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分水岭北西铜金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及找矿标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研究区地处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山中东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早在建国以前,就兴起过声势浩大的淘金活动,大名鼎鼎的红金台(即分水岭)便以此扬名,也为该区富金矿提供了有力佐证。

该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以往地质工作相对较少,本次调查工作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91°36′25″,北纬36°13′50″,面积约108km 2,通过以往地质资料选定两个重点区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找矿研究,了解铜金等成矿元素经过表生作用在研究区中的分布情况,总结元素迁移、分散、富集等规律,研究其与原岩中矿体的联系,通过发现土壤中元素的异常来圈定找矿靶区,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线索和依据。

1研究区地质特征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西段,区内华力西期岩浆活动较强,矿化蚀变
发育。

侵入岩主要为晚泥盆世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ηγD 3)及少量伟晶岩脉(ρ)。

浅肉红色二长花岗岩主要位于预查区北东部,伟晶岩脉在本区北西部出露。

研究区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奥陶纪纳赤台群的千枚岩和砂岩,局部为砾岩和板岩;第三纪雅西错组的紫红、褐红色砾岩、含砾砂岩,局部夹细晶灰岩及薄层状石膏层。

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多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逆断层。

断层内发育破碎带、碎裂岩带,并在地表形成线状负地形、断层坎等,局部形成断层三角面等地貌特征。

2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
2.1
样品的采集、加工和测试
根据野外地质勘查,结合分散流异常选择工作靶区[1],进行100m×40m 测网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取样对象为距地表20~50cm 深处的土壤B(淋失层)~C(母质层)层中的细粒级物质。

共采集土壤样品2498件,所有样品晒干过80目筛后再粉磨至180目,送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定量分析Au、Ag、As、Cu、Pb、Zn、Mo、W、Sn、Sb,10种微量元素。

2.2元素的含量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2498个样本的统计(见表1),进行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分异系数、浓度克拉克值等地球化学参数。

其中从变异系数(Cv)
格尔木分水岭北西铜金矿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及找矿标志
裴云婧1,2张成江1罗刚2戴耿师2龙福浩2
(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91;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五地质队,四川都江堰611830)
【摘要】本文通过在格尔木分水岭地区开展1:1万土壤剖面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找矿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元素参数统计显示,Au 、Ag 、Cu 、Pb 、W 元素含量比较高,变异系数比较大,可圈出一级、二级、三级异常,易次生富集形成地球化学异常。

同时总结了该地区铜金矿找矿标志,为今后工程验证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铜金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
The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rting Indicators of The Gelmud Watershed North West Copper-gold Deposit
PEI Yun-jing 1,2ZHANG Cheng-jiang 1LUO Gang 2DAI Geng-shi 2LONG Fu-hao 2
(1.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Sichuan 610091;2.405Geological Team of Sichuan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Dujiangyan Sichuan 611830)
【Abstract 】Base on 1:10000soil profile geochemical survey in the watershed areas of Golmud,soil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studies,we came to the conclusion:we can delineate the Ⅰ、Ⅱ、Ⅲanomaly areas by the high-load and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Au,Ag,Cu,Pb,W,and it can easy secondary enrichment formation of geochemical anomalies.Summarizing the copper-gol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future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Key words 】Grasberg mine;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Prospecting indicators
作者简介:裴云婧(1986.8—),女,四川阆中人,成都理工大学在读硕士,导师:张成江,研究方向为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张成江,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图1分水岭北西地质概略图
元素最高值Max 最低值Min 平均值X 标准离
差S 变异系数Cv 富集系数q 青海省背
景估计值Au 677
0.15 1.95
14.27.29 1.44 1.35
Ag 0.760.030.0760.04
0.526 1.130.067As 2280
2.25
26.752.09 1.95 2.0712.9Sb
8.090.1690.9980.3750.376 1.220.82Cu 7650.536.7929.30.79 1.8619.8Zn 330269.6322.90.329
1.0665.4Pb 706
2.0725.3528.7 1.13 1.2320.6W
74.50.15
2.215 2.060.93
1.3
1.71Sn 17.80.818
2.940.940.319 1.13 2.61Mo
23.10.10.8230.5770.701
1.290.639表1研究区各元素主要地球化学参数统计表注:单位:ω(B)×10-6;Au 含量单位:ω(B)×10-9
151
.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看,Sb、Zn、Sn 元素的变异系数介于0.25~0.50之间,表明Sb、Zn、Sn 元素的分布为均匀分异,矿化异常特征不明显;Ag、Mo 元素的变异系数为0.5~0.75之间,说明Ag、Mo 元素分布为不均匀分异,元素较多异常,有一定成矿潜力;Au、As、Cu、Pb、W 元素的变异系数为>0.75,分别为Cv(Au)=7.29、Cv(As)=1.95、Cv(Cu)=0.79、Cv(Pb)=1.13、Cv(W)=0.93,说明Au 、As、Cu、Pb、W 元素分布较集中,异常特征明显,成矿可能性较大,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从富集系数(q)看,所测元素的富集系数q 均大于1(q 为平均值与各元素背景估计值之比值),Ag、Zn、W、Sn 元素富集系数大于1小于1.2,说明其丰度与背景相比,均发生了相对的富集,但富集程度不明显。

