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年人口数量统计
疆域和行政区划

北临琼州海峡的省级行政区( ),沿我国大陆海岸线
以北向南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
9、临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 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面积最大的省( ) 。
黑河-腾冲 人口地理分 界线,是划 分我国的人 口密度大小 的界线
黑、内蒙古、陕、宁、甘、川、滇
A D C B E
提示:该地为 东北三省之一
全称:黑龙江省 简称:黑 行政中心:哈尔滨
具体位置图
黑龙江省
5/34
提示:该地为 我国第二大岛
全称:海南省 简称:琼 行政中心:海口
具体位置图
海南岛
6/34
提示:该地东 西跨度大
全称:内蒙古 自治区 简称:内蒙古 行政中心:呼 和浩特
具体位置图
内蒙古自治区
7/34
本课知识小结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世界上人口 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
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人口普查
众
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与发展
多
的 我国的人口问 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人 题与人口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口
人口密度:计算公式
我国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 上册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单位:万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世界
时间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总数 58260 69122 100391 113051 129533 610000
农村
59667 80006 77457 83939 251790
小学
19582 35534 42021 40340
关于人口变化的数据分析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口一直在持 续增长,尤其是1965-1980年人口迅速增 长,但随后人口在缓慢增长,这是80年代 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对中国人口增长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
80 70 60 50 40
各年龄组人口比重(%)
30
20 10 0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首先,我统计了1953-2010年之间0-14岁, 15-64岁,65岁以上的的人口数量。由上述 图表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0-14岁阶 段的人口在迅速减少,15-64岁阶段的人基 本维持平衡,65岁以上的人在迅速增加, 这就导致了人口老龄化。
关于中国人口变化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变化问题一直是焦点问题, 为什么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中国人口什么 年代的人最多?人口什么时候开始下滑?
概要
• • • • • 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关于男女比例失衡现象的分析 关于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的分析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析 预期寿命延长方法
一、中国总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结论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险 条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人们的平均 预期寿命也在持续稳步延长,但是寿命是 延长了,但与此同时遭受的病痛也随之加 重。归根到底,
“让人们健康地活着”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普遍延长,遭受“耳聋 眼花”或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困扰的年头 随之变长。研究人员呼吁卫生政策重点从 简单地“让人们活着”变为“让人们健康 地活着”。
人口老龄化
80 78 76 74 72 70.47 70 68.55 68 66 64 62 60 预期寿命 男 1990年 女 预期寿命 男 2000年 女 预期寿命 男 2010年 女 66.84 71.4 73.33 72.38
我国历年人口统计数据比例

历年人口统计数
(年底数)
注:①1982年以前数据为户籍统计数;1982—1989年数据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有所调整;1990—2000年数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3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
②1982年以前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全部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县人口,但不包括镇人口。
1982—1999年的城镇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街道人口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乡村人口是指除城镇人口以外的人口。
2000年以后的城乡人口是按国家统计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计算的。
历年来总人口数对就业率走势

