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有机化学下册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醛和酮的不对称-碳原子上结合的三个基团以L(大)、 M(中)、S(小)表示,那末这些非对称的醛和酮与某些试剂 (如格氏试剂)发生加成反应时,总是取R-L重叠构象,反应时, 试剂从羰基旁空间位阻较小的基团(S)一边接近分子。称为格 拉姆规则.
R'MgX
S
O M
C
L
C
R
2、α-氢的反应 (1)α -氢的卤代反应
-羟基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醛的羟醛缩合:
O OH , H O 或 H + O 2 CH3C H + H CH2CH
OH
O
CH3CHCH2CH
2、α-氢的反应
酮的羟醛缩合:
O C= O CH 3 + H CH 2CCH 3 OH OH O
CH 3
( CH 3 )2CCH 2CCH 3
O ( CH 3 )2C= CH CCH 3
NO 2 NO 2 H 2O C= NNH NO 2
C= O
+ H 2NNH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
1、加成反应
O C= O + H 2NNHCNH 2
氨基脲
O H 2O C= NNHCNH 2
缩氨脲
C= O
+ H 2NR
伯胺
H 2O
HN N H NH
C= N
R
席夫碱(取代基为芳基)
NO2
H
R C H
OH SO3 Na
Na2CO3
R C= O + Na2SO3 + NaHCO3 H
提纯醛、甲基酮、环酮。 制备-羟晴
1、加成反应
(3)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
C= O + H 2 NOH 羟胺 H 2O C= N 肟 OH
C= O
+ H 2NNH 2
肼
NO 2
H 2O
C= N
腙
NH 2
C
C2H5
R2CuLi
C6H5COR
第十三章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
(Unsaturated Aldehydes and Ketones) (Substituted Aldehydes and Ketones)
一. α, β– 不饱和醛酮
(α,β- Unsaturated Aldehydes、Ketones)
OH C= O + N aH SO 3 C SO 3N a
α -羟基磺酸钠 进攻试剂是亚硫酸根负离子: SO 2 3 适用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8碳以下的环酮
1、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在酸、碱作用下,可分解为原来的醛和酮:
R C H
OH SO3 Na
H Cl
R
C= O + NaCl + SO2 + H2O
6-羟基-4-壬酮
3、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沃尔夫-开息纳尔- 黄鸣龙 还原法
(2) 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
(3) 双分子还原(酮)
(4) 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 (5) 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 (6) 金属氢化物还原 (7) 氧化反应
3、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沃尔夫-开息纳尔- 黄鸣龙 还原法
Br
O CH2CCH3
Br Br +
碱催化特点:
O + BrCH2CCH3
1 . 碱用量必须超过1mol,除了催化作用外,还必须不断中和 反应中产生的酸。 2. 不对称的酮,卤化反应的优先次序是:
COCHR2< COCH2R < COCH3
3. V一元卤化 < V二元卤化 < V三元卤化 卤化反应不能控制在一元卤化阶段。
2、α-氢的反应
酸催化:
O CH3CCH3 +
H CH2
快
H
慢
OH C H3C C H3
OH
OH C CH3
H
快
+
H2C C CH3
OH
OH Br Br + H2C C CH3
Br
+ BrCH2CCH3
H 快
O BrCH2CCH3
2、α-氢的反应
酸催化特点: 1. 只要加极少量的酸,因为反应一开始就会产生酸,此酸就能 自动起催化作用。因此反应有一个诱导期,一旦酸产生,反 应就会很快发生。
没有α- H的醛在浓碱溶液中,一分子氧化成羧酸,另
一分子还原成伯醇的反应。
HCHO + NaOH
△
HCOONa + CH3OH
交叉的Cannizzaro反应:
甲醛总是还原剂 例1: (CH3)3CCHO +
HCHO
NaOH
(CH3)3CCH OH+ HCOONa 2
3、氧化和还原反应
分子内康尼查罗反应:
2.
对于不对称的酮,卤化反应的优先次序是:
COCHR2> COCH2R > COCH3
3.
V一元卤化 > V二元卤化 > V三元卤化
通过控制卤素的用量,可将卤化反应控制在一元、二元、
三元阶段。
2、α-氢的反应
O H3C C CH2CH3
优先卤代 要制备一卤代醛酮应采取什么条件?
