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城市化》优质课件(共89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493 26982
3.1:85.7:11. 39793 2
104373 45679
3.3:82.2:14. 43526 5
8.与大庆城市形成相似的资源型城
市有( D ) A. 深圳 B.大连
C.大理
D.大同
9.下列不是大庆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是( C )
A.人均GDP的增长 B.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提高 C.三大产业比重的上升 D.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增加
A
3.(肇庆市2015)下表是我国某地区部分社会经
济指标,表中信息反映出该地( B )
年份 人口数量
农作物
(万人)
常住 其中: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人口 城镇 总产量 播种面积 播种面积 人口 (万吨) (万公顷) (万公顷)
2000 1013 346 364
62
10
2010 1149 651 275
45
图,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C

B.地质条件
C.环境污染
D.人口密度
(2015广州)下表是我国桌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 完成5~6题。
5.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C )
A.产业外迁
B.环境因素
C.住房价格
D.农村工业化
6.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
市区人口激 增,追 高科技产业、
求美好宁静的 第三产业的
田园生活 (环境)
发展
图解
读图3“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和图4“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
(1)图3反映了该地区的__城__市__化_____过程,从图中可 以看出从1976年到1996年间该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达 大 国家
相适 应
原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城市移动
发展 中

国家
不相 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 展,人口增长过 快,农村劳动力 过剩
练习:
1.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 程加快的原因是( D ) 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 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 动生产率提高; ④城市基础设施完 善;⑤城市就业条件改善。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①②
2.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 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 于城市;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
村。( )C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009广东高考)图2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1、42题
后期 成熟 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 较高,城市人 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
问题 中心区表现 出衰落的迹 象
国家
发达 国家
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 阶段
特点
初期 城市化水平较 阶段 低,发展较慢
中期 加速 阶段
人口和产业 向城市迅速 集聚,城市 化推进很快
后期 成熟 阶段
城市化水平 比较高,城 市人口比重 的增长趋缓 甚至停滞
4.学会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城市化方 面的有关问题。
从图2.17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有哪些变化?
城市等级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范围扩大
城市数量增加
乡村变为城市
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
1911年用地
1949年用地
1990年用地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周围的乡村不断变为城市
突出A问.题就是业(压力B增大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交通线增多; 农村面积减少
(2)图4中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
化进程的是__A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进程的是___B_____曲线。(4分)
城市人口比重(%)
(3)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
市化起步__晚______,水平____低_____;1950年以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泰国、沙特阿拉伯
国家 类型
所处 起步 目前 发展 城市 城市 原 阶段 时间 速度 水平 人口 化与 因
比重 经济 发展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国家 城市 城市化
类型 人口 与经济
比重 发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3.城市化的发展动力 推力: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4.城市化的意义 ⑴带动 区域经济 的发展;
⑵带来 聚落形态 的变化;
⑶带来 生产方式 、 生活方式 、
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
地区 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
发展 水平
发展中 国家 晚


国家 所处 类型 阶段
起步 时间
发达 后期 国家 (成熟

阶段)
发展 大部分 中国 处于中 晚 家 期(加
速阶段)
目前 发展 速度 水平
缓慢 甚至

停滞
快低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
国家 类型
发达 国家
城市 人口 比重
(如平整土地、改造道路、修建水 利设施、绿化环境等,可以使环 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
大连星海广场
②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许多问题: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
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B、社会问题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对生物圈的影响:
使生物多样性 减少;
对水圈的影响:
使 水质、水和量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对岩石圈的影响:
工业废渣对城市 土地质产量生不良影响
对大气圈的影响: 出现“热岛效应”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 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 秩序混乱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生态城市
(1)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 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7.(广雅中学2014届)河北省燕郊
距离北京市区35km,每天有30万居
民白天到北京上班,夜晚回到燕郊,
第四节 城市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
上海
上海
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北京市夜景
课标要求:
1.运用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 程和特点。
2.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学习目标要求:
1.理解城市化含义及主要标志。 2.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3.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 发展的 差异。
问题


