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浙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浙教版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外阅读。

秋天向我们微笑(节选)
玉米举着红缨乐了,
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
高梁红着脸儿笑了,
一曲酒歌在心窝酿造。

几只小小的鸟,
把快活的音符一路轻抛。

觅食的小蚂蚁看见了,
衔入小小蚁巢。

满树的黄叶,
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

它们好像在对我们诉说——
明年春天,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

走在秋天,
头顶有明丽的阳光照耀。

捡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
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

[1]第一节作者运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派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满树的黄叶,飘进大地妈妈的怀抱”,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秋天来了。

(______)
(2)从“我们会重新长满树梢”这一句,我仿佛看到落光叶子的树木又重新长出新叶。

(______)
[3]这首诗通过描写____________的成熟、____________的活动、
____________的飘落和捡起黄叶悄悄珍藏,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多彩和迷人,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4]雨过天晴,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都变得生动起来,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具体描写它的情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理解。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①柴扉:柴门。

②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请结合注释,说一说最后两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塞下曲(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①,
将军夜引弓②。

平明寻白羽③,
没④在石棱⑤中。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②引弓:拉弓。

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

④没(mò):陷入。

⑤石棱(léng):石头的突起部分。

[1]《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塞下曲》(其三)中描写的将军在“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__________的特点。

[2]《塞下曲》(其三)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______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两者相衬,表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试着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塞下曲》(其三)描述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的边塞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游子谣
戴望舒
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

游子的家园呢?
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
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

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
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
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

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

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

(选自《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对文中的两个问句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
B.第一个是反问句,第二个是疑问句
C.全是疑问句
[2]“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_比作青色的蔷薇。

[3]全诗共_______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_______ 之情。

[4]理解诗歌,完成判断。

(1)第三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外,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

(________)(2)第四节“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表明作者虽然心系家园,但身处的地方更让他流连忘返。

(________)
(3)第五节一个“唔”字,表达了游子经过沉吟之后想要挣脱乡愁,面对现实的决心。

(________)
(4)本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

(________)
5. 阅读回答问题。

《咏水仙》节选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1]诗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此外文中还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2]通过诗人对水仙的描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秋思》,完成阅读练习。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意万重(A.zhòng B.chóng)
(_____)复恐(A.fú B.fù)
(_____)临发(A.lín B.lìn)
[2]根据理解给带点字选择相对应的解释。

①行人:A.捎信的人 B.走路的人(_____)
②家书:A.书本 B.信(______)
③意万重:A.重量 B.很多(_____)
④复恐:A.恐慌 B.唯恐,怕(______)
[3]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_____)
②这首《秋思》出自唐朝诗人张籍,寓情于事,作者借助寄家书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______)
[4]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

①在诗人张籍眼中,乡愁犹如(______)
A.秋风 B.家书 C.万重山
②对“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想要写封家信不禁思绪万千。

B.想要写封家信却不知从何说起。

C.想要写封家信情意犹如万重山一样重。

③对“复恐匆匆说不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

B.唯恐捎信人已走,匆匆忙忙没能把信写完。

C.唯恐时间太匆匆,说不尽对家乡的思念。

[5]下面这些诗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在后面画上“√”。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小儿垂钓》()《望天门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 课内阅读。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诗句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_______)
(2)诗的三、四句是对墨梅的赞誉。

(_______)
(3)在作者看来,墨梅特别普通,不值得夸赞。

(_______)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
A.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

B.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愤恨。

C.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8. 课内精彩阅读。

雪梅
[宋]卢钱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降:_________ 骚人:________
评章:__________________
[2]“梅”和“雪”争春的结果是什么?用“_____”画出相关诗句。

[3]请你写出前两句古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借雪与梅的争春,告诫我们()
A.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善于捕捉事物的优点。

B.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古诗?请写出两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诗歌鉴赏。

敕勒歌
敕勒(chì lè)川,
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敕勒川:敕勒,是曾经生活在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后迁入新疆地区。

敕勒川是指敕勒人生活的那块平坦的地带。

阴山:我国北方的一座大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穹,中间拱起,四周下垂的样子。

庐:简单的房屋。

穹庐,即现在的蒙古包。

野:原野。

见:同“现”,显现。

鉴赏感悟: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1]读诗句,解释画线的字。

敕勒川,阴山下。

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句,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1]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

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理解古诗,完成填空。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句中“飞将”原本指的是________(谁),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但使”的意思是_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

2.王翰的《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莫笑”的意思是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凉州词》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外阅读。

河流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笑
因为太阳在逗它呀
妈妈
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妈妈
河水为什么冰凉
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妈妈
河流多少岁了
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
妈妈
河流为什么不歇息
那是因为大海母亲
等待着它的归程
[1]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A.因为太阳在逗它。

B.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

C.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

D.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和(_____)。

A.河流“在笑”是看到的,“在唱歌”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受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

B.诗歌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流的特点。

C.整着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整首诗的语言平淡。

[3]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河流那种永不停歇的执着精神的赞美。

B.通过写母亲回答孩子有关河流的问题,表达的是人世间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永远的牵挂以及孩子对母亲永远的依恋。

C.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D.妈妈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解释了与河流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

[4]说河流在________、在________,说明在孩子的眼里,河流是________的,就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而母亲回答的方式就像在讲童话故事,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同时,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________________。

13. 读《绿》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说说文中的绿色有几种,省略号表示省略了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等绿。

[3]“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出奇”意思是________。

[4]为什么会有“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外阅读。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本诗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______________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______。

[2]“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______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第二小节,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理解。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荡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

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

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

16. 古诗欣赏。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从“头白的芦苇”景物可以表达出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

(季节)[2]从“斜阳”表达出的是(______)。

(时间)
[3]“把斜阳掉在江上”是真的斜阳掉入江中吗?你以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中的“红颜”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