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建构主义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理论代表人物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
译课程的建构主义视角
摘要: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然而当前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文章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依据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自身特点,对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及教学理念进行剖析和审视。
关键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翻译;建构主义,定位
商务用处英语(English for Business Purpose)或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是构成特地用处英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Dudley-Evns T,1988)。
商务英语是指以服务于商务活动内容为目标,集有用性、专业性和明确性于一身,为广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并具备较强社会功能的一种英语变体。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进展,随着我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恢复,作为多边贸易体系中开放度最高的进展ZG家,人世后ZG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合理配置。
ZG的开放已到达很高水平,不仅高于大部分进展ZG家,甚至高于很多发达GJ。
依据当前的经济环境,英语尤其是商务英语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领域。
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的高素养人才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进展的迫切需求。
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
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成为重要的讨论课题。
一、建构主义与商务英语翻译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get),他是认知进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
建构主义认为,学问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肯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关怀,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肯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关怀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从学习者的阅历出发,注重角色的调整,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鼓舞学习者反省和思索及重视合作的学习方式。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职业教育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育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过程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教师需要给自己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成为向导、顾问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协调员、帮助人、咨询员,给予学生即时的指教、检查、反馈、诊断、评价、确定、建议,并接受来自学生的挑战和质疑。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
商务英语翻译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即以培育职业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任务型教学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问建构。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
1,教师的定位
自古以来,教师的作用就很明确,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教师是翻译教学胜利的首要因素,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在这里即传授翻译的方法。
教师必需明白自己在课堂上的定位,才能把翻译课进行得有滋有味,生动好玩。
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了教师的作用。
学生对商务学问的理解,对翻译技巧的运用以及学生的翻译过程,翻译结果都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不是解说员,也不是旁观者,而是一个顾问,一个引导者。
教师应当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向导,翻译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开启学生的思维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牢记这一点,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特别重要的,一味地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基本技巧或是相关的商务学问,都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2,学生的定位
学生是学习主人,任何教学都包含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
只有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主动性,才能真正将翻译学问转化为实际的技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学生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目的。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别用处的英语,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需给自己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是简洁地把握几个词汇,几种句型,而是要把握翻译的技巧,以便将来能够在工作中实际运用这种技巧和能力。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学习者才能够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主动,才能事半功倍。
学生应具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翻译教学中,仅靠教师单方面的作用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看法和学习方法才是真正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
因此,作为商务英语翻译课胜利的主体――学生,必需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依据个人的特点和习惯,可以选择各种课外或课上的活动来提高学习效率。
3,全新的教学理念
(1)以实践性为目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翻译课程教学中要探究课程大纲在教学内容分布与要求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配置基于学科架构的理论基础和基于岗位群技能分析的实践项目,强化课程内容的应用性。
以模块翻译和项目的全流程翻译为指导,模块翻译能使学生对特定专业领域内的翻译内容有较全面的认识,在项目流程翻译过程中通过解构和重构工作任务,培育学生
表达工作内容的实际行为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学、练、做相结合,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表达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和连接性。
在综合实训课程中,以“商务现场口译〞为重点,加上“商务模拟〞等课程,涵盖国际商贸一线职业岗位的常见情境。
教学内容融汇了英汉语言表达、商务文化背景学问、商务沟通技巧、口(翻)译技巧,学生在真实和仿真实的商务语境中拥有基本的笔译和口译技巧和能力。
(2)敏捷的教学方法。
在培育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对学生的技能和参加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加表达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所以就要充分把看法、能力和环境结合起来,实行互动式教学方式。
如社团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可以使用。
翻译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行之有效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细心预备每一节课,依据讲授内容接受敏捷多变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进行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如模拟现场,教师选择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翻译情景作为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组中有几个成员,依据情景自编对话,进行情景口译练习,使全班学生协作完成任务。
笔者在讲解广告和商标翻译时,就举了Coc―col公司在ZG推广失败、胜利的例子,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然后,笔者顺势引入广告和商标翻译的技巧、方法、留意事项等,并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其他商标推广失
败或胜利的状况。
学生不仅把握了常见的广告和商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许多同学还做了大量的阅读,了解了相关的商务学问。
(3)表达文化交互性,拓展课外学问。
“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沟通〞。
商务英语翻译的任务不单是语言的转换,也是词义、信息、内容的转化,是文化信息的沟通与沟通。
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要从词、句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慎重、“传情达意〞,要把着眼点放在对原文的忠实、精确的理解上,然后再尽可能精准地翻译出原文的真正含义。
在教学中,注重突出“学以致用〞的理念,引导学生对商务英语的把握不能紧紧局限于课本,还要进行必要的学问拓展。
每次上课之前,都利用l O分钟左右的时间把国内外的商务动态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和商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学问进行理解和分析。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另一方面使之对国内外的商务活动状况不断关注,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4)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优化的语言输入。
计算机XX络的广泛应用,给翻译教学手段的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教师可使用计算机课件,选择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根据项目流程要求自己去做。
XX络的普及和应用也极大地方便了教学资源的更新。
笔者上学期中多次带着或课后鼓舞同学上XX搜寻的商务信息,在XX上查找跟上时代的翻译资源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翻译的效果。
翻译训练是一种语言技能训练,翻译的整体语言教学必需重
视大量的优化的语言输入。
真实性、趣味性、有用性的教材可以使学生能从事真实而有意义的双语翻译活动,加大学生不同题材和体裁文本的双语输入量。
要留意培育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优化语言输入信息的方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翻译教学课堂,应鼓舞学生参与校内外的英语角和社会实践,加强语感,丰富双语的表达方式。
(5)综合的测试手段。
传统翻译教学中,教师提供参考译文,学生把教师提供的唯一“答案〞背会,考试中写出,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考试手段。
而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测试中以案例为主导,能产生主动的反拨作用,促进学生留意实际生活中常见文本的翻译,表达课程的实践性。
此外,可以鼓舞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一一实践是最鲜活的案例。
学生的社会实践状况可以以肯定比重计入学生的成果中。
笔者在成果的评定上,在学校的规定要求内,适当接受比较敏捷的手段,对平常学法比较敏捷,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效果很好的学生就会给予比较高的成果,考试不是唯一的根据。
接受合理的考核标准与方法,不局限于书面考核,增加了听译和口头翻译内容,加上平常成果,共同构成期末总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