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利川市第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人口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
读右图“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
A.丙 B.甲
C.乙 D.丁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4~5题。

4.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B.上游水电站增多
C.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D.下游降水量减少
5.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B.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C.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D.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6~7题。

6.形成“蜂”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7.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B.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C.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丙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甲到丙的变化是以水分为主导因素的
C.丙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多少仅取决于当地的纬度
11.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夏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12---13题。

1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林地
B、城区
C、农田
D、乡村
13.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形
B、降雪量
C、光照
D、温度
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左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转场主要受()
A.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16—17题。

16.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17. 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草原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2014年2月8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目前我国已在南极地区建有四个科考站,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四个站点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19、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我国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某地逐月累计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能反映该地气候状况的是 ( )
21.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地的气候类型()
A.6~8月的月降水量达400 mm,且分布均匀
B. 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夏季降水少、光照强,适合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D.雨热不同期,是不同季节受不同风带影响的结果
下右图为“某国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政策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战争因素
年龄结构 图中每个方块代表1万人
23. 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 C.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D.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读右图,回答24—25题。

24.若图示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此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①a、b、c、d 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 点 ②d 地盛行上升气流 ③a地气流流向d ④c地气流流向b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5.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b 地位于 ( )
①北半球大陆上 ②北半球海洋上 ③南半球大陆上 ④南半球海洋上 A .①② B .②④ C . ②③ D .①③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26--28题。

26.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 )
A.敦煌
B.成都
C.广州
D.深圳
27.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缓解热岛效应
B.提供工业用水
C.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D. 减轻城市内涝
28.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
A.调节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增加下渗量
D. 美化城市环境
读某岛屿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中M地被称为“世界雷都”。

读图回答29---30题。

29.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空气对流强,降水丰富
B.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小湍急,由中心向四周流入海洋
C.地震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D.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
30.M地比该岛其它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B.位于山间盆地C.空气湿度大D.位于岛屿内部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旱涝灾害,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等问题。

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0分)
(2)分析华北平原地区春旱特别严重的原因,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
对策。

(12分)
32.读下面“一带一路”示意图。

(1)某海轮从广州到阿曼运送货物。

为节约燃料,建议其________(季节)出发,说明理由。

(6分)
(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6分)
(3) 7月,索马里海域流经的洋流属于_____________(按性质分类),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