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讽刺小说《格列佛游
记》
摘要】乔纳森·斯威夫特 (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是英国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他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
斯威夫特在小说中溶幻想性与真实性为一体,运用以小喻大、由大观小、
借古讽今、以兽讥人等讽刺手法,展示了他杰出的独创技艺和高超的讽刺才能,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格列佛;讽刺;小说;艺
术效果一、乔纳森·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一位
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他是英国18世纪启蒙思想和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出身
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
早年叔父资助他在都柏林三
一学院学习。
大学毕业后,在退休大臣、外交家威廉·谭蒲尔爵士家里任私人秘书。
在此期间接触上流社会,阅读大量书籍,深受古典文学影响,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创作了著名的讽刺寓言《木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
其后,他做过英国国
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职。
英国“光荣革命”后,斯威夫特作为政治上的激进民
主派,卷入英国的党派斗争,并创作《同盟国和前任内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
的行为》等大量犀利的政治文,又陆续发表了《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货物的建议》、《爱尔兰状况浅见》等政论文和讽刺诗捍卫爱尔兰,抨击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被人民尊为“爱国志士”。
1726年,他的著名长篇讽刺小
说《格列佛游记》在英国出版后,在当时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广的影响,高尔基
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斯威夫特一生拮据,晚景凄凉,1742年患严
重精神病,1745年10月逝世于都柏林,享年78岁。
二、英国文学史上最具讽
刺的小说在《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勒末尔·格列佛是一名随船医生。
1699年
5月4日,格列佛所服役的“铃羊号”触礁沉没,格列佛死里逃生,漂流到小人国——利立浦特。
虽然小人国公民身高只有六英寸,但它跟世界上一切国家一样,
也存在着系统的规章制度,阴谋和勾心斗角。
这个国家存在两个政党:高跟党和
低跟党,他们的不同主要是鞋跟高低不一。
为了掌权,两党斗争激烈。
另外,利
立浦特皇祖因打鸡蛋时,依据古制打破鸡蛋大端而划破手指,从此下令国民吃蛋
要先打鸡蛋小端。
于是,掀起全国范围内“吃鸡蛋是先打大端还是先打小端之争”。
支持打大端者遭镇压而逃往极端大端主义国——布来夫斯古。
利立浦特与布来夫
斯古亦因大小端之争展开历时三年的国际战争。
格列佛为救助利立浦特,偷渡海峡,牵走布来夫斯古所有进攻用的战舰,得到国王嘉奖。
但他贪欲不止,想借助
格列佛的力量消灭布国,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殖民地。
可格列佛拒绝做另一种人的
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使国王非常不满。
不久,后宫失火,
格列佛情急之下撒尿熄灭大火,却被认为做出有辱王室的举动,要把格列佛的双
眼刺瞎。
格列佛被迫逃到布国,修复一条小船来到公海,遇到一只英国商船,终
于回到英国。
这次冒险后的两个月后,格列佛又开始了另一次奇怪的航行。
1720年,格列佛乘的“探险号”遭遇风暴,船漂到一块不知名的陆地。
格列佛和水手上
岛寻找淡水时碰到身高十二倍于自己的巨人。
格列佛慌忙逃入一块森林一样的麦地,被农夫发现带回家,把格列佛送给主人。
很快,乡邻都得知格列佛的消息,
纷纷跑来观看。
主人看有利可图,便带格列佛到各地去展览,要格列佛表演供人
观赏。
后来,格列佛被带入王宫,得到王后的宠爱,成为国王的仆人。
国王召见
格列佛时,和格列佛谈了很久。
格列佛向他夸耀英国的伟大,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并介绍了一些英国的习俗,宗教方面的情况。
国王却对格列佛说的一切不以
为然。
尤其当他听到格列佛夸耀欧洲的火药、枪炮,建议他用枪炮奴役他的国民,他显得非常震惊和愤怒。