问题较少,处于城 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 展
出现了劳动力过 中
剩、交通拥挤、 国
住房紧张、环境 家
恶化等问题

中心区表现出 达
衰落的迹象


连线题:城市化问题出现新趋势
初级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较慢
(2)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发达国家:
起步早,水平高,已进入后期成 熟阶段
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20
世纪后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出现停滞
甚至下降,这被称为___逆__城___市__化____现象。
城市人口比重(%)
1.下表是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 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和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读表完成下题。
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C
15
A.2010年,城市化处于初级阶段 B.农作物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 C.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快速提高
9.(2013年高考)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 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 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表 2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 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
(2012江门模拟)大庆是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日 渐枯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庆的必然选择。下 表是大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回答8—9题
年份
2001 2006 2010
人均GDP 在岗职工 第一、二、三 三废综合利
(元) 平均工资 产业比重(%) 用产品产值
(元)
(亿元)
42887 15803 2.1:89.0:8.9 32279

发展中
国家 小
城市化与 经济发展
原因
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
市移动
不相 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农村 劳动力过剩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特点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 是发展很快,进入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70% 25%-30%
发展阶 特点 段
呈现“钟摆式”的移动。与上述现象
形成有关的主要因素是D(

A.大气污染 B.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 D.房价差异
6.(2015年高考)图5是我国某都市区1982—2008
年空间扩张过程。此过程主要表现为( A )
A.郊区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城市空心化 D.再城市化
10.(2015广州)下图为我国癌症村分布密度示意
上海人口的变化
54万 19119111年年人人口 口
538万 19149499年年人人口 口
1324万 1991909年0年人人口口
人口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一、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 人口 增加; ②城市 用地 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 的比重不 断上升。

社会进的步表现。
城市化的进程: (1)特点:
其变化曲线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
发达国家
全世界 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 起步 目前 类型 时间 速度
发展 水平
发达 国家 早
缓慢甚 至停滞

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国家 起步 目前 类型 时间 速度
4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B )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化最明显的是( C )
城市群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2011年
京津冀城市群
1.62
1.52
长三角城市群
2.35
2.20
珠三角城市群
1.93
1.23
辽中南城市群
1.32
1.21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材料、新情景信息 获取和概念的理解”。关键在于理解“城市首位 度”的定义,数值越大,表示“核心首位城市垄 断资源程度越大”,对区域城市均衡化发展不利。 数值下降,意味着居首位的城市集聚效应在弱化。 弱化明显用公式表示为: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 度=(2008年城市首位度-2011年城市首位度) /2008年城市首位度,结果为弱化度最大(明显), 故选C项。
时间 19世纪~20世纪 20世纪50年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
上半叶
代~70年代 ~80年代
代以后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往 人口由市区 表现 城市,农村地域 迁往郊区
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郊或 人口迁回市 市区迁往农村 区 和小城镇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 村的推力
初期 城市化
阶段
水平较 低,发
70展% 较慢
问题
国家
问题较少,
处于城市 发展
化低水平 中国
时期

25%-30%
发展阶 特点 段
中期 加速 阶段
人口和产业 向城市迅速 集聚,城市 化推进很快
问题
国家
出现了劳动力过 剩、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环境 恶化等问题
发展 中国 家
70%
25%-30%
70%
发展阶 特点 段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初级 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速度快
加强记忆: 1、发达国家: 早、高、慢、逆(城市化起步 早、水平高、现在已变慢并开始出 现逆城市化)
2:、发展中国家:
晚、低、快、郊(城市化起步 晚、水平低、现在速度已超过发达 国家并出现郊区城市化)
郊 区
画一画:四个城市发展现象
年份
2001 2006 2010
人均GDP 在岗职工 第一、二、三 三废综合利
(元) 平均工资 产业比重(%) 用产品产值
(元)
(亿元)
42887 15803 2.1:89.0:8.9 32279
60493 26982
3.1:85.7:11. 39793 2
104373 45679
3.3:82.2:14. 43526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