而Au、As、Sb、Cu、Pb、Mo 元素的富集系数大于1.2,富集较好,其中Au、As、Cu、Pb 的变异系数较高,说明Au、As、Cu、Pb 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3土壤地球化学找矿
3.1背景值、异常下限和异常级别的确定
本次利用迭代法计算工作区内各元素的理论异常下限值。

结合经验确定异常下限值,按异常下限的1、2、4倍划分浓度分带,分带数据详见表2。

表2土壤异常下限及异常强度分带表
3.2
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全区地球化学单元素异常外带形态不规则,从中带、内带形态上来看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断层F2走向一致,从土壤测量东区块来看,较好的高值异常多分布于F5断层两侧,并与其走向一致。

Au
元素在西区块多出现分散的单点异常,而在东区块F5断层两侧集中分布有小规模浓集中心较明显的异常。

东区块中在Cu 元素的浓集中心有小规模的异常出现。

Cu、Pb、Zn 3个元素主要分布在东区块,套合性较好,形态不规则,尤以Cu 元素的异常范围最大,异常浓集中心最多。

其中成矿前景较好的元素特征有:
1)Au 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w(Au)为0.15~677×10-9,可圈定3级异常。

统计中w(Au)最高是背景值的501倍,是异常下限值的222倍。

Au 比较浓集的区域在研究区的西部,异常形态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2)Cu 元素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w(Cu)为0.5~765×10-6,可圈定3级异常。

统计中w(Cu)最高是背景值的38倍,是异常下限值的11.2倍。

Cu 比较浓集的区域在研究区的东部,异常形态总体与F5断层垂直。

3.3综合异常评价
通过本次土壤地球化学研究与找矿工作,结合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资料分析,以及对10种元素的元素特征研究及单元素异常下限的确定,大致研究了全区各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并根据元素套合性及与地质体分布的相关性,对全区各单元素异常进行选择性的剔除,剔除低值单点异常及套合性差的规模小的低缓异常。

以套合好、元素组合与地质体关系密切的多个单元素异常进行重叠,构成综合异常,初步圈定综合异常计9处,根据各综合异常所统计的各元素的异常点
数、面积、峰值、异常平均值(异常面积内各种异常值的平均值)、浓度分带、衬度(异常平均值与异常下限之比值)及规模(衬度与面积乘积),其中铜元素异常较好的有研究区东区块,主成矿元素Au 元素异常较好的在西区块中部,与伴生指示元素高度套合,具有中低温热液活动的元素组合特征,推测为矿致异常,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4铜金矿找矿标志
本区铜金矿找矿标志:
4.1本矿区矿化异常主要出现于上奥陶统纳赤台群(ON)千枚岩夹变砂岩组,岩性为板状绢云绿泥千枚岩夹变质含粉砂不等粒长石岩屑砂岩。

4.2构造标志:延展方向与主构造线方向一致,容矿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尤其以北西向断裂为主。

4.3围岩蚀变标志:与成矿密切相关个主要为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见孔雀石呈翠绿色薄膜状沿岩石表面分布,岩石新鲜面见黄铜矿,铜蓝、黄铜矿呈小团块状不均匀分布。

[1]蒙勇,黄乃培,吕宇明.广西昭平黄胆冲地区金多金属矿床土壤地球化学研究与找矿[J].黄金地质,2011,11(32):16-23.
[2]孙社良,徐青峰,张寿庭,等.河南栾川地区陈南沟钼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与评价[J].地质通报,2011,11(30):1785-1793.
[责任编辑:王静]
元素异常下限理论值异常下限采用值异常强度分带
外带中带内带Au 3.04 3.5 3.5
7
14
Ag 0.1220.130.130.260.52As 52.95050100200Sb
1.52 1.5 1.536Cu 67.8
7070140280Zn 109.9100
100200400Pb 41.145
4590180W 3.94
4816Sn
4.5 4.5 4.5918Mo
1.36
1.5
1.5
36图2东区块单元素异常图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