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04年季度四市房屋销售统计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04年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四川省成都市2004年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目录♦一、成都市房产宏观市场分析♦二、成都市区域市场调查分析♦三、成都市房产类型调查分析♦四、项目周边区域的竞争楼盘分析♦五、项目概况♦六、项目分析♦七、项目认知一、成都市房地产宏观市场分析2003年成都社会经济指标——GDP为1870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71亿元——人均GDP2300美元资料来源《统计年鉴》2004年一季度成都房地产开发概况数量:新开盘项目共计35个(包含亮相项目)供应总量约109.12万㎡类型:小户型住宅商业物业区域分布状况环域分布状况03—04年度成都房地产小结消费者研究二、成都房地产区域市场分析城西区域市场表现:成都的传统居住区域城西成为成都楼市的一大亮点巨大的投放量在短时间内就被市场消化了近80%原因:城西的生活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并且房价低于城南房价结构:城西二环至三环外住宅价格在3000元/㎡左右浮动代表楼盘:向左向右、博瑞都市花园、楠极地等城南区域市场表现:人南南延线楼市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大量土地手续办理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新城南近年的开发量不会很大。

所以城南的可供选择的楼盘不多。

城南的房价平在成都一直保持领先。

但住房却一直供不应求。

值得思考!原因:由于成熟的城市配套和高品质的楼盘建筑,形成已久的居住偏好,导致了区域房价的攀升和高价位。

房价结构:城南的房价基本维持在3500元/㎡这个价格线左右。

代表楼盘:玉林都市金岸、sohu沸城、水漪袅铜、棕北国际等城东区域市场表现:向东发展总体格局采用带状形式。

2004年,城东房价急剧上涨。

东湖片区、建设路、望江路、蜀都大道是城东高价位楼盘的主要集中区,华润翡翠城和万科城市花园的开发,以及新加坡吉宝集团的进驻,使得城东的楼盘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原因:稀缺的城市景观使得目前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市民所追逐的。

房价结构:二环路区域内的楼盘价格普遍超过了3000元/㎡代表楼盘:蜀都花园、万科城市花园、南府锦、中海九眼桥项目、吉宝粼江峰阁等城北区域市场表现:城北的房价已有提升。

北京近十房价变动原因与数据分析报告详解

北京近十房价变动原因与数据分析报告详解
当前34页,共40页,星期一。
2. 限购令“重磅炸弹”强硬干脆
同时,限购令也强有力的限制了房价的上 涨。规定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 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 居民家庭、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 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 向其售房。 这使得一大批北京的潜在买房者 失去了购房的权利,有效遏制了炒房等行为, 对稳定房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同婴儿一般备受呵护。
当前9页,共40页,星期一。
2.需求稳中有升
❖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逐渐对房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供应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购房需
求。2003年政府出台了土地招牌挂制度,低价拿地的 历史一去不复返,招牌挂的形式推动了地价上涨。但 在2004年之前,低价的上涨还未转播影响到房价,在 这一阶段,房价基本稳定,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当前10页,共40页,星期一。
第二阶段 2004——2007年
快速上升期
当前11页,共40页,星期一。
在走过了房地产初期开发的二十多年 平稳期后,北京进入城市化发展最为
迅猛的时期,2004年之后的北京楼市
价格,涨幅快到以日计算,让民众望 而生畏。
2004年是一个转折期,房价由此 一发不可收拾,发生了明显的上 升趋势,三年时间北京商品房价 格由5053元/㎡涨到14411元/㎡,上 涨幅度达到185%,2007年的商品 房均价较2006年上涨超过50%,已 步入房产发展的畸形期。
1.金融危机阴霾笼罩
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霾还远未散去, 在经济三大支柱:投资,出口,内需中,投资 与出口都遭遇低潮。大部分投资者因为经济的 不明朗而持币观望,致使投资锐减;面对经济 危机,各国都在减少进口,采取贸易保护,致 使我们出口锐减;为保GDP的增长目标,唯一 的方法就是促进内需,我们用举国体制进行宏 观调控,扩大内需。