O H3C C CH2CH3
反应
O CH3 CH CH C H
2-丁烯醛
1.
C
C
亲电加成
O1
2.
CH CH C
4 3 2
共轭加成 (1, 4-加成)
1. 加HCN
CH CH C
δ+
δ-
O
δδ+
α,β-不饱和酮主要发生1 , 4 -加成 α,β-不饱和醛主要发生1 , 2 -加成
O R CH CH C H(R,)
HCN
O RCH CH C H(R,) CN H
二苯羟乙酸
5、 拜克曼(Beckman)重排
酮与羟胺反应生成酮肟,酮肟在酸性试剂(PCl5或H2SO4)作 用下生成酰胺
R' C=O + NH2OH R
R' C=N R
OH H+
O
R’-C-NHR
水解
O R’-C-OH + RNH2
PCl5, H2SO4, POCl3, HCl, 乙酸-乙酸酐
5、 拜克曼(Beckman)重排
2氢的反应6羟基4壬酮3氧化和还原反应1沃尔夫开息纳尔还原法黄鸣龙2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3双分子还原酮4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5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6金属氢化物还原7氧化反应1沃尔夫开息纳尔还原法醛酮和肼反应生成的腙在氢氧化钾或乙醇钠作用下分解放出氮气而生成烃
第十二章
醛 和 酮
醛、酮和肼反应生成的腙在氢氧化钾或乙醇钠作用下分解
放出氮气而生成烃:
C= O NH2NH2 KOH C= N NH2 CH2 + N2
肼
腙
(2) 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
芳香族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的作用下,羰基被还原为亚甲基:
O CCH 3 Zn-Hg , HCl CH 2CH 3
3、氧化和还原反应 (3) 双分子还原(酮)
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特点
(1)重排反应是在酸催化下完成的。 (2)只有处于羟基反位的烃基才能迁移。 (3)基团的迁移和羟基离去是同步的。
(4)迁移基团在迁移过程中构型保持不变。
CH 3 C=N Et C t-Bu H
OH
H2SO4 乙醚
Et t-Bu H
O C -NH-CCH3
手性碳骨架构型不变
6、拜耶尔-魏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90%
CH3
四. 醛酮的制备 4. 盖特曼-考赫(Gattermann-Koch)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芳烃和HCl、CO混合物作用。
AlCl3 , Cu2Cl2
ArH
+
CO
+
HCl
ArCHO
5. 由炔烃及偕二卤代物制备
CH CH
+ +
H2O
HgSO4 H2SO4
CH3CHO
O
RC CH
H2O
HgSO4 H2SO4
RCHO + 2Ag(NH3)2OH
托伦(Tollen)试剂 银镜反应 : 区别醛和酮
RCOONH + 2Ag + 3NH3 + H2O 4
b.酮的氧化
O
HNO 3
例:
HOOC CH2
4
COOH
4、二苯羟乙酸重排
O O KOH , H2O C6H5C CC6H5
H3 O
(C6H5)2CCOOH OH
(2)两种醛酮都有-H
常用强碱:(i-C3H7)2NLi 二异丙基氨锂 (LDA) 例:制备 6-羟基-4-壬酮
O 解: CH3CH2CH2CCH3 + LDA
THF -78℃
O Li+ CH3CH2CH2C CH2
(1) CH3CH2CH2CH O (2) H2O
OH O CH3CH2CH2CHCH CCH2CH2CH3 2
HCN
O—H
RCH CN
CH C
H(R,)
2. 加RMgX
镁或镁汞齐可以使酮还原,产物水解后生成邻二叔醇:
CH3 CH3 CH3 C C CH3 O O Mg 2+
H2O
2
CH3 CH3
C O
Mg , C6H6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
环酮的双分子还原:
1. Mg 2 O 2. H 2O OH OH
H
+
邻二叔醇重排
O
3、氧化和还原反应 (4)坎尼扎罗( Cannizzaro)反应
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醛酮的-H被卤素取代的反应。
O C CH
CH3CHO
酸或碱
O C CBr
氯乙醛
Br2
Cl2
酸或碱
+ HBr
ClCH2CHO
Br2
CH3COCH3
酸或碱
BrCH2COCH 3
溴代丙酮
