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3《治水必躬亲》练习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水必躬亲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丨不可执一,泥.于掌故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有缓急,潴.有浅深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咨询不穷.其致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
答案:(1)拘泥。

(2)水停聚的地方。

(3)追究到底。

(4)像这样。

2.如下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
而水利不兴矣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B.如好逸而恶劳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荒村野水之间又留蚊于素帐中
之法至之市,而忘操之
“并列〃,后者是表示顺承;
“如果",后者是“像……一样'’“在"“的",后者是“到……去"。

3.如下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解析】选C。

正确停顿应为:昔/海忠介/治河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阅读《治水必躬亲》全文,回答如下问题。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丨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此,所以。

〔2〕随意。

6.翻译下面句子。

〔1〕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此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瑞〕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2〕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

7.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8.如下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寥寥数字,塑造了海瑞不怕艰险、身先士卒的形象。

B.海瑞的随从官吏,以海瑞为榜样,清正廉洁,不横行勒索百姓钱财。

C.文章以海瑞为例从反面说明治水如何才能成功,然后又从正面说明水利不兴的原因,前后比照,论证鲜明。

D.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深刻说明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解析】选C。

海瑞的事例是从正面进展论证,而说明水利不兴的原因如此是反面说理。

阅读乍文,冋答文后问题。

桑偉°传(节选)
欧阳修
(楼)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挥杀数人. 缚其余。

汝旁县为之无盗,東西转运使■秦其申•援郑城尉
>
……禅虽举迸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

姑居雍丘•遭大水
•有宴二枠■将以舟裁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
V
其舉•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

舉尽乃止舟悸善剑及
轶简⑦•力过敎人而有謀略戒
I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注】①桑悸(yi儿人名。

②敷城’地名.下文的一汝旁县“郑城g駆丘
楙均希地龙#③京西转运使'官护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耶名.④雁: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閒;快长妁鉄片。

_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答案: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缚〔〕〔2〕走〔〕〔3〕善〔〕
答案:⑴ 绑,捆绑(2)跑,逃跑(3)善于,擅长
11.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但桑怿并没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符合情理。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文中“〔怿〕又闻某某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

汝旁县为之无盗'’来回答。

答案:桑怿在某某独自杀死了多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

13•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有勇有谋,既健又勇;〔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

附【译文】
(桑樺〉又听说襄城有十多个强盗•就独自一人提着剑前去•杀了多个强盗•其余的绑起来。

为此汝旁县没有强盗■京西转运使奉明这件爭•授予帮城弔人……柔烽虽然中过进士,但并没读过务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桑棒)雪初胯住在雍丘时•遭遇大水•有两仓的報食. 将用豁运送.岌现那些魏堆躲水患的百姓・就抛弃了粮食. 用齬载百姓乜看到百姓年成不好•会聚乡里供养他们•直到鞭食没有了才停止。

桑烽擅长使剑和铁简,力量可抵过几个人.并且很有谋略。

(二)阅渎卜.文•冋答问题。

唐•元结
右溪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滝。

南流数十
步.合管溪°水抵门两岸■悉皆怪石
•欹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说触石+
涧悬激注J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客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聆境.静者 ' 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常爱「徘御溪上「为之履然!乃疏凿羌秽-俾
为亭宇.植松与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为溪在州右上总名之曰右溪*刻铭石上.軫示来者㈡»
I注】①抵:去拍•形容溪流满涌,②悉皆:(两岸)都是。

③4t(qi)嵌半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予.①涸(huih漩斶* 悬:形蓉触石濺起的渡花‘激:形容祓忑遏制而遥咸的急f i± :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⑤相两:皱此追藏前护*⑥ 逸民退士冷g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⑦人间:指世俗社会°⑧册者:抠仁人。

《论语•範也》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者动r仁者赫j•⑨跪鬻空秽:谓蔬通水道•开挖乱石. 去除芫草杂树.⑩影示二盍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14.解释如下加点的词。

〔1〕如此可为.都邑之胜境〔〕
〔2〕为溪在州右〔〕
〔3〕不可名.状〔〕
〔4〕遂名之曰右溪〔〕答案:〔1〕成为〔2〕因为〔3〕说出〔4〕命名
15.翻译如下句子。

〔1〕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蔽。

〔2〕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来欣赏它和喜爱它。

16.说说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描写了右溪美丽的景色,但这美景竟不为人所知,后来作者除杂草、建亭阁、种花草,
以期望人们熟悉它、喜爱它。

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答案:表现了作者对美的向往、追求以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附【译文】
在遭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漢口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击拍菁两岸“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校盘曲•无法用语育来形容口清澈的漢流冷击到岩石•使激超腾空的浪花和股胶J0流.岸边还有美好的树木与珍苛的青竹■按下的朗影互相遮蔽。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
人烟密集的地方•可质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逻清静者序憩的园林二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次来•却至今没有人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症溪水旁能徊■为此帐然惋惜!于是进行疏早开通•浦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遽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娴植保护玻岸的香茅•来増加它优美的最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便命名它为「右灑J 现在把这些文字割在石上■以让后来的游者钮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