200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状况

200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状况

200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状况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基本情况1.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迅速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队伍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壮大起来的,从198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仅有1991家,到2003年的37000家左右,这表明房地产业稳步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出现了稳步增长局面。

2.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内资和民营为主从注册类型来看,1998年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19960家、3214家、1204家,2003年分别为33107家、2840家、1176家,与1998年相比分别增长了65.9%,下降了11.6%和2.3%。

可见,近五年来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基本保持稳定,而内资开发企业迅速增加;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为内资企业,2003年内资企业分别是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11.7倍和28.2倍。

从登记类型来看,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国有、集体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民营、股份制企业不断增加。

1998年国有企业、集体与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为7958家、4538家、7464家,到2003年分别为4558家、2205家、26344家,分别比1998年减少了42.7%、51.4%和增加了231%。

国有房地产企业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39.9%下降到2003年12.3%,集体企业由22.7%下降到5.9%,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则由37.4%上升到81.8%。

可见,内资开发企业的主体是民营及股份制企业,且其所占的比重还在继续提高。

不过,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比例虽然只占总数的12.3%,但由于其占有的土地、人才、资本等社会稀缺资源的数量巨大,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仍然举足轻重。

3.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利润率变化较大近10年来,中国房地产企业经营总收入不断稳步增长,1988年为162.12亿元,到2003年达到9137.27亿元,15年间增长了55.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8%;商品房销售收入也不断增长,1988年为147.22亿元,2003年达到8153.69亿元,15年间增加了54.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

2004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头解析

2004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头解析

中原地产月刊:2004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头2004年3月2日一. 房地产相关政策及影响2004年初北京市出台了《关于停止经营性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的补充规定》(4号令)。

4号令规定从2004年1月9日起,所有经营性项目的土地协议出让方式停止,并将全部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在土地市场公开交易。

同时对33号令规定的下列经营性用地,需要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均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交易:1)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项目用地;2)小城镇建设项目用地;3)开发带危改项目用地;4)国家级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外非生产加工型一般性高科技项目用地。

4号令的颁布将是土地交易走向市场化的标志,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进军北京房地产业,同时将进一步促使房地产的利润、价格趋于合理化。

二. 城市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动态一) 城市建设北京 2004年北京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大力发展公交系统。

北京市将调整空间结构及城市功能布局,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

同时,将大力发展公交系统以解决目前严重的堵车问题。

今年年内,北京市将开工建设一亩园公交枢纽和北京西站南广场交通枢纽,加上此前已经开工建设的四座交通枢纽,今年共六大交通枢纽全部在建。

到2005年,北京市规划的八大交通枢纽将全部建成,交通拥堵状况将有望进一步缓解。

北京市城市空间布局的的调整及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上海上海市将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引导人口向郊区重点城镇集中。

新增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郊区新城、“试点城镇”、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及嘉定、松江、青浦的工业园区。

新增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外环线外的重点城镇、内外环之间的大型居住基地、中心城内的旧区改造用地。

上海的城市规划从现在起要把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市民,如在中心城内办公楼容积率不得超过4.0,住宅容积率不得超过2.5。

