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求诸己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求诸己专项测试同步训
练
2020.03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
2,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异乎三子者之撰③以吾一日长乎尔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txjy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答:
4,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
5,选出加点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仁者先难而后获(指先付出努力)小大由之(遵循,遵从)
B.子路率尔而对曰(飞快地)不得中行而与之(交往)
C.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吾与女弗如也(赞同,同意)
D.舍瑟而作(起身)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
6,力不足者,。
7,君子之过也,。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送春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
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的泛称。
②赊:疏阔意。
⑴联系全词分析,上片第一句中的“喜”表现在哪些方面?
⑵黄昇《花阉词选》录该词题作“送春”,意味着这首词的主旨是写送春
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1)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试结合“长”和“寒”加以分析。
答: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
其实。
把“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
”试比较两首诗中“月”的不同。
答:
10,过也,;更也,。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陆游
桐叶晨飘蛩①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蛩(qiónɡ):古书上指蟋蟀。
②《长杨赋》:西汉辞赋家扬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而作。
(1)在这首词的上片中,作者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
答:
(2)前人评价这首词,认为末句中的“悔”字为全词的精要之处,请简要加以说明。
答:
12,仁远乎哉?我欲仁,。
13,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B.风乎舞雩秦伯说,与郑人盟
C.冠者五六人斯为美知和而和
D.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不以礼节之
14,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B.敬鬼神而远之
C.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D.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15,选出下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C.季路问事鬼神 D.如会同,端章甫
答案
1, 逝者如斯夫
2, C(①乎:介词,比,②乎:介词,跟,同,与;③以:连词,因为,④以:动词,为,做)
3, (1)“隐”“依”。
“隐”“依”二粽子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
的修辞手法,生物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景象,富有情趣。
(2)“度鸟”两句空中景物;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姿态悠闲。
同时融情于景;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或答“飞鸟茫然地知飞象征着人生没有目标的奔忙”)而自由自在的白云,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正晚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4, 学之不讲/不善不能改
5, B(率尔:轻率地)
6, 中道而废
7, 如日月之食焉
8, (1)①即将还家之喜;②为即将返家而沉醉之喜;③沿途赏美景之喜;④来路艰难跋涉已成过往之喜。
(2)不同意。
全词抒发的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
全词通篇都是紧扣“喜还家”三字构思下笔、写景抒情的。
9, (1)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寂寞、冷清的氛围。
“长夜生寒”点明时间是夜晚,天气报冷。
“长”字既表明夜还很长,又表明主人公由于苦闷而在主观上感觉长夜难捱的情绪状态;“寒”字既是对天气寒冷的描述,又是主人公由于寂寞、孤独而产生的内心的寒意。
(2)谢诗中的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是朝秦暮楚、薄情寡义、用情不专的象征;吕词中的明月“只有相随无别离”,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照着相思的人,永远陪伴着她,永远不分开。
10, 人皆见之/人皆仰之
11, (1)作者借助枫叶飘、蛩夜语、旅途秋光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凄凉孤独之情;又借助回忆,联想到不平凡的战斗经历,渲染了词人爱
国忧伤的心境。
(2)其一“悔”字委婉表达了词人对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其二通过“早信”句及《长杨赋》的典故,影射了当时统治者的昏聩无道。
12, 斯仁至矣
13, B(A足:形作使动,远:形作动;B均是名作动;C冠:名作动,和:形作动;D愚:形作名,节:名作动)
14, B(B“之”为代词,他们;ACD均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5, A(A古今同义“品德修养”。
B(句中义)下位。
C(句中义)“鬼”指“人鬼”,即死去的祖先;“神”,指自然界天地山川等的主宰;D(句中义)诸侯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