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下册 灿烂阳光下5教案 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演唱,学生选择。
学生唱前四个乐句,要用正确的声音表达出每一句的情感。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几个乐句该如何演唱,并唱出。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3分钟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演唱,把刚才处理的每个乐段连到一起唱,让学生能做到较好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激情演唱,感受表现歌曲的不同方式,同时了解另一种体裁的歌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情绪、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
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范唱、学唱、师生合作与教师指导学习等方法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通过学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学生了解解放前的生活,歌曲主要描述的是妈妈受到地主的欺压,要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
4.指导学生练唱前四个乐句。
5.引导学生唱好后六个乐句。
引导学生注意曲调的再三重复,强烈的情绪对比。
学生先唱一唱。
学生朗读,感受歌曲意境。
学生用好的声音位置,宁静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生听老师唱,然后自己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学生用好的声音、好的感情、好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
学生唱一唱。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讲解。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曲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歌。
(二)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FLASH范唱。
三、新授。
(一)歌曲第一乐段处理。
1.教师播放课件(发声练习歌片)。
2.教师指导后,再唱一遍。
学生问好。
学生欣赏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
(二)拓展欣赏: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说出它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五、小结。
通过本课的的学习,同学们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希望同学们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
学生用好的声音、好的感情、好的力度演唱第二乐段。
学生演唱,要唱出幸福宁静的情感。
学生演唱,要处理好歌曲。
(3)引导学生唱好第一、二乐句。
(4)引导学生唱好后四个乐句。
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
(5)引导学生完整唱好第一乐段。
(二)歌曲第二乐段的处理。
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歌片。
2.想一想为什么妈妈的生活这么贫苦?
3.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师活动:教师分别用低沉、轻飘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段。启发学生用正确的声音表现第二段。
6.指导学生完整演唱第二乐段。若有不足,老师指出。
(三)歌曲第三乐段的处理。
因该段与第一段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要唱出眼前的幸福宁静。
(四)完整演唱全曲。
提示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做到较好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部分:
(一)拓展表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把本课推向高潮。
重难
点
重点: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歌曲根据表达的不同,所采用的力度和情绪的不同。
难点: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适度而不夸张。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聆听,感受歌曲,把学生引入本课意境,激发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第一乐段的发声练习,让学生进入好的唱歌状态。
学生唱一唱。
学生听讲、模仿老师去练每一个音。
1分钟
4分钟
3分钟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
朗读、范唱、演唱启发学生唱好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看图片、回答问题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情绪、声音唱好这一乐段。
3.歌曲第一乐段的处理。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歌片。()朗读前两句歌词,感受歌词所描写的宁静意境。
师生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激情演唱。
学生欣赏,了解叙事歌曲与抒情歌曲的不同。
学生小结,老师补充。
3分钟
1分钟
4分钟
4分钟
3分钟
1分钟
学生唱前四个乐句,要用正确的声音表达出每一句的情感。
学生思考后,回答这几个乐句该如何演唱,并唱出。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3分钟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演唱,把刚才处理的每个乐段连到一起唱,让学生能做到较好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激情演唱,感受表现歌曲的不同方式,同时了解另一种体裁的歌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内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情绪、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
过程、方法:通过欣赏、范唱、学唱、师生合作与教师指导学习等方法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通过学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让学生了解解放前的生活,歌曲主要描述的是妈妈受到地主的欺压,要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
4.指导学生练唱前四个乐句。
5.引导学生唱好后六个乐句。
引导学生注意曲调的再三重复,强烈的情绪对比。
学生先唱一唱。
学生朗读,感受歌曲意境。
学生用好的声音位置,宁静的情绪演唱歌曲。
学生听老师唱,然后自己唱,注意力度的变化。
学生用好的声音、好的感情、好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
学生唱一唱。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看图片,听教师讲解。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音乐问好。
二、导入。
(一)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曲谱,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歌。
(二)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FLASH范唱。
三、新授。
(一)歌曲第一乐段处理。
1.教师播放课件(发声练习歌片)。
2.教师指导后,再唱一遍。
学生问好。
学生欣赏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
(二)拓展欣赏: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说出它是什么体裁的歌曲?
五、小结。
通过本课的的学习,同学们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希望同学们能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记过去的苦难生活。
学生用好的声音、好的感情、好的力度演唱第二乐段。
学生演唱,要唱出幸福宁静的情感。
学生演唱,要处理好歌曲。
(3)引导学生唱好第一、二乐句。
(4)引导学生唱好后四个乐句。
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
(5)引导学生完整唱好第一乐段。
(二)歌曲第二乐段的处理。
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歌片。
2.想一想为什么妈妈的生活这么贫苦?
3.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师活动:教师分别用低沉、轻飘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段。启发学生用正确的声音表现第二段。
6.指导学生完整演唱第二乐段。若有不足,老师指出。
(三)歌曲第三乐段的处理。
因该段与第一段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要唱出眼前的幸福宁静。
(四)完整演唱全曲。
提示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做到较好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部分:
(一)拓展表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把本课推向高潮。
重难
点
重点: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歌曲根据表达的不同,所采用的力度和情绪的不同。
难点: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适度而不夸张。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与聆听,感受歌曲,把学生引入本课意境,激发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第一乐段的发声练习,让学生进入好的唱歌状态。
学生唱一唱。
学生听讲、模仿老师去练每一个音。
1分钟
4分钟
3分钟
教学步骤及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意图:通过
朗读、范唱、演唱启发学生唱好第一乐段。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看图片、回答问题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启发学生用正确的情绪、声音唱好这一乐段。
3.歌曲第一乐段的处理。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歌片。()朗读前两句歌词,感受歌词所描写的宁静意境。
师生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激情演唱。
学生欣赏,了解叙事歌曲与抒情歌曲的不同。
学生小结,老师补充。
3分钟
1分钟
4分钟
4分钟
3分钟
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