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两首描写的都是寒山秋天景色的古诗,诗人被那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陶醉,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
学生非常喜欢背诵古诗,对《山行》《枫桥夜泊》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这两首诗。
但学生对古诗中的词义及内容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构想:
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这两首诗在认读生字词的基础上里理解重点词语,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画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山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1、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3、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二、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
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三、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径""飘"
2、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
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四、理解诗句。
1、讲读第一句:理解"远山""石径""斜"
1为什么称为"寒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3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2、读第二句。
1理解"白云生处"。
2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3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3、读第三行诗。
1理解"坐""爱"
2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3看图。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4、读第四行诗。
1理解"霜叶""红于"。
2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3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4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六、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要写的生字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3、组词扩词,选词口头造句。
4、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内容:
学习《枫桥夜泊》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读题。
3解题。
4介绍作者。
2、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2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
3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
3质疑。
三、朗读理解。
1、学习一、二句。
1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2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理解"愁"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
4指名回答。
2、学习第三、四句。
指名读三、四句。
1"姑苏"在什么地方?
2到是什么意思?
3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3、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4、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
5、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记忆方法。
3、组词扩词,选词口头造句。
4、练习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
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