广州今年,广州市市政园林建设将投入67亿,重点建设污水治理和青山绿地两大工程。

2004年全国37个大中型城市房价分析

2004年全国37个大中型城市房价分析

1 温州 9278 17727 2
2 上海 8627 16683 4
3 杭州 7210 14565 7
4 北京 6232 15638 6
5 深圳 6037 27596 1
6 宁波 5900 15882 5
7 广州 5660 16884 3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长沙和武汉、郑州一起被认为是将获益最多的三座城市,尤其是长株潭一体化的进程,其发展前景同样非常乐观。
和武汉一样,长沙买房者中外地人的比例也不超过10%,但投资性购房的比例要高一点,达到16%。
在37大城市中,长沙的人均收入排名15名,而房价排名仅仅23名,物有所值。坊间有种传闻:前不久,长沙某管理部门组织一批开发商开会,商讨如何使长沙市商品房均价突破3000元。当然,这将给有关部门带来更多的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收入。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杭州、青岛、厦门等一批“老牌炒房城市”的房价在多年高速上涨后,已经把增值潜力透支殆尽,无房者“望房兴叹”,炒房者纷纷转移。这些“老牌炒房城市”的光环已经不再那么耀眼。
江山有更替,往来成古今。那么,谁正在成为新一轮的房价升值先锋?
37大城市,哪里房价泡沫最大
大连——东北炒房“热岛”
众所周知,大连是“经营城市”非常成功的城市,它的美誉度远远超过了其经济实力,而其房价在东北地区遥遥领先,也远远超过了大连市民荷包的承受能力。
截至2004年末,大连市在售商品房总销售量的60%被以东北地区为主的外地居民购买。仿佛一夜之间,全东北的富人齐聚大连,不问价格一掷千金,拥有大连的豪宅成为身份的象征,外地人是大连房价居高不下的始作俑者,也让大连登上了房价泡沫榜的第7名。
只有这个
个人理财》杂志在经过大量调查和分析之后,对全国最具影响力的37大城市和40余座中小城市的房价状况做出全面评价,力图为买房者和炒房者提供一个有力的全景式指引。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

统计学计算题要求: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变动使总成本使总成本变动的绝=本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标准答案:4.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200件,完成计划95%;第二件,完成计划105%,请车间实际产量28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50根据资料计算:(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8. 某市场上某种蔬菜早市每斤0.25元,中午每斤0.2元,晚市每斤0.1元,现在早、中、9. 某商店出售某种商品第一季度价格为6.5元,第二季度价格为6.25元,第三季度为6元,第四季度为6.2元,已知第一季度销售额3150元,第二季度销售额3000元,第三季度销10. 某厂生产某种机床配件,要经过三道工序,各加工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5.74%,★标准答案:试根据上表已知数据计算空格中的数字(保留一位小数并分别说明⑵、⑹、⑻、⑼栏是何试计算:(1)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2)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和销售量综合指数18. 某自行车车库4月1日有自行车320辆,4月6日调出70辆,4月18日进货120辆,419. 某厂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后,1月份总成本为10000元,平均成本为10元,2月份总成本为3000元,平均成本为8元,3月份总成本为35000元,平均成本为7.2元,试问,第试计算该地区三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2003年年末定额流动资金占有额为320万元。

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24. 某市2002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2000万元,2003年增加为15600万元。

物价指数提高要求:(1)计算并填列表中所缺数字。

(2)计算该地区1997—2001年间的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要求:⑴填满表内空格31.★标准答案:3(1)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标准答案:计算平均每个小组的日产量(产量。

要求:(1)分别计算2000年、2001年的进出口贸易差额;(2)计算2001年进出口总额比例相对数及出口总额增长速度;(3)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状况。

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

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

200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报告类别:分析报告行业分类:房产一、2003年房地产市场形势2003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好的一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18号”文件)的发布,对于统一认识,增强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18号”文件精神,积极出台鼓励住房消费的有关政策,注重适时、适度调控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稳中有升,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1.投资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9.7%,高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6.7%)3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平均增幅分别为28.0%、40.2%、33.0%,增幅超过50%的省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增幅明显高于东部,客观上有基数小的因素。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和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同时,住房供应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新建商品住房品质的改善、以“以房带路、以路养房”为特征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等,也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带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建设,传导到房地产市场,促进了当地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

大多数地方近几年城镇住宅竣工量中单位自建房比重逐年下降,非商品住宅向商品住宅的转化明显加快。

上海精装修商品住房2001年仅3000套左右,2003年达10万多套,住宅品质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2.供销总量基本平衡全国商品房竣工面积(含开发企业自用和出租,下同)3.9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5%;销售面积3.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9.1%,增幅高出竣工面积增幅7.6个百分点。

