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药方剂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中药方剂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6-08-10T14:28:25.3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作者:付雄[导读] 骨折迟缓愈合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这是一种发生于骨折患者中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中[1]。

付雄
(河南省光山县中医院骨伤科河南光山 465450)【摘要】目的:探究中药方剂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来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7例患者采用西药常规疗法,作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4.59%,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4
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4.8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75;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7917;P<0.05)。

结论:采用中药方剂来治疗骨折迟缓愈合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病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方剂;骨折迟缓愈合;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326-02 骨折迟缓愈合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这是一种发生于骨折患者中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中[1]。

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骨骼不易恢复,出现了骨折缓慢愈合的情况,患者的患处不能在正常愈合的时间内愈合,导致患者的病情长期拖延[2]。

虽然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骨硬化情况,但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同样会带来较大的影响[3]。

因此,关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已经成为了医学研究中的重点。

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我院在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探究中药方剂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观察对象为我院在2008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骨折迟缓愈合的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我国关于骨折迟缓愈合的诊断标准[4]:患者的症状表现为骨结痂少、轻度缺钙、骨折线明显等情况。

排除标准[5]:①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者;②有神经障碍的患者;③消化系统受到严重损害的患者;④无法配合治疗工作的患者。

本次选取的观察对象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最小的53岁,年龄最大的80岁,平均年龄(68.3±3.8)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4.8±0.6)个月。

骨折部位:桡骨远端骨折20例,胫骨干骨折18例,肱骨干骨折19例,股骨颈骨折17例;手术方法:手术内固定32例,石膏小夹板固定42例。

将两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骨折部位、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目的,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进行脉冲电磁场治疗,并对患者骨折部位性固定术,并在骨折愈合是对患者进行3个月左右的负重训练;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服用具有活血化瘀且补益肝肾的中药方剂,具体的药物配伍为:骨碎补、续断各120g,自然铜、丹参各100g,人参、血竭各80g,乳香、杜仲各60g,当归、怀牛膝、西藏红花、土鳖虫、木瓜各30g,研磨成粉,并以水调制成丸,一天3次,每次3颗(3/颗),连续服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来进行划分,其中,痊愈:患者的病情全部康复,恢复的情况理想,能够准确对线对位,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活动功能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有效: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骨骼逐渐开始愈合,但还需继续用药治疗;无效:患者的病情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还有恶化的趋势,需要调整治疗方法。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②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方式按照GQOL—74生活质量表来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为0~100分之间。

总分换算为0~100分。

对比两组患者在各个项目的平均分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采取对照试验,最终数据均需进行统计学处理,将其输入SPSS 19.0软件,并依据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其中以(x-±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行t检验;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行卡方检验。

组间比较得出P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即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得出,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35例,占该组总人数的94.59%,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有2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4.8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10.1175;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中医治疗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在治疗骨折内疾病方面,中医传承了调理气血、舒筋通络的治病理念,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来清除病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6]。

中药以调理人体气血为核心理念,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调理人体内循环、固本培元,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采用中医疗法来治疗骨折缓慢愈合,能够在治疗的过程中调理患者的气血循环,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

在本次的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我院收取的74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来进行实验观察,分别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和中药方剂来进行治疗,根据实验结果,采用中医来治疗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59%,治疗的效果十分理想。

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好的提高,生活质量总评分达到了(76.8±5.9)分,患者的整体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方剂来治疗骨折迟缓愈合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病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辉.97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12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587-588.
[2]杨静.中药辨证内服外敷治疗闭合性骨折迟缓愈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32-32.
[3]李德国.中药内外合用治疗四肢骨折迟缓愈合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63-64.
[4]袁国华,胡清军.内服接骨汤配合外用透骨散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评价[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09):72-73.
[5]邢彦超.中药骨疏康颗粒对骨折迟缓愈合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4):129-130.
[6]刘伟伟.六味地黄丸对IL-1β、TNF-α干预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