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幻想间追求人性美——浅评《哈利·波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现实与幻想间追求人性美
——浅评《哈利·波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英国女作家J.K.罗琳著,被翻译成七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多册,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共有七部,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为主要舞台展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六年的学习、冒险生活;第七部讲述的是哈利·波特在野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哈利·波特这个人物叱咤文学江湖,让数不清的读者为之倾倒,这不得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罗琳这个富有想象力的魔法妈妈带给了无数人欢笑与泪水,更带给了全世界的哈迷一个美丽的梦。

在目前人们阅读趋于快餐化、作家创作趋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哈利·波特》不仅成为了一部畅销书,更成为了一部“悦读”书——这种快乐不是多数科幻小说都能带给读者的肤浅的想象的快感,而有着对人性美的不懈追求。

这种追求蕴藏于吸引人的现实和幻想的交融当中,从而使得崇高更加易读、亲民。

《哈利·波特》独特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现实美。

它贵在有“三实”:
一是故事背景设置切近读者。

《哈利·波特》的背景时间被设置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不是公元三四千年,也不是公元前数百万年;其故事大舞台被设置在英国,而不是某个未知星球。

二是人物形象真实。

《哈利·波特》作为一部魔幻小说,其中人物大多具有超常的能力,但没有因此丧失人类的本性。

无论是被视为“救世之星”的哈利·波特,还是法术超群的邓布利多,都在故事中表现出了人性的弱点与缺点。

《哈利·波特》中绝没有高大全式的人物,并且,其中人物除了会施魔法外,并未与读者有本质上的差异。

这一点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找到融入感与归属感。

三是故事情节真实。

少男少女间的情感波折、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曲折斗争、朋友、敌人和上司、下属间的错综关系都像是读者面前的一面镜子,直照其内心。

此外,《哈利·波特》中最长的线索就是爱。

爱在人世间无处不在。

爱既帮助小说完成写实的任务,又成为对人性美不懈追求的不竭动力。

不过,作为一部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的想象美似乎被以上三点遮蔽殆尽。

是真的吗?
有人不禁要问:时间紧紧局限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地点紧紧局限于英国
的一部小说,能有持久的读者群吗?答案是肯定的。

人类的思想正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变得空灵,所以人们追寻奇幻故事的情结显然难以断绝,并且,只要读者能够在作品中找到融入感与归属感,正如现今的中小学生依旧在津津有味地读着《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一样,《哈利·波特》会持久地被读者认可。

《哈利·波特》的想象美,一在于在现实中时常超乎现实,留下众多谜团,埋下寿命极长的伏笔,令人意想不到,而又能给人合理的解释;二在于作者毫不吝惜的留白,留给了读者足量的想象空间。

魔法在这里只会帮助读者发挥创造,而不会束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情感与想象。

《哈利·波特》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爱”字诀,这在前文已略提一二。

七部书内容不同,人物性格也有所变化,但是,读者能始终感受到浓浓的爱——无论是朋友间的、恋人间的、亲人间的还是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间的。

《哈利·波特》有写实有想象,讲述了一个庞大并且精彩的故事,但是,更重要的是,书中反映出的人性美——如勇敢、智慧、坚韧和永恒的爱。

这也是《哈利·波特》的社会意义之所在。

本书虽优点众多,但也有一定不当之处,如在人物的丰满度方面,在此不再赘述。

严肃地说,我国文坛上长期缺少优秀的科幻作品。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尤其是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后,作家(或未来的作家)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多深刻思考,多吸取外国作品的长处,练好“爱”字功。

愿我国文坛早日出现例如《哈利·波特》的优秀科幻作品。

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一六班
张天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