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3.2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0%;销售面积2.8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9%,增幅高出竣工面积增幅7.9个百分点。

上半年广州二手房地产市场分析

上半年广州二手房地产市场分析

2004年上半年广州二手房地产市场分析一、总体分析: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步增长在政府对房地产二手市场的政策支持及一手商品房销售畅旺的带动下,2004年上半年广州市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大量商品房和房改房进入市场,成交量有了大幅增长,强劲的置业需求促进二手房市场迅速发展。

据统计,2004年上半年广州十区二手房成交面积为365.0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102.4亿元,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6.47%和36.04%,显示了高位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二手住宅成交面积为249.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为68.0亿元,比2003年同期分别增长41.61%和45.91%,高于二手房成交的增长率。

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占总体成交量比例为38%,与2003年同期相差不大,其中越秀、荔湾和芳村三区的二手成交量大于一手成交量。

随着市区房地产可开发区域的逐渐减少,二手房的上市量和需求量也逐步增多,交易量也在不断增加;加上历经市场磨炼的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日益完善,广州市二手房市场将继续稳步发展。

二、成交量分析:二手房成交量占总体成交量比例平稳从上半年广州市二手房成交量来看,头4个月成交面积逐月递增,到4月份达到最多的76.6万平方米,比3月份增加32.8%,二手房占总体成交比例也达到最高的42.7%。

到5月份成交有所回落,6月份又重新上升。

从增长幅度来看,除4月份“五一黄金周”前期成交量增长迅猛之外,其余各月份均保持一定的平稳增长,二手房所占比例一直在40%上下作小幅波动,表明广州市二手房市场虽然交易火热,但并不是一味的猛涨,成交量的平稳增幅有利于二手房市场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004年1-6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及所占比例万平方米0.00%10.00%20.00%30.00%40.00%50.00%数据来源:广州市房地产交易中心三、成交类型分析:住宅占主体上半年广州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呈现高速增长,共成交249.8万平方米,占二手房成交的68.4%。

统计学计算题学时

统计学计算题学时

统计学习题集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五、计算题1. 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技术水平A车间B车间工人数完成定额工时人均完成工时工人数完成工时定额人均完成工时高50 14000 280 20 6000 300中30 7500 250 40 10400 260低20 4000 200 40 8200 205合计100 25500 255 100 24600 246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3. 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恩格尔系数(%) 居民户数20以下620~30 3830~40 10740~50 13750~60 11460~70 7470以上24合计500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

(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恩格尔系数(%)居民户数(户)f 组中值x 向上累积频数20以下 6 15 620~30 38 25 4430~40 107 35 15140~50 137 45 28850~60 114 55 40260~70 74 65 47670以上24 75 500合计500 --答:(1)Me=%,指处于中间位置的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水平;Mo=%,指居民家庭中出现最多的恩格尔系数水平;(2)均值=%;4.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

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英语统考成绩学生人数A班B班60以下4 660~70 12 1370~80 24 2880~90 6 890以上4 5合计50 605.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200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处室:办公室发布日期:2005-01-21 点击数:273【字体:大中小】保护视力色: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扎实推进“六大联动”战略,积极化解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突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较好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一、综合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5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5%,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突破。

经济运行呈“高开稳走”趋势,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及全年的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分别为15.2%、16.1%、15.3%和15.5%,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抗波动性增强。

产业结构。

“二、三、一”产业格局稳固。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3.5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1230.21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804.33亿元,增长15.8%。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7%、57.0%和37.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0.4%和37.5%。

市场物价。

受食品类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04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7%,但从全年走势看,物价上涨的幅度自年中以来逐月减缓。

受钢材、原油和成品油以及化工产品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6.8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17.93%。

就业和再就业。

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2.06万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59万个,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6465个,建立非正规就业组织591家,对2.95万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其中2.51万人获得各类合格证书,培训后就率业56%。

