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知识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知识4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粪便检查易与华支睾吸虫卵混淆的虫卵为
A.异型科吸虫卵
B.蛲虫卵
C.鞭虫乱
D.蛔虫卵
E.血吸虫卵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华支睾吸虫卵的形态、大小与异形科吸虫卵、横川后殖吸虫卵极为相似,容易误诊。
第2题:
用粪标本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最敏感的方法是
A.毛蚴孵化法
B.Kato-katz法
C.醛醚浓集法
D.涂片法
E.沉淀法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诊断华支睾吸虫感染最敏感的是醛醚浓集法。
第3题:
某乡村小学,群体出现蛔虫幼虫引起的哮喘。
可能的原因是
A.池塘游泳
B.生食菱角
C.生食黄瓜
D.生食红薯
E.生食西红柿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蛔虫感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生食瓜果均可导致发病,池塘也常常有粪便污染。
第4题:
某县有32万人口,1959年麻风患病率为9.51/万,由县皮防所(现改卫生防疫站皮防科)负责麻风防治工作已30多年,1996-2000年每年发现病人数分别为12,3,9,10,1名,为提高社区对防治工作的信心和促进自我报病,在短期内检出隐藏病例并用MDT及时治疗,拟组织一次强化的麻风病防治行动为
A.消除麻风特别计划(SAPEL)
B.团体调查
C.全民普查
D.过滤性普查
E.消除麻风运动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因为此活动中包含了对隐藏病例的检查以及治疗,其目的是消除麻风病。
第5题:
我国南方某农业县于1999年7月底8月初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呕吐、抽搐、昏迷,发病数百人,病死率高达 20%左右,引起当地群众的恐慌,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向有关上级领导报告了该疫情,有关领导立即组织了调查组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儿童,波及面广,涉及十余个区县近百余个乡镇。
病例分布高度散在,每个村仅1~2例病人,未见一户2例病人。
到县医院检查的病人,脑脊液化验结果压力升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居民居住周围环境差,蚊蝇较多。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该次疫情最大的可能是
A.乙型脑炎
B.结核性脑炎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森林脑炎
E.中毒性脑炎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高热、抽搐、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三大症状,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且蚊是乙脑的传播途径。
第6题:
某女婴,2岁半,某日上午于右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皮下注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0.5ml,左上臂三角肌下端外缘皮下注射冻干麻疹活疫苗0.2ml,同时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1粒,免疫后约15分钟呼吸极度衰竭、四肢厥冷、脉搏不能扪及,发生此病的原因
A.同时使用多种生物制品产生过量IgE
B.吃药所致窒息
C.中毒性休克
D.注射后感染
E.以上均不足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同时注射多种疫苗导致机体产生过量的IgE,从而导致该症状发生。
注射疫苗应注意间隔。
第7题:
男性,38岁。
4月29日上午右足跟被犬咬伤,5日后开始注射羊脑狂犬病疫苗,每日1次,每次1支。
注射日后发热达39℃,伴头痛、恶心,即停止注射,口服泼尼松4日,体温降至正常。
又按上述方法注射,渐感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重,1个月后走路不稳。
9月初,下腹部及腰背部有束带样麻木,伴尿失禁。
其后10日双目视物模糊,进行加重,以右眼为甚,伴右侧面部麻木。
根据症状该病的诊断是
A.狂犬病疫苗接种副反应
B.视神经脊髓炎
C.脊髓炎
D.接种狂犬疫苗后广泛神经系统并发症
E.脑炎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此人症状符合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广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症状。
第8题:
某村一些村民自家打井后,大多数人逐渐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视力下降、肢体麻木等症状,乡卫生院将情况报告给县卫生防疫站,站里派您去调查此情况,调查时主要采集的样品是
A.饮用水
B.蔬菜
C.土壤
D.粮食
E.室内空气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主要采集的样品主要是饮用水,并要调查病史以及发病范围,做相关的调查,是否为水污染所致或者为地方性水病。
第9题:
某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和临床症状体征对一农民诊断为慢性砷中毒,请你再做复诊。
若病人已搬家到其他地方半年以上,首先应采集的生物样品是
A.头发
B.血液
C.痰液
D.尿液
E.粪便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由于砷在毛发中易蓄积潴留,故在研究砷化合物所致的健康损害时,毛发砷含量已成为人群早期、敏感的监护检测指标。
第10题:
男性,40岁,植物研究人员。
2周来发热,伴全身痛、乏力、头痛、头晕。
1
个月前去云南西双版纳林区出差。
体检:体温39.5℃,神清,面红,右腋下有1个1.6cm的焦痂,伴有肿大的淋巴结,脾侧位可及。
为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测
A.血培养
B.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19凝集试验)
C.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
D.外斐反应(变形杆菌OX2凝集试验)
E.肥达反应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患者临床表现提示恙虫病,首选变性杆菌OXk凝集试验。