2、α-氢的反应
反应机理: 碱催化:
OH
O 慢 + H CH2CCH3
O CH2CCH3
快
H2O +
优先卤代
O
例:
CH 3CH 2CCH3 + Br2
H2O, 40-50oC KClO3
O
O
CH 3CH 2CCH2Br + CH3CHCCH3 Br
32% 57%
2、α-氢的反应
卤仿反应:
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在 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统称 卤仿)的反应称为卤仿反应。
二羰基化合物起分子内的缩合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 可用于5-7元环的化合物的合成。
2、α-氢的反应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KOH , H O 2
CH3COCH CH2CH2CH2CH2Br 2
CH3CO
解:
CH3COCHCH2CH2CH2CH2Br H
OH
CH3COCHCH CH2CH2CH2 2
RCCH3
四. 醛酮的制备
6. 由烯烃制备
RCH CHR1
1.O3 RCHO 2. Zn, H2O
Rosenmund还原
Pd-BaSO4,H2
+
R1CHO
7. 酰卤的还原
O
RCCl
RCHO
R:烷基或芳基
8. 由酰卤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制备
O
C6H5COCl C6H5COCl
+ +
(C2H5)2Cd
C6H5
(Aldehydes and Ketones)
二.醛酮的波谱 (Spectroscopy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R:
醛羰基约在1750~1700cm-1,醛基C-H伸缩在2820 ~2720cm-1, 低于脂肪烃的C-H伸缩频率。
O R C H O Ar C H O RCH CHC H
酮被过酸氧化为酯的反应
例:
O
O
O
+
CH3 C OOH
乙酸乙酯 40℃
O
90% 己内酯
四. 醛酮的制备 1. 醇的氧化和脱氢
RCH2OH
CrO3,吡啶
RCHO
2. 芳烃的氧化
CH3
MnO2,65% H2SO4
CHO
3. Friedel-Crafts反应
CH3
O
O
+
C6H5
C Cl
AlCl3
C C 6H 5
O CH3C
Br
2、α-氢的反应 醛和酮的羟醛缩合(交叉羟醛缩合):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的
羟醛缩合反应。 (1)一种醛或酮有-H,另一种醛或酮无-H
例1:
CHO + CH3COCH3
OH
CH CH2COCH3
例2:
CHO + CH3CO
OH
O CH CH C
2、α-氢的反应
O O C C H
例:
1. NaOH 2. H
OH O CH COH
(6) 金属氢化物还原
CH3CH CHCHO
O (CH3)3CCH2CCH3
1. LiAlH4 2. H2O
CH3CH CHCH OH 2
OH (CH3)3CCH2CHC 3 H
1. NaB 4 H 2. H2O
3、氧化和还原反应 (7) 氧化反应 a.醛的氧化
HN N H
NH
N
3HCHO NH3
N N
N
HNO 3
O2N
NO2
六次甲基四胺
RDK
1、加成反应 (4) 与氢氰酸的加成
OH C=O
+ H
CN
C CN
α -羟基腈
例:
O CH 3CCH 3
N aCN , H 2 SO 4
OH CH 3CCH 3 CN
反应中PH值对速度影响很大
碱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1、加成反应
O R C CH3
NaOX or X + NaOH 2
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有:
CH 3CHO ,
~
RCOONa + CHX3 (卤仿) H+ RCOOH
CH 3CO
, CH 3CH 2OH, CH 3CH OH
2、α-氢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有-H的醛或酮在酸或碱的作用下,缩合生成-羟基醛或
1720~1740cm-1 1695~1715cm-1
1680~1705cm-1
1、加成反应 (1) 与醇的加成
OCH2CH3 CH3CH OH
CH3CHO + CH3CH2OH
H+
半缩醛
CH3CH2OH, H+
H
OCH2CH3 OCH2CH3
缩醛
1、加成反应 (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5) 与格利雅试剂的加成