至年底,全市有7.09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2.3万名。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3.75%,成为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

2000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循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经济环境好转的机遇,积极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促进开放,国民经济形势稳步好转,经济增长速度逐月上升,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综合2000年,我市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11.7%。

三大产业比例关系为:9.5:44.9:45.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继续居首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990元。

市场物价继续在低位运行,呈现略有回升的态势。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2,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98.2。

社会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000年末,全市福利机构350个,拥有床位9803张;共有4571个村开展社会养老保险,投保农民83.7万人;国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金收缴率86.7%。

当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进外资规模偏小,合同外资下降;民间投资启动较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较多,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低收入家庭生活尚有困难。

二、农业2000年,我市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全年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245.0亿元,增长17.5%。

全市已有产值或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组织4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3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粮食总产量363.7万吨,比上年下降8.4%;全年油料产量20.9万吨,增长28.8%;肉类总产量68.6万吨,增长6.4%;蔬菜产量402.8万吨,增长11.3%。

建设部关于布置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定期报表(季报)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布置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定期报表(季报)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布置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定期报表(季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10.29•【文号】建住房函[1999]405号•【施行日期】1999.10.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建设部关于布置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定期报表(季报)工作的通知(建住房函[1999]40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开发办),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住宅发展局,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有关省(区)房改办:现将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工作和2000年经济适用住房统计季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1999年房地产开发年报统计工作1、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采用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制订的房地产开发统计制度。

2、1999年房地产开发年报统计制度由两种报表组成:(1)“房地产开发基层标准表(H101-2表)”。

该表取消了原制度“房地产开发基层标准表”中的“开发经营情况”部分,表号、表名不变(见附件二);(2)新增“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表”,表号为H101-3表(见附件三),其内容与原H101-2表取消的“开发经营情况”完全一致,但指标序号做了调整。

1998年度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解释仍然适用。

为了加深对有关指标和统计中有关具体问题的理解,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我们对涉及到房地产开发年报统计的有关内容在附件一《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统计报表制度问题解答》中进行了标注(详见附件一划横线部分)。

另外,根据1998年年报中投资国别、地区汇总代码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将国家统计局“投资国别、地区分类目录”作为附件四,请按此代码填报数据。

3、1999年房地产开发统计年报资料根据“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标准表”和“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标准表”分别进行综合汇总。

2000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2000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2000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报告一、市场情况综述近几年来,我国住宅与房地产业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住房建设投资额以7%的增幅上升,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特别是国家作出“让房地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决策,以及住房分配货币化等一系列政策的全面实施,进一步确定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

新的千年来临了,房地产市场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对我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一个盘点和回顾,目的是为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的引导房地产事业向前发展。

对2000年我市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我们认为市场形势是总体上处于稳步攀升,逐渐走高的态势。

一是全市房地产开发总投资达101.29亿元,较1999年增长11.07%;全市总开工面积1343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3.68%;总竣工面积为454.11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达377.31万平方米,占全市总竣工面积的83.09%,比1999年增长8.6%;全市商品房销售总面积为303.7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244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80.33%,销售额达60.2亿元;空置商品房从1999年的150万平方米下降为115万平方米。

二是在房地产租赁市场上,全市房屋租赁总户数为19481户,比1999年增长11%,租赁总面积为80.15万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17%,年租金总额为3.36亿元,比1999年增长52%。

三是在房地产抵押方面,全市房地产抵押总户数为21647户,比1999年增长122.8%,说明个人购房贷款正迅速地增长。

以上情况表明:我市2000年房地产宏观经济指标开始回暖,房地产市场开始步入了成长期,正朝着新的繁荣上升期转变。

二、市场特点分析 2000与1999年开工、竣工情况比较图1295.33445.64347.461343454.11377.31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总开工面积总竣工面积住宅竣工面积单位:万平方米2000年1999年宏观市场特点:1、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