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力解放与自我意识的觉醒
“当整个民族失去自己的精神骨架,那么再庞大的身躯,在别人眼里也只是更鲜美的一块肥肉。
”①
文艺复兴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
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它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更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类个性的解放。
“一个人诞生以后,应该是具有完整意识的,弥漫分布于全部意识结构中。
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以后,开始定格于某一个意识区。
完全逻辑,本来是先天存在的;片段逻辑模式,则是后天生活过程形成的。
当人的片段意识被自我锁定以后,人就成为某种特殊意识类型的人。
”②而这种完整的自我意识随着环境,和别样意识的冲击,渐渐地丧失。
可以说,现代社会中,人类的个性得到了相对充分的解放。
这个宽容的时代接受性格各异的人,并尊重和赞成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散发独特的光芒。
可是,当代大部分年轻人正无意识地缔造一个自我意识丧失的环境,他们没有自己的观点,可是却可以用华丽的辞藻去证明别人观点的正确。
这是一种思想的死亡。
与此同时,文艺复兴时期,那种伟大的集体的个性解放正渐渐被人遗忘。
一.文艺复兴时期自我意识的复苏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反对神权统治和禁欲主义。
中世纪教会将人视为渺小的上帝的产物,神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一切属于人类的尊严、智慧和价值都出自上帝的恩赐,都被加上了牢牢的精神枷锁。
从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思想上的束缚。
当时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传播神学伦理为主旨、鼓吹禁欲信条的宗教箴言、圣徒传记与布道书等,还有颂扬封建贵族忠君尚武精神、浸透着封建依附观念的武功歌与骑士传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主流意识对人的尊严与情感的压抑。
而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类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反对封建,反对神权。
人文主义是与神权教会完全对立的思想,它成功地打碎了宗教的精神枷锁,让人类重新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价值。
正是这种思维的解放,文艺复兴时期也涌现出许多各个领域的“巨人”。
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获得新生,并空前繁荣,产生了像但丁、拉伯雷等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像拉斐尔、达•芬奇等杰出的艺术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像佛兰西斯•培根等卓越的哲学家。
正如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
”
可是时至今日,文艺复兴带给人类思想上的大复苏又渐渐地沉睡了。
当代人对于自我意
①/s/blog_579505690100bsow.html《中国人已经丧失自我意识》
②/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4498.shtml《第五维自我意识的觉醒》
识的迷失也可见一般。
二.当代人自我意识的沦丧
18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经说过:“当人们沉思的时候,一个真实的自己便不言自明。
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它使人类优于地球上其他任何一种生物。
”不幸的是,许多只知一味埋头苦干的人并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
他们期盼成就成功的事业,但是自我意识的缺乏妨碍了他们自身能力的发展,使得他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
他们对于自身的特点、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行为缺乏基本的自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常忽略自己的缺点、无视自己的选择,或者自己所缺少的品质,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
人群中有特殊的一族,这就是大学生,我们处于从非自立到自立的过渡时期。
我们不满足于自我意识的遗忘,但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意识,我们经常在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之间徘徊,往往无法正确客观的对自己做出评价。
自我意识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群体意识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一个人从他来到这个世界时起,他就被他周围的群体意识所熏陶和同化。
我们在群体意识中长大,一个人从群体意识中获得知识,并因此而认识到自己的存在,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既与他人相同又与他人不同的社会存在物。
这种独特性正是许多当代年轻人所忽视的。
我们常常认为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善于为问题找答案,却不善于发现问题。
我们被灌输了太多却思考了太少,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道德的约束,社会潜规则的顺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一步步地催使我们失去“我”的意识。
一个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薄弱的人是可怕的,一个有着没有自我意识我自我意识薄弱的灵魂的民族更是可怕的。
三.个性的解放也就是思想的解放,创新意识的解放自我意识的觉醒首先要正确对待个性的解放,这一命题也是文艺复兴的核心。
个性解放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也不是异端邪说。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个性解放。
由于“个性”缺失,导致了一部分人创造力薄弱,这对我们这个亟待追赶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不利的。
正如尼采所言“个性弱的人没有超越自己的能力”。
不提倡“个性解放”,必然会使思想僵化。
而惊人的“个性”,必然带来惊人的创造力,不仅在社会科学界是如此,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也是如此。
当前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从“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走向以人为本,实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解放。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
③个体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和尊重的时期,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高速繁荣发展的时期。
解放个性,针对个体而言,就是要尊重个体,尊重个人权利,尊重个人尊严,以人为本。
要克服“重物轻人”的观念,尊重和回归“我”的主体地位。
只有当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并着力发挥自己个性的特长,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思想的解放,才能
③/view/1033138.htm
真正意义上获得思想的自由。
“创新对人类社会具有古老而永恒的意义,创新的成果是时代的表征。
在现实和理论的大背景下,体制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与个性解放具在内在联系,创新和个性解放的互动促进了两者的发展。
”④创新与个性的解放密切相关。
首先,任何创新还是来自于人类自己,来源于人类某个个人的大脑。
虽然有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头脑风暴等依靠团体力量形成的创新,但分解这些创新,它仍然来自于每个分散的个体,即使这些个体可以相互启发、可以火化碰撞,但那灵光一现的创新只能产生在某个个体的大脑中,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某个个体身上。
其次,个体的创新只能来自于个体对于他个人想法的突破。
同时他还要突破固有的、形成习惯的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前人没有过的东西。
最后,个体要能够坚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妥协或被旧思想限制住。
新的思想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压制和打击,要遭受讥讽、白眼、嘲笑、甚至是人身攻击!创新者如果没有独立的、坚强的个性,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而这种坚持的力量同样来自于对个性的“解放”。
创新贵在一个“新”字,它意味着突破传统、挑战权威、不拘常规,敢于和善于想他人所未想,行他人所未行。
因此,创新天然地与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结缘,天然地与那种容忍甚至张扬个人创造性的文化氛围相关。
而在解放个性和创新精神上由一人不得不提,就是伟大的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无与伦比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勇敢地担当起了旧文化的解构者和新文化的建构者的伟大角色。
他发动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说到底是释放了人的个性,开辟了一种千百年来中国人从未见到过的宽松、自主和务实的创造性空间。
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有了后来的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然而,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我们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个人创造性)已经得到了彻底焕发。
事实上,我们要想从文化嬗变中真正获得新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思想观念的革命或创新往往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和催化力量,正如没有马克思的标新立异便没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现实,没有毛泽东的标新立异便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没有邓小平的标新立异,便没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但尽管如此,在相当普遍的大众心态中,还是自觉不自觉地拒斥那些与众不同的“乖僻者”,有意无意地不求卓越,接纳平庸,这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
扼杀个性的释放,也就是扼杀创造力。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文艺复兴让人变得理性,解放人的个性,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愚昧的神学束缚中摆脱出来,这场广泛持久的思想文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约束,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而今天的信息时代使人的理性和个性发扬更加张弛和充分,也要求我们有充分的自我意识,
④《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第四期
并发挥我们的创造力。
参考书目:
[1] /s/blog_579505690100bsow.html 《中国人已经丧失自我意识》
[2]/publicforum/Content/no01/1/194498.shtml 《第五维自我意识的觉醒》
[3] /view/1033138.htm
[4]《社会科学期刊》2002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