OMgX
O
OH C R
+ R MgX
H C= O H
C R
1. R MgX
2. H 2 O
RC H O H 2
R'MgX
S
O M
C
L
C
R
2、α-氢的反应 (1)α -氢的卤代反应
-羟基酮的反应称为羟醛缩合。
醛的羟醛缩合:
O OH , H O 或 H + O 2 CH3C H + H CH2CH
OH
O
CH3CHCH2CH
2、α-氢的反应
酮的羟醛缩合:
O C= O CH 3 + H CH 2CCH 3 OH OH O
CH 3
( CH 3 )2CCH 2CCH 3
O ( CH 3 )2C= CH CCH 3
NO 2 NO 2 H 2O C= NNH NO 2
C= O
+ H 2NNH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
1、加成反应
O C= O + H 2NNHCNH 2
氨基脲
O H 2O C= NNHCNH 2
缩氨脲
C= O
+ H 2NR
伯胺
H 2O
HN N H NH
C= N
R
席夫碱(取代基为芳基)
NO2
H
R C H
OH SO3 Na
Na2CO3
R C= O + Na2SO3 + NaHCO3 H
提纯醛、甲基酮、环酮。 制备-羟晴
1、加成反应
(3) 与氨衍生物的加成
C= O + H 2 NOH 羟胺 H 2O C= N 肟 OH
C= O
+ H 2NNH 2
肼
NO 2
H 2O
C= N
腙
NH 2
C
C2H5
R2CuLi
C6H5COR
第十三章
不饱和醛酮及取代醛酮
(Unsaturated Aldehydes and Ketones) (Substituted Aldehydes and Ketones)
一. α, β– 不饱和醛酮
(α,β- Unsaturated Aldehydes、Ketones)
OH C= O + N aH SO 3 C SO 3N a
α -羟基磺酸钠 进攻试剂是亚硫酸根负离子: SO 2 3 适用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8碳以下的环酮
1、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在酸、碱作用下,可分解为原来的醛和酮:
R C H
OH SO3 Na
H Cl
R
C= O + NaCl + SO2 + H2O
6-羟基-4-壬酮
3、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沃尔夫-开息纳尔- 黄鸣龙 还原法
(2) 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
(3) 双分子还原(酮)
(4) 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 (5) 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 (6) 金属氢化物还原 (7) 氧化反应
3、氧化和还原反应 (1) 沃尔夫-开息纳尔- 黄鸣龙 还原法
Br
O CH2CCH3
Br Br +
碱催化特点:
O + BrCH2CCH3
1 . 碱用量必须超过1mol,除了催化作用外,还必须不断中和 反应中产生的酸。 2. 不对称的酮,卤化反应的优先次序是:
COCHR2< COCH2R < COCH3
3. V一元卤化 < V二元卤化 < V三元卤化 卤化反应不能控制在一元卤化阶段。
2、α-氢的反应
酸催化:
O CH3CCH3 +
H CH2
快
H
慢
OH C H3C C H3
OH
OH C CH3
H
快
+
H2C C CH3
OH
OH Br Br + H2C C CH3
Br
+ BrCH2CCH3
H 快
O BrCH2CCH3
2、α-氢的反应
酸催化特点: 1. 只要加极少量的酸,因为反应一开始就会产生酸,此酸就能 自动起催化作用。因此反应有一个诱导期,一旦酸产生,反 应就会很快发生。
没有α- H的醛在浓碱溶液中,一分子氧化成羧酸,另
一分子还原成伯醇的反应。
HCHO + NaOH
△
HCOONa + CH3OH
交叉的Cannizzaro反应:
甲醛总是还原剂 例1: (CH3)3CCHO +
HCHO
NaOH
(CH3)3CCH OH+ HCOONa 2
3、氧化和还原反应
分子内康尼查罗反应:
2.
对于不对称的酮,卤化反应的优先次序是:
COCHR2> COCH2R > COCH3
3.
V一元卤化 > V二元卤化 > V三元卤化
通过控制卤素的用量,可将卤化反应控制在一元、二元、
三元阶段。
2、α-氢的反应
O H3C C CH2CH3
优先卤代 要制备一卤代醛酮应采取什么条件?
O H3C C CH2CH3
反应
O CH3 CH CH C H
2-丁烯醛
1.
