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诵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戴泽初级中学徐琦
教学目标:逐句诵读,能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诗中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逐句诵读,能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读出诗中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复杂的情感,并能恰当运用诵读技巧读出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导语: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妄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
他就是李白。
(点击大屏幕呈现:李白)
李白才高志远,但是他的一生却很不得意。
天宝年间,李白应诏入京,供奉翰林院。
但是因为权贵排挤,不到两年就被贬。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他当时陷入极度苦闷时所写的一首送别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大屏幕呈现:《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出示目标
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呈现:诵读目
标)好,我们一起齐读目标。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首先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初步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生读)谁来谈谈你在诗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生答)既有烦闷抑郁之情,也有豪情壮志,可见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
三、选择诵读,阐述理由
下面我们就通过诵读来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先请大家听名家朗诵的录音。
(生听)把老师诵读的欲望也调动起来了。
老师也想诵读一遍,你们想听吗?但是听完之后要请你们来说说你喜欢谁的朗诵,为什么喜欢?简单说出你的看法。
★(适时板书)
四、逐句指导,诵读感知
就老师和录音让你选,你们想让谁来指导大家诵读呢?举手表决吧。
那么我们就跟随名家录音来学习诵读这首诗吧。
(大屏幕呈现诗的每一句)
围绕:听→品→读开展逐句诵读指导(适时板书)
我们先来听第一句。
注意人家节奏的处理以及语气语调的把握。
①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节奏是怎样的?用的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生答)节奏是舒缓的,低沉的语气语调。
(可适当结合背景)
节奏是舒缓的,要读出诗人对年华逝去和无法建功立业的苦闷以及无可奈何。
你能试着读这句吗?(生读)
舒缓的节奏把握不太好,我们不能像读文章一样来读诗歌,字与字之间不能截断,提出“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不断”的诵读原则。
请大家在诵读时能把握这一原则。
(板书)生齐读第一句。
②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第二句和第一句结构几乎相似,那么我们在读时的处理也应该相似了。
(齐读)
老师觉得有一个字是需要着重凸显出来,你们没有处理好。
是哪个?(生答:“多”)
为什么要重读这个字?(板书)(生答)
强调心中累积的忧愁之多,心绪之乱,所以重读。
好,我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语气语调和重音。
生齐读第二句。
③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这句能和开头两句运用一样的节奏和语调吗?那该用什么的节奏和语调呢?
(生答)高昂,节奏较快点。
(可适当运用想象画面)你能试着读这句吗?
诗人看到秋高气爽,秋雁南飞的开阔之景,刚才抑郁烦闷之情一扫而空,精神为之一振。
所以我们得读出他此时心情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
请你再来读一遍?(生读)
应突出重音“长风万里”和“酣高楼”。
生齐读第三句。
整合:初读时我们已然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那我们在读的节奏、语调也应该随之变化。
我们可以画出这三句的感情变化曲线:边画边讲解。
开头因怀才不遇而抑郁烦闷,用舒缓的节奏低沉的语调,继而到第三句该怎么发展?应逐渐向上升,转为高昂的语气
语调。
我们应该在诵读时给听者展现出这种变化。
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变化,要让老师听得出来哦。
(生读)
④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这句该使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来读呢?(生答)(可适当从情感入手)
李白对建安诗人刚健的风格非常赞赏,又特别推崇南朝诗人谢朓。
此时他又在宣州谢朓楼上饮酒,所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字里行间流淌出的是赞赏和非凡的自信。
所以我们读时应该把握好这份自信,仍然采用高昂的语调来读。
你能试着读这句吗?(生读)
⑤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一句又该如何呢?应该用什么样语音语调,读出什么样的情感来呢?(生答)激越昂扬,读出豪情壮志,直冲云霄之情。
酒酣兴发,诗人豪情壮志直冲云霄,神驰宇宙,甚至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这句可以说是情绪的最高潮。
所以我们感情曲线到这该怎么画?(直线上升)你能试着读吗?(生读)
好像还欠那么一点点味道。
我们再听一遍吧,来学着模仿。
(再听)重读且得用升调的词:壮思飞、上青天、揽明月。
“飞”升调,延长音,给听者塑造出一种越飞越高的空间感。
整合:(板书画曲线)原来这几句的诵读也存在复杂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三句,要读出从高昂到激昂的变化。
(生读)
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到这儿黑板上的感情线该怎么画了?(生:向下)那向下的坡度怎么处理?是缓一点还是陡一点?那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节奏和语调呢?(生答)(可从情感分析)
在意兴飞扬,举杯畅饮的一刹那,诗人想到现实的痛苦,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惊醒了他。
酒醒了,梦破了,心碎了,诗人从理想的天堂跌进了现实的深渊。
自然语气语调也应该从高昂落到低沉,语速也要放慢。
我们一起来读这句。
(生读)
有些细节没处理好,有个字该重读。
哪个字?(生答)“更”字应该重读。
为什么?(生答)重读能强调诗人想尽一切办法来排解苦闷忧愁但都无济于事反而加重了愁情烦绪。
你来试着读读看。
(生读)适当提出延长“流”和“愁”。
整合:这句和上句发生如此大的突变,从最高潮一下落入最低谷。
我们诵读时要凸显这一变化。
把握好各句的节奏和语调。
(生读)
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早散发弄扁舟。
这句流露出怎样的情感?(生答)
对人间不公,命运不垂怜的激愤之词,沉浸在愁苦之中的诗人设计了以后的生活,既然世上事事都不能遂人意,还不如撑一叶扁舟从此归隐,浪迹天涯。
读这句时节奏要稍快,要能读出此时他的激愤之情。
你能试着读出诗人此时的这种既消极又激愤的情感来吗?(生读)
“不称意”是对现实的控诉,对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愤激,应该重读。
“散发”指下定自我放逐,从此不问世事的决心,应该重读。
(齐读)
五、诵读总结,反馈诵读
看来名家就是名家,经过逐句的指导,同学们都应该可以不错的诵读这首诗了。
同样大家也掌握了诵读的一些基本要领,结合刚才所学的,我们来总结总结,想读好一首诗该注意一些什么?(生答)结合板书,老师总结:(大屏幕呈现:情感投入技巧运用)
沈德潜曾经说过“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能体会李白的强烈跌宕的情感的人是读不好他的诗的。
诗人的感情跳跃,一波三折。
所以诵读时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声音描绘出诗人的情感。
⑴下面就请三位同学来诵读全诗。
第一位来读烦闷抑郁的前两句,第二位来读中间酒酣兴发,豪情冲云霄的部分,第三位读苦闷无法排解的结尾两句。
(配乐生读)
⑵谁想再来试试扮演我们这位诗仙,想象此时你就站在谢朓楼上举杯迎风缓缓吟诵出这首诗来。
(配乐生读)
⑶最后我们一起齐诵这首诗,把握好诗中复杂的情感,注意语气语调以及节奏。
(生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