第11题:
6岁,男性患儿,消瘦病容,其母亲代诉,患儿近几个月来,夜间睡眠常有磨牙、夜惊、遗尿,常用手指搔抓肛门,大便时常有乳白色似棉线头大小的虫子排出,患儿可能感染了以下哪种寄生虫
A.蛲虫
B.蛔虫
C.美洲钩虫
D.鞭虫
E.十二指肠钩虫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蛲虫症状:肛周及会阴部瘙痒和炎症,患儿烦躁不安、失眠、惊夜、夜间磨牙、食欲减退等。
第12题:
男,35岁,来自山东,癫痫反复发作5年,在考虑临床诊断时,需要重点了解的病史是
A.吃“米猪肉”史
B.是否到过包虫病流行区
C.有蚊虫叮咬史
D.大便排出绦虫节片史
E.A和(或)B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癫痫发作、颅压增高、精神症状是脑囊尾蚴的三大症状,以癫痫发作最多见。
包虫病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第13题:
男性,65岁,江西人,下肢肿大畸形,皮肤增厚10余年,最初为左下肢,其后右下肢相继反复自上而下发作流火,发作间隙肿胀、炎症可消退,随着长期反复发作,腰围逐渐增粗,皮肤粗厚,体检双下肢不对称粗大、畸形、皮肤粗厚、肤色深暗,踝前、足背及趾基部苔藓样变,有棘刺和疣状增生及慢性溃疡。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丝虫病,下肢象皮肿
B.淋巴管/结炎反复发作
C.细菌性淋巴管炎反复发作
D.流火反复发作
E.细菌感染性象皮肿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丝虫感染根据阻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常见有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乳糜尿、隐性丝虫病。
第14题:
对病例具有确诊意义、最可行的检查是
A.检测丝虫循环抗原
B.夜间采血血检微丝蚴
C.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
D.病理组织活检
E.血检嗜酸性细胞计数增高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这两种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都可用于辅助检查和监测。
第15题:
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流行性斑疹伤寒最重要的鉴别诊断为
A.临床表现轻重不同
B.发病季节不同
C.病死率不一
D.变形杆菌OX19凝集反应
E.豚鼠阴囊肿胀试验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伤寒,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可引起豚鼠阴囊肿胀试验阳性。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为普氏立克次体,豚鼠阴囊肿胀试验阴性。
第16题:
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
A.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
B.淡色库蚊、致倦库蚊
C.大劣按蚊
D.白纹伊蚊
E.多种蚊子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我国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
第17题:
男性,29岁,近2年反复发作左下肢红、肿、痛、热,用抗生素可缓解。
查体:二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下肢肿胀,压之无痕,局部皮肤发红、皮温高;右下肢无异常。
其肿胀的原因是
A.血丝虫病所致象皮肿
B.静脉炎所致水肿
C.慢性淋巴管炎所致水肿
D.下腔静脉阻塞所致水肿
E.营养不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本病为局限、非凹陷性水肿,有慢性淋巴管炎病史,最大可能为淋巴回流受阻致局部肿胀。
第18题:
华支睾吸虫虫卵形似
A.葵瓜子
B.鸡蛋
C.绿豆
D.芝麻
E.蝌蚪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华支睾吸虫卵的形态似芝麻,甚小。
第19题:
人感染并殖吸虫是因为
A.摄入毛蚴
B.进食污染有并殖吸虫卵的蔬菜
C.生食或半生食溪蟹或蜊蛄
D.尾蚴钻入皮肤
E.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并殖吸虫的终宿主是人,第一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水的黑贝科和蜷科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溪蟹和?|蛄。
第20题:
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和出疹期
C.出疹第5天
D.恢复期
E.有并发症时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麻疹自发病前2天到出疹后5天,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第21题:
下列哪一条符合麻疹确诊病例
A.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病例
B.发热、出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C.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
D.接触麻疹患者10天后出现发热、出疹
E.发热、出疹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麻疹流行期间接触过麻疹病人的易感者,出现急起发热,伴随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早期口腔见koplik斑即可诊断,在出现典型皮疹和退疹等表现后可确诊。
第22题:
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我国的范围
A.长江流域
B.黄河以南地区
C.23个省、市、自治区
D.南方几省
E.北方一些省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我国23个省、市、区均有本病流行。
第23题:
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为
A.海蟹
B.淡水鱼
C.溪蟹与蜊虬
D.河虾
E.青蛙与蛇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并殖吸虫的终宿主是人,第一中间宿主为生活于淡水的黑贝科和蜷科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溪蟹和?|蛄。
第24题:
