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用药成本-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手足口病用药成本-效果分析
杨统升
【摘要】目的比较3种方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率(成本一效果),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相同疾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小儿手足口病3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利巴韦林+清开灵、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均取得较好疗效,3种用药方案在疗效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药物治疗成本-效果显示利巴韦林+清开灵组优于其它二组药物.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利巴韦林+清开灵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阿昔洛韦与更昔洛韦,有最好的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5
【总页数】2页(P79-80)
【关键词】成本-效果分析;手足口病;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清开灵
【作者】杨统升
【作者单位】52841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其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我院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试图寻找到一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最优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承受最小的经济负担。
1.1 对象 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我院的儿感科住院患儿,纳入标准:符合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卫生部2008,2009,2010 版)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有下列任何一项的患者被排除在本研究中):①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免疫缺陷儿;②有与本症无关的其他疾病;③有干扰本症诊疗的其他疾病④患儿在48 h内有极大的死亡几率;⑤手足口病伴其他疾病需要其他药物治疗可能影响临床观察、评价者。
符合标准的共301例。
按使用不同抗病毒药物用药分组,分为A、B、C3组。
经
统计学分析,3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3组患儿除抗病毒疗法外,其他如退热、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C等对症、支持治疗均一致。
A组:利巴
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及清开灵注射液1ml/(kg·d)分别静脉滴注,1次/d。
B组:阿昔洛韦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
C组:更昔洛韦注射液5~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
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无效3级,总有效率=治愈+显效。
1.3 成本确定医疗成本是指医疗机构在开展服务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
化劳动的综合货币表现[1-2]。
本观察所有患者均为儿童,本方案只以直接成本计算即住院总费用。
每例住院总费用=床位费+药费+检查费+处置费(包括护理、
诊疗、材料费用)+其它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统计学软件,所有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组患儿的基本临床情况及3种不同方案的治疗结果见表1。
3组方案有效率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P
>0.05),但3组方案的平均住院时间经检验,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与B,
A与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一效果分析见表2。
综合表2和表3可以看出,3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费用
方面,A组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灵敏度分析结果也提示方案A比方案B和方案B更具成本效果.故方案A是较优治疗方案。
小儿手足口病因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缺乏高效、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常用的有:①干扰病毒DNA的多聚糖,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糖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
袁杰灵[4]的研究表明(1)阿昔洛韦作
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手足口病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且在治疗期间观察的48例仅1例用药2 d后出现白细胞暂时性减少,其他未见明显副反应。
(2)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之后新开发的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抗病毒
作用与阿昔洛韦类似。
黄世雄[5]研究表明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热退及疱疹消退的时间显著短于利巴韦林,但认为更昔洛韦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及远期毒副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3)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
对多种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但其对病毒腺苷酶依赖性太强,易产生
耐药性,其不良反应也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
而清开灵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功效,有良好的退热、抑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二者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病程,缩短了利巴韦林用药时间,减少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手足口病用药的临床疗效,主要取决于药物对致病病毒活性的强弱,与品种新老、价格贵廉无直接关系。
综合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因素,建议尽可能选用价廉的利巴韦林+清开灵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3 灵敏度分析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对不确定的变量,需要进行灵敏度分析[3]。
现将药品费用下降10%,诊疗费上升10%,其他费用不变进行敏感度的分析结果如上表2。
本研究中的变量还有患者的有效率,假设在现有治疗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有效率上下各变动5%,以考查研究结果的稳定性。
结果见表3。
【相关文献】
[1]李亚民.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3,9:39.
[2]孙利华.药物经济学与新药研究开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8-29.
[3]陈洁.临床经济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93-194.
[4]袁杰灵.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48例疗效观察.医学文选,2005,24(4):539-540.
[5]黄世雄.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乡村医生实用杂志,2007,14(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