他说:“如果你说的是事实的话,你们一定是地球上最残暴的小动物。
最先发明武器的人,一定是魔鬼,人民的公敌。
” 虽然格列佛在王
宫里很受优待,但格列佛非常思念祖国。
一次随国王出巡,格列佛到海边呼吸新
鲜空气,然后钻入旅行箱里。
一只老鹰叼走了箱子,箱子又落入海中,漂流了约
一小时。
格列佛被过往船只搭救,重归故里。
格列佛在家里住了不满十天,1706
年8月5日又随“好望号”出海远航。
船遭海盗劫持,格列佛漂流到一个小岛上,
岛上的人把格列佛吊上飞岛。
飞岛的人面貌、服饰都很奇特。
他们的头不是左歪
就是右偏,一只眼睛内凹,一只眼睛却直瞪着天顶。
衣服上装饰着太阳、月亮、
星球和各种乐器。
他们整日沉思,担心天体突变,因而惶惶不可终日。
国王和贵
族都住在飞岛上,百姓则属于飞岛领属的三座岛屿。
不久,格列佛离开飞岛来到
这三座岛访问。
格列佛参观了巴尔尼巴比的拉格多科学院。
科学家们正从事诸如
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把粪便还原成食物等荒诞的研究。
格列佛又来到巫师岛,岛
王精通巫术,善招鬼魂,格列佛见到了许多历史人物。
由于说谎无法在阴间施展,格列佛了解到许多历史真相,感慨万千。
最后,格列佛来到拉格奈格岛,见到了
具有许多缺点的荒唐行为的长生不老的人“斯特鲁布鲁格”。
游历完三岛,格列佛
去了日本,转道返回英国。
1710年8月2日,格列佛再次离家航海,并担任“冒
险号”船长。
这次航行,新招募的水手共谋不轨,格列佛被囚禁数月后,抛到了一块无名陆地上,开始格列佛又一次的奇异经历。
初上此岛,格列佛便被一群酷似
猿猴的动物包围,两匹举止有礼的马救了格列佛,并把格列佛带回家。
原来,这
些马是岛上的统治者,叫“慧驷”,即“万物之灵”的意思。
而袭击格列佛的动物叫“耶胡”,他们是一群生性淫荡,贪婪好斗、没有理性的人形畜生,受慧驷的役使。
当格列佛告诉慧驷,在格列佛的国家马受人役使,他们感到愤怒和不可思议。
他
们认定人就是“耶胡”,虽然有几分理性,却自甘堕落。
在慧驷国的日子里,格列
佛发现这里充满了友谊和仁慈。
国中青年勤修、节制、运动、清洁和勤劳的功课,每隔四年,召开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凡遇困难,大家互相扶持,积极支援,
在这个国度里,格列佛感到温暖和幸福。
但在一次代表大会上,主人因养了格列
佛这样一只“耶胡”而遭到责难,格列佛被迫离开慧驷国。
至此,格列佛终于结束
了格列佛历时十六年零七个多月的四次奇怪的旅行。
三、作品《格列佛游记》赏
析《格列佛游记》是一部饱寓讽刺的经典小说,在英国小说形式的发展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
它继承了中世纪民间文学传统,为后世确立了光辉的典范。
在第一卷“小人国”的描写中,作者采用最基本的手法是影射。
小人国里的世态人情,实际
上是“大英帝国”的缩影。
作者以“大端小端”之争影射天主教与新教之争,以利布
两国之战影射英法之间的西班牙王权继承战。
整卷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鞭挞英
统治集团,笔调轻松戏谑,并未表现作者的正面理想或涉及对人类一般生存状况
和准则的批判和思考。
在第二卷“大人国”里,作者转入了社会理想的描写,此卷
既具童话特点,又具乌托邦小说性质。
作者把格列佛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代表,放在被批判的位置,借大人国国王之口,表示了对英国这样一些妄自尊大国家的
轻蔑,并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揭露帝国主义国家的自私、残暴、贪婪、伪善的本质,已把矛头指向了整个欧洲的文明制度。
而大人国的政治制度则是作者所向往
的那种开明君主政体。
第三卷飞岛诸岛游记,内容复杂,具有百科性质,涉及英
国社会和爱尔兰反抗运动,古代历史,与亡灵相会等诸多内容。
而主要讽刺的是
经院派的伪科学,其代表是脱离实际的科学家,歪曲事实的历史编纂家,断章取
义的评论家。
作者抨击了飞岛的专制,无聊的想象、伪科学后,又借亡灵之口讽
刺现世,颇有但丁《神曲》之韵。
第四卷慧驷国,作者用慧驷虽为兽却纯洁有礼与耶胡虽人形却野蛮凶悍作鲜明对比,有力针砭人类的丑陋和现实世界的罪恶。
同时营造出一个与现代文明的罪恶完全对立的自然人性和自然生存状态。
在小说《格列佛游记》创作中,斯威福特的启蒙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全书溶幻想性与真实性为一体,运用以小喻大、由大观小、借古讽今、以兽讥人等讽刺手法,展示了他杰出的独创技艺和高超的讽刺才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Ousby, Ian, ed. The Cambridge Guide to Literature in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Wu Weiren,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2. [3]`Liu Bingshan, 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