典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为
A.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加重
B.发热后期或热退时全身症状缓解
C.症状与发热无关
D.发热期全身情况最重
E.病程中可出现越期表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而重型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第25题:
A.生理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平衡调节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为了维护身体内环境稳定,促甲状腺激素是受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
第26题:
STSH IRMA灵敏度很高,最小可检测量为
A.0.001~0.002mU/L
B.0.02~0.03mU/L
C.0.1~0.2mU/L
D.0.5~0.6mU/L
E.0.5~0.7mU/L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STSH IRMA灵敏度很高,最小可检测量为0.02~0.03mU/L。
第27题:
正常足月儿,出生后TSH水平达到峰值的时间是
A.10分钟
B.30分钟
C.60分钟
D.90分钟
E.120分钟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正常足月儿,出生后TSH水平达到峰值的时间是30分钟。
第28题:
下列哪项不是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A.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时限
B.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C.判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D.评价预防效果好坏
E.判断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29题:
血检微丝蚴采血适宜的时间是
A.晚上10时至次晨2时
B.24小时无差别
C.上午9时至下午2时
D.淋巴系统急性炎症期
E.淋巴丝虫病慢性型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微丝蚴有夜现周期性,故采血时间以晚10时至次晨2时为宜。
第30题: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的中心环节为
A.肺顺应性下降
B.支气管黏膜水肿
C.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
D.小气道阻塞
E.肺组织弹性下降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
各级支气管炎症以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基底部肉芽组织和机化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在此基础上可使肺过度膨胀,弹性减退,肺顺应性降低,毛细血管受压。
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出现通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最终引起呼吸衰竭。
第31题: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
A.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B.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
C.发现相同临床医院感染病例
D.同时出现了3例以上医院感染病例
E.医院感染病例数增加快,短期内不能控制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某医院、某科室的住院病人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医院感染病例的现象。
第32题:
初次分离脑膜炎球菌必须有
A.含5%新鲜红血球的培养基
B.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
C.5%~10%的CO<sub>2</sub>气体环境的巧克力培养基
D.营养琼脂培养基
E.含万古霉素和多黏菌素的培养基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第33题:
至今脑膜炎球菌不耐药的抗菌药物是
A.利福平
B.氯霉素
C.青霉素
D.磺胺异曙唑
E.以上全不耐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至今脑膜炎球菌不耐药的抗菌药物是氯霉素。
第34题:
A.急性肠炎
B.阿米巴痢疾
C.伤寒
D.细菌性痢疾
E.斑疹伤寒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①稽留热持续1周;②腹泻、右下腹压痛;③肝脾大;④病程7天前胸出现红色皮疹;⑤外周血象示中性粒细胞正常,嗜酸粒细胞减少。
第35题:
不是脑膜炎球菌特有的抗原成分是
A.荚膜多糖
B.外膜蛋白
C.脂寡糖
D.鞭毛
E.菌毛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脑膜炎双球菌的主要抗原成分有:荚膜多糖、脂寡糖、外膜蛋白型特异抗原、菌主抗原。
第36题:
常用阿米巴痢疾病原诊断方法除粪便直接涂片、硫酸锌浮聚法外,尚有
A.血片镜检法
B.汞碘醛离心沉淀法
C.动物接种法
D.细胞培养法
E.同工酶分析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采用包囊浓集法可提高检出率,常用硫酸锌浮聚法和汞碘醛离心沉淀法。
第37题:
有人预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会进一步加大,其根据可能是
A.COPD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
B.许多发展中国家对COPD高发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
C.人群吸烟率在增长
D.卫生服务条件差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文化落后,中老年患者居多,卫生条件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以至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会进一步加大。
第38题: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我国检疫的传染病有
A.鼠疫、霍乱、艾滋病
B.鼠疫、艾滋病、流行性出血热
C.霍乱、艾滋病、天花
