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并根据拼音写汉
字。
(8分)
1.日薄.(b ó b áo )西山,身穿薄.(b ó b áo )衣的我y ī w ēi ( )在妈妈的怀抱里。
我看着ji āo m èi ( )的夕阳旋.(xu án xu àn )即nu ó( )移到大山后面去了。
2.在溜冰场溜冰时,我不小心b àn ( )倒了,一向爱l áo d ɑo ( )的妈妈hu án ɡ k ǒn ɡ( )万分,一秒也没d ān ( )搁,连忙跑过来为我r óu cu ō( )双腿。
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啊!
二、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
B.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C.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
起,我的语文成绩便遥遥领先。
三、请给句子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①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②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③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 ④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的人类呢? ⑤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⑥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 四、句子练习。
(17分) 1.按要求写句子。
(9分)
(1)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运用相同修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
(8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
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1)句子中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漫长而急遽”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抓住________的变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我”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________的心情。
(3分)
五、课文回顾。
(9分)
1.根据《匆匆》一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6分)
(1)“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
(2)“是有人偷了他们吧”和“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中的“他们”都指时间。
()
(3)文中作者把过去的日子比作大海、轻烟、薄雾等,非常
形象生动。
()
2.下面对《那个星期天》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不是表现童年的无知,
逝去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
B.本文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亲切自然,清楚地表明了
是文章的主人公。
C.本文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主要得益于心理描写。
文中如
理。
D.
的心理刻画来表现的,让读者感同身受。
六、阅读理解。
(31分)
(一)课内阅读。
(14分)
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大,空空落落。
1.选文中体现作者心情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我”很孤单,很寂寞,渴望找一个玩伴。
B.院子里的小孩子都躲着“我”,不喜欢跟“我”玩。
C.院子里居住的都是大人,没有小孩子。
3.“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情。
(3分)
4.母亲买菜的这段时光,作者是怎么挨过去的?怎样理解此时作者的心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17分)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
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
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
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
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净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
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
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
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待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
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儿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
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
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
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出浓浓的臭味。
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
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
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
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
出来的。
”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
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
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知足的心底珍藏。
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
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
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1.用“”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分)
2.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
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
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
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
3.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第④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3分)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2分)(1
亲的坦然。
()
(2
见如故的深层原因。
()
6.结合选文说说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4分)
七、习作。
(30分)
事时就会变成粉红色;
己的心情变化。
以“那件事,使我___________
作文,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bó báo 依偎娇媚 xuán 挪
2.绊唠叨惶恐耽揉搓
二、B
三、③①⑥⑤④②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四、1.(1)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2)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3)示例:玩电脑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键盘间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旁过去;聊天时,日子从那张着的嘴边过
去。
2.(1)孤独而惆怅 (2)不矛盾。
“漫长”突出等待时间长,
“急遽”表现出“我”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
(3)光线 妈妈搓衣服 夸张 比喻 悲伤 五、1.(1)√ (2)× (3)√ 2.B 六、(一)1.焦急又兴奋 这段时光不好挨 2.A 3.独自等待时的寂寞
4.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想象画报中女孩子们的生活。
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作者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
(二)1.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2.B 3.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 4.辛劳而充实 朴实而知足 富庶与繁荣 5.(1)√ (2)√
6.①父亲希望“我”在苏州读大学期间,能把苏州当作心灵之乡,安下心来,用功苦读。
②父亲希望“我”好好品悟苏州,随时捕捉苏州人身上的闪光点,让它们成为“我”成长中的助力。
部编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2分)
1.下列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徘徊(pái huí)旋转(xuán zhuàn)
头涔涔(tóu cénɡ cénɡ)痕迹(hén jì)
B.赤裸裸(chì luǒ luǒ)晃动(huǎnɡ dònɡ)
缥缈(piāo miǎo)耽搁(dān ɡē)
C.急遽(jí jù)惆怅(chóu chànɡ)
咔嚓(kā chā)依偎(yī wēi)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叼耽搁揉搓
B.明媚原凉惊惶
C.徘徊缥缈惆怅
3.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深沉的微笑凝然的双眼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悄悄地挪移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逃去如飞的日子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绽开的泡沫疼痛猛烈
4.下面句子与例句表达感情的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A.我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国语文的时间,
过,真希望把整本国语书一下子全学会。
B.
