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双差生”的重要途径——谈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双差生”的重要途径——谈话
作者:刘颖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1年第10期
每一个班级总会有“双差生”,而做好“双差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的工作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品德、学习都落后的学生,虽然在班级中占的比例不大,但他们却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转化“双差生”历来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的一项工程。
“双差生”因为经常犯错误或者学习落后,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
班主任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难以计算的时间,而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切地感到,老师在与“双差生”交谈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转变他们的重要途径。
一、谈话要感情真挚,体现关怀
“双差生”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学习差、纪律差、品质差等等,常常给教师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和“双差生”交谈,教师要消除对“双差生”的反感和不耐烦的心理。
真正从教育关怀的角度出发,态度要诚恳、语重心长,做到严厉而不粗暴,真挚而不虚假,使学生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进步与成长。
二、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双差生”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自卑感。
所以老师对他们要和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在与他们谈话时,老师要真诚,使他们愿意与老师交流思想,教师可以面对其疑虑心理,鼓励其坚定意志;面对其自卑心理,激发其树立信心;面对内疚者,可以促进其自觉克服缺点;面对怨愤者,可以协助其明辨事理;面对有逆反心理者,就要维护他的自尊心。
三、因势利导,抓住契机
教师平时对学生了如指掌,谈话时要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长处或看到他们的进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要善于抓住谈话契机,谈话时感情融洽,学生就能敞开心扉。
发现学生有进步,或事情发生后“冷处理谈话”,都属于不同的谈话契机,可以调整师生感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四、创造新的谈话形式
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知识上的问题,除了要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教师先应寻找机会与学困生进行暂短的谈话。
平时总是老师问、学生答,这种方式学生不易接受。
老师可以转换语句形式,使用比较间接的谈话方式启发学生,征求学困生的意见,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教师解答,或学生讨论后回答。
五、与“双差生”谈话要讲究技巧
谈话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
找学生个别谈话,尤其是找“双差生”谈话,要做到:一忌无准备,信口开河。
要事先确定好谈话的内容、观点和态度,确定好谈话方案,选准学生脉搏。
二忌无修养,姿态随便。
谈话时老师要注意师表形象,讲究礼仪,切忌讲话随意、跷腿瞪眼、盛气凌人;三忌训话,要讲究技巧,以情感人;四忌盲目谈话,轻易承诺。
教师一定要说话算数。
只有注意这些问题,与“双差生”的谈话才能奏效。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