C
C
亲电加成
O1
2.
CH CH C
4 3 2
共轭加成 (1, 4-加成)
1. 加HCN
CH CH C
δ+
δ-
O
δδ+
α,β-不饱和酮主要发生1 , 4 -加成 α,β-不饱和醛主要发生1 , 2 -加成
O R CH CH C H(R,)
HCN
O RCH CH C H(R,) CN H
二苯羟乙酸
5、 拜克曼(Beckman)重排
酮与羟胺反应生成酮肟,酮肟在酸性试剂(PCl5或H2SO4)作 用下生成酰胺
R' C=O + NH2OH R
R' C=N R
OH H+
O
R’-C-NHR
水解
O R’-C-OH + RNH2
PCl5, H2SO4, POCl3, HCl, 乙酸-乙酸酐
5、 拜克曼(Beckman)重排
2氢的反应6羟基4壬酮3氧化和还原反应1沃尔夫开息纳尔还原法黄鸣龙2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3双分子还原酮4坎尼扎罗cannizzaro反应5缩硫酮脱硫加氢反应6金属氢化物还原7氧化反应1沃尔夫开息纳尔还原法醛酮和肼反应生成的腙在氢氧化钾或乙醇钠作用下分解放出氮气而生成烃
第十二章
醛 和 酮
醛、酮和肼反应生成的腙在氢氧化钾或乙醇钠作用下分解
放出氮气而生成烃:
C= O NH2NH2 KOH C= N NH2 CH2 + N2
肼
腙
(2) 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法
芳香族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的作用下,羰基被还原为亚甲基:
O CCH 3 Zn-Hg , HCl CH 2CH 3
3、氧化和还原反应 (3) 双分子还原(酮)
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特点
(1)重排反应是在酸催化下完成的。 (2)只有处于羟基反位的烃基才能迁移。 (3)基团的迁移和羟基离去是同步的。
(4)迁移基团在迁移过程中构型保持不变。
CH 3 C=N Et C t-Bu H
OH
H2SO4 乙醚
Et t-Bu H
O C -NH-CCH3
手性碳骨架构型不变
6、拜耶尔-魏立格(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
90%
CH3
四. 醛酮的制备 4. 盖特曼-考赫(Gattermann-Koch)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芳烃和HCl、CO混合物作用。
AlCl3 , Cu2Cl2
ArH
+
CO
+
HCl
ArCHO
5. 由炔烃及偕二卤代物制备
CH CH
+ +
H2O
HgSO4 H2SO4
CH3CHO
O
RC CH
H2O
HgSO4 H2SO4
RCHO + 2Ag(NH3)2OH
托伦(Tollen)试剂 银镜反应 : 区别醛和酮
RCOONH + 2Ag + 3NH3 + H2O 4
b.酮的氧化
O
HNO 3
例:
HOOC CH2
4
COOH
4、二苯羟乙酸重排
O O KOH , H2O C6H5C CC6H5
H3 O
(C6H5)2CCOOH OH
(2)两种醛酮都有-H
常用强碱:(i-C3H7)2NLi 二异丙基氨锂 (LDA) 例:制备 6-羟基-4-壬酮
O 解: CH3CH2CH2CCH3 + LDA
THF -78℃
O Li+ CH3CH2CH2C CH2
(1) CH3CH2CH2CH O (2) H2O
OH O CH3CH2CH2CHCH CCH2CH2CH3 2
HCN
O—H
RCH CN
CH C
H(R,)
2. 加RMgX
镁或镁汞齐可以使酮还原,产物水解后生成邻二叔醇:
CH3 CH3 CH3 C C CH3 O O Mg 2+
H2O
2
CH3 CH3
C O
Mg , C6H6
CH3 CH3 CH3 C C CH3 OH OH
环酮的双分子还原:
1. Mg 2 O 2. H 2O OH OH
H
+
邻二叔醇重排
O
3、氧化和还原反应 (4)坎尼扎罗( Cannizzaro)反应
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醛酮的-H被卤素取代的反应。
O C CH
CH3CHO
酸或碱
O C CBr
氯乙醛
Br2
Cl2
酸或碱
+ HBr
ClCH2CHO
Br2
CH3COCH3
酸或碱
BrCH2COCH 3
溴代丙酮
2、α-氢的反应
反应机理: 碱催化:
OH
O 慢 + H CH2CCH3
O CH2CCH3
快
H2O +
优先卤代
O
例:
CH 3CH 2CCH3 + Br2
H2O, 40-50oC KClO3
