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式与方程 北师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式与方程
总52课时
教学内容
式与方程
教学目标
1、综合整理本节所复习的有关知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方程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准确的运有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基础练习:
3X+5X=48 14X-8X=12
20X-50=50 28+6X=88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性质
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仍然成立。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仍然成立。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回忆解方程的方法,针对解方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并改正。
巩固练习: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2、六年级一班44名同学合影,第一次洗4张照片需要24.5元,另外每加洗一张要2.3元,全班要保证每人有一张,一共需要多少钱?
合作交流:
在组内交流解方程的过程及结果。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汇报点评:
32-22X=10 24-3X=3
99X=100-X X+3=18
X-6=12 56-2X=204y+2=6 x+32=76
3x+6=18 16+8x=40
2x-8=8 4x-36+3×49=29
解决问题:
独立完成
反馈订正
1、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强每分钟走75米,小明家距离学校1200米,小强家距离学校950米,两个人同时出发,多少分钟后距学校的距离相等?
一个数的3/5加以16的和是28,求这个数?
拓展延伸:
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独立分析每道题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决。
在组内交流解程的过程及结果,针对错误,寻找原因,并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