虑结构各个构件的设置情,尤其是薄弱环节的构件,以便某一构件停止工作,其他构件均受到影响,最终降低整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所以,设计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熟悉整个土木工程,参考相关资料来科学、合理的设计抗震结构的各个构件,最终得到可行性较高的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方案。

3.2 慎重对待土木工程结构选址
工程所在地对整个土木工程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在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规避选址不合理的问题。

那么,如何做好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选址工作呢?设计师在具体进行抗震结构设计之前,应当对土木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地质变化加以了解,明确当地的地震多发地带、地震的发生等级、地震的发生频率等等,进而避开地震多发地带,远离地壳的交汇处,选择相对平整的、平稳的位置来进行土木工程建设,如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震,加之土木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使该工程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为后续更加安全、可靠、稳固的使用的建筑物创造条件。

3.3 依据抗震等级来设计抗震结构
盲目的进行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的抗震等级,这也不利于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

基于此,在优化设计土木工程抗震结构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对当地地震发生情况予以了解明确土木工程需要达到的抗震等级,进而根据抗震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整个土木工程的结构,尤其是柱、剪力墙及梁等部分的设计。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注意考虑高等级地震发生情况下如何保证整个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延展性,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强化整个结构的完整性,也就是对影响工程结构的因素,确定结构各个部分的平衡状态,进而有针对性的优化各个部分,以此来保证整个结构的完整。

4 结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我国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抗震方面进行设计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地震的影响之下,工程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
要重视对抗震方面的设计,抗震设计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所以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丽明,李惠.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206.
[2]谢朝阳.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8:48-49.
[3]王峥峰.探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抗震技术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0:124.
[4]郝敏.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