O
O
CH 3CH 2CCH2Br + CH3CHCCH3 Br
32% 57%
2、α-氢的反应
卤仿反应:
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在 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统称 卤仿)的反应称为卤仿反应。
二羰基化合物起分子内的缩合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 可用于5-7元环的化合物的合成。
2、α-氢的反应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
KOH , H O 2
CH3COCH CH2CH2CH2CH2Br 2
CH3CO
解:
CH3COCHCH2CH2CH2CH2Br H
OH
CH3COCHCH CH2CH2CH2 2
RCCH3
四. 醛酮的制备
6. 由烯烃制备
RCH CHR1
1.O3 RCHO 2. Zn, H2O
Rosenmund还原
Pd-BaSO4,H2
+
R1CHO
7. 酰卤的还原
O
RCCl
RCHO
R:烷基或芳基
8. 由酰卤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制备
O
C6H5COCl C6H5COCl
+ +
(C2H5)2Cd
C6H5
(Aldehydes and Ketones)
二.醛酮的波谱 (Spectroscopy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IR:
醛羰基约在1750~1700cm-1,醛基C-H伸缩在2820 ~2720cm-1, 低于脂肪烃的C-H伸缩频率。
O R C H O Ar C H O RCH CHC H
酮被过酸氧化为酯的反应
例:
O
O
O
+
CH3 C OOH
乙酸乙酯 40℃
O
90% 己内酯
四. 醛酮的制备 1. 醇的氧化和脱氢
RCH2OH
CrO3,吡啶
RCHO
2. 芳烃的氧化
CH3
MnO2,65% H2SO4
CHO
3. Friedel-Crafts反应
CH3
O
O
+
C6H5
C Cl
AlCl3
C C 6H 5
O CH3C
Br
2、α-氢的反应 醛和酮的羟醛缩合(交叉羟醛缩合):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的
羟醛缩合反应。 (1)一种醛或酮有-H,另一种醛或酮无-H
例1:
CHO + CH3COCH3
OH
CH CH2COCH3
例2:
CHO + CH3CO
OH
O CH CH C
2、α-氢的反应
O O C C H
例:
1. NaOH 2. H
OH O CH COH
(6) 金属氢化物还原
CH3CH CHCHO
O (CH3)3CCH2CCH3
1. LiAlH4 2. H2O
CH3CH CHCH OH 2
OH (CH3)3CCH2CHC 3 H
1. NaB 4 H 2. H2O
3、氧化和还原反应 (7) 氧化反应 a.醛的氧化
HN N H
NH
N
3HCHO NH3
N N
N
HNO 3
O2N
NO2
六次甲基四胺
RDK
1、加成反应 (4) 与氢氰酸的加成
OH C=O
+ H
CN
C CN
α -羟基腈
例:
O CH 3CCH 3
N aCN , H 2 SO 4
OH CH 3CCH 3 CN
反应中PH值对速度影响很大
碱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1、加成反应
O R C CH3
NaOX or X + NaOH 2
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有:
CH 3CHO ,
~
RCOONa + CHX3 (卤仿) H+ RCOOH
CH 3CO
, CH 3CH 2OH, CH 3CH OH
2、α-氢的反应 (2)羟醛缩合反应
有-H的醛或酮在酸或碱的作用下,缩合生成-羟基醛或
1720~1740cm-1 1695~1715cm-1
1680~1705cm-1
1、加成反应 (1) 与醇的加成
OCH2CH3 CH3CH OH
CH3CHO + CH3CH2OH
H+
半缩醛
CH3CH2OH, H+
H
OCH2CH3 OCH2CH3
缩醛
1、加成反应 (2)与饱和亚硫酸氢钠的加成
(5) 与格利雅试剂的加成
OMgX
O
OH C R
+ R MgX
H C= O H
C R
1. R MgX
2. H 2 O
RC H O 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