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C.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
报。
二、学会表达感情。
(12分)
1.学会运用景物描写表达感情。
(4分)
龙一鸣这次考试考砸了,他走在树林里,
2.学会用心理描写表达感情。
(4分)
苹苹养的宠物猫咪咪这几天失踪了,
3.学会用动作描写表达感情。
(4分)
密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淘淘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1.这是一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分)
2.认真阅读上图,完成下面的练习。
(5分)
依照上图,“母亲的母亲”我们称呼她外祖母,“父亲的母亲”我们称呼她________,“舅舅”是母亲的兄弟,“姑妈”是____________________,“弟弟的儿子”我们称呼他________,“妹妹的女儿”我们称呼她____________。
3.壮壮读六年级,家里来了亲戚,是他爸爸的姐姐的女儿,读初二,壮壮该称呼她________。
4.冬冬读六年级,伯父一家住在外地,伯父九岁的女儿昨天生病住院了。
请你帮冬冬给伯父的女儿发一条表达慰问的短消息
吧!(开头写明称呼,结尾要有署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2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
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
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怜怜、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给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分)
3.“太阳他有脚啊”这句话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分)
4.对“我掩面叹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叹息时间过得太快。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21分)
童年河(节选)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
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
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
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
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⑪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
待了。
他喜欢这种感觉。
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⑫“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
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
⑬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
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这是一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优美宁静的生活。
B.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将要去上海,心里很开心,所以看到什么都喜欢。
C.这段话写出了雪弟对老家的留恋与热爱之情。
3.对第⑨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孩子们摇动的手臂比作风中的芦叶。
B.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伙伴们与雪弟依依惜别的情形。
C.这句话写出了小伙伴们十分羡慕雪弟,也想与他一起到上海去。
4.乡下生活留给雪弟怎样的童年记忆?( )(3分) A.贫穷、落后。
B.惬意、自然。
C.陌生、冷清。
5.第⑥段提到“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联系上下文,说说雪弟为什么“鼻子发酸”。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4分) 内容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8分)
匡衡①
字稚圭(ɡu ī),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②。
衡乃穿壁③
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①匡(ku ān ɡ)衡:西汉经学家。
②逮:到,及。
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③穿壁:在墙上凿洞。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衡乃穿壁引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言文讲的是哪则成语故事?(选一选)()(2分)
A.囊萤映雪
B.凿壁借光
3.你认为匡衡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
(25分)
你经历过欣喜若狂、提心吊胆、委屈、激动、陶醉……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其中你
印象最深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回顾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实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1.C 2.C 3.C 4.B
二、1.示例:感到一阵闷热,树上的知了大声叫着“砸了,砸了”,鸟儿也聒噪起来,不知它们在背地里议论着什么。
2.示例:她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往日和咪咪一起玩耍的画面,“喵喵”的声音在她的耳边回荡。
3.示例:他只有跟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他跳跃,影子也跳跃;他下蹲,影子也下蹲;他挥手,影子也挥手。
三、1.亲属称谓关系
2.祖母父亲的姐妹侄子外甥女
3.表姐
四、1.,,,?
2.划去:惋怜怜
3.拟人
4.C
5.不能。
能换。
五、1.
亲婆的劝说下,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乡去上海上学。
2.B
3.C
4.B
5.
上学,还是劝他离开。
想到这里,雪弟鼻子发酸。
6.内容上:表达对故乡的不舍,以及对未知的好奇。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六、1.匡衡就在墙上凿洞引来邻居家的亮光。
2.B
3.匡衡是一个刻苦读书、聪颖好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