D.鼠疫、霍乱、黄热病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我国检疫的传染病有鼠疫、霍乱、黄热病。
第39题:
某人接种某生物制品后,局部出现了红肿.范围在2.8cm,体温38℃,并伴有头痛、头晕等。
其原因可能是
A.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强反应
B.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弱反应
C.以上都不是
D.预防接种一般反应中的中反应
E.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的非特异反应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这个属于预防接种的一般反应的中反应。
第40题:
我国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报告时限在城镇不超过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0小时
E.12小时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这几种疾病应该按照甲类传染病上报。
第41题: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除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外,当地政府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停工、停业、停课
B.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饮用水源
D.以上措施都包括
E.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紧急措施包括:停工,停课,停业,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受污染的饮用水源等。
第42题:
在1996年中国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初期,每个城市每个月收集资料,其主要目的为
A.方便调查
B.易于管理
C.消除季节误差
D.调查花费较小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季节所致的偏倚难以避免,必须要综合考虑。
第43题:
用粪便检查确诊鞭虫感染的依据是检出鞭虫的
A.杆状蚴
B.丝状蚴
C.虫卵
D.幼虫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以粪便检查虫卵为确诊依据,多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第44题: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用于
A.了解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
B.描述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趋势
C.指导制定干预计划
D.评价干预效果
E.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用于了解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情况;描述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趋势;指导制定干预计划;评价干预效果。
第45题: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型和埃尔托型,下列哪项试验用于两个生物型的鉴别
A.第Ⅳ组霍乱噬菌体(10<sup>6</sup>/ml)裂解试验
B.先锋霉素敏感试验
C.人血细胞凝集试验
D.H<sub>2</sub>S试验
E.鲎血试验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古典生物型不溶解羊红细胞,不凝集鸡红细胞,对50U的多黏菌素敏感,可被第Ⅳ群噬菌体裂解,而埃尔托型弧菌则完全相反。
第46题:
关于阿米巴痢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病原体称为溶组织内阿米巴
B.其生活史分为滋养体和包囊两期
C.阿米巴包囊经口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D.急性期病人起主要的传染源作用
E.包囊污染水源是造成地区性暴发流行和高感染率的普遍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传染源主要为粪便中持续排出包囊的带虫者。
第47题:
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危险因素看,减少人群的烟草暴露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关键,下列哪一项措施在我国还没有实施
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创建无烟单位
C.鼓励吸烟者戒烟
D.提高烟税
E.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我国暂时还未制定提高烟税的相关政策。
第48题:
目前HIV抗体初筛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B.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C.乳胶凝集试验(LA)
D.免疫印迹试验(WB)
E.放射免疫试验(RI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最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不高。
免疫印迹法可确认。
第49题:
HIV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要进行确认试验,常用的方法是
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B.免疫印迹试验(WB)
C.多聚酶链反应(PCR)
D.分支DNA信号扩大试验(bDNA技术)
E.核酸序列扩增试验(NASBA)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50题:
在实质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属于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个案调查
B.横断面调查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又称现况调查,是在某一卫生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某一时点,或某一期间进行的凋查,目的是将时间调查当时的断面现况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