历年来总人口数对就业率走势作者名:王亚玲学号:201310420124摘要:本篇资料反映我国2012年及历年人口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人口统计数据,就业人口数量统计。
关键词:人口就业人口年份引言:《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为城镇地区全部法人单位;《劳动力调查制度》的调查范围为全国16岁及以上人口;《农林牧渔业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查范围为全国乡镇以下农村地区;《培训就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填报范围为全国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机构;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业统计范围为全社会。
1990-2000年的全国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的总计资料,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历年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的;2001年及以后的全国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的总计资料,是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历年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的,因此分地区、分类型、分行业的资料相加不等于总计。
1998年及以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平均工资等指标中不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职工及其生活费。
年份总人口(年末) 就业人员(万人) X' y' X'*Y' X'*X'1990 114333 64749 -12198.73913 -11 134186.1304 148809236.4 1991 115823 64750 -10708.73913 -10 107087.3913 114677093.8 1992 117171 64751 -9360.73913 -9 84246.65217 87623437.07 1993 118517 64752 -8014.73913 -8 64117.91304 64236043.33 1994 119850 64753 -6681.73913 -7 46772.17391 44645637.81 1995 121121 64754 -5410.73913 -6 32464.43478 29276097.94 1996 122389 64755 -4142.73913 -5 20713.69565 17162287.5 1997 123626 64756 -2905.73913 -4 11622.95652 8443319.894 1998 124761 64757 -1770.73913 -3 5312.217391 3135517.068 1999 125786 64758 -745.7391304 -2 1491.478261 556126.8507 2000 126743 64759 211.2608696 -1 -211.2608696 44631.15501 2001 127627 64760 1095.26087 0 0 1199596.372 2002 128453 64761 1921.26087 1 1921.26087 3691243.329 2003 129227 64762 2695.26087 2 5390.521739 7264431.155 2004 129988 64763 3456.26087 3 10368.78261 11945739.2 2005 130756 64764 4224.26087 4 16897.04348 17844379.89 2006 131448 64765 4916.26087 5 24581.30435 24169620.94 2007 132129 64766 5597.26087 6 33583.56522 31329329.24 2008 132802 64767 6270.26087 7 43891.82609 39316171.37 2009 133450 64768 6918.26087 8 55346.08696 47862333.46 2010 134091 64769 7559.26087 9 68033.34783 57142424.89 2011 134735 64770 8203.26087 10 82032.6087 67293488.89 2012 135404 64771 8872.26087 11 97594.86957 78717012.94 126531.7391 64760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假设人人口数量兑就业人口与时间之间存在线性统计关系,为此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分析,另人口数量兑美元的汇率的汇率为Y作为模型中的响应量,时间为X作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回归模型如下Y i = a + bX i + εi其中Y i 表示因变量Y第i次试验下的观测值;a与b均为参数,称为回归系数;X i 为常数,表示因变量X第i次试验下的观测值;εi 为i次试验的随机误差项,满足Gauss-Markov假设,及均值为0,互不相关且方差相等。
[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数]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
![[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数]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e88f3ae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7.png)
[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数]现在中国有多少人口统计数据最权威的要算国家统计局了,2022年9月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底中国总人口已达到13.07亿人,比2022年底时增加了4050万人。
这是经过2022年底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后,汇总出的最新数据。
但是,在2022年8月底出席2022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总结表彰暨技术业务总结研讨会时,国家统计局局长指出:“目前人口调查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全国人口数大于各地汇总数。
多年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还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2022年时统计局经过自己调查测算的全国总人口数为12.92亿人,而各地汇总数只有12.60亿人,两者差距3200多万人;2022年这一差距竟然进一步扩大到4600多万人[2]。
就是说2022年底的13.07亿人口有超过4600万的水分,实际各地汇总人口只有12.6亿。
与笔者在《从统计数字看调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的推测完全一致[3]。
4000多万中国人哪儿去了国家统计局认为主要是流动人口问题,各地都从本地的角度考虑,不希望人口数高于户籍人口和规划指标,以致影响人均指标和政绩。
但是国家统计局2022年的调查发现2022年底流动人口数只有1.47亿人,这1.47亿人口能够误差4600万其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水分开始于2022年之前。
2022年人口普查显示总人口只有12.426亿。
这个数据比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告的1999年年底总人口少1648万,比1998年年底少549万。
于是按照人口普查办公告的1.81%漏报率(却不考虑重报)进行校正,将这个数据修正为12.658亿。
就是说2022年人口水分就已经有2322万。
对于1990年代以来的超低生育率,人口学界也认为是2022年人口普查漏报。
将生育率修正成1.8,成为“坚持计划生育不动摇”的依据。
2022年人口普查的1.81%漏报率到底准确不准确呢漏报是否严重我们比较一下202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正文: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单位:万人数据分析:一、全国人口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 3972 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
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生孩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

摘要:我国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实证分析选取了1998至2009年的中国人口数据,运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我国98至09年人口增长情况,分别计算了历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比增长率,并进行分组。
接着计算了人均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进行了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
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一直呈递增趋势,可观的是,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呈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仍然较大。
所以,总体来说,人口增长问题仍不可忽视,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关键词:中国,人口,增长率,实证分析目录引言 (3)一、资料分组 (4)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8)1、1998至2009年间我国人口总量的平均数计算 (8)2、1998至2009年人口总量的平均增长率计算 (8)三、有关增长量和速度指标的计算 (9)1.增长量的计算 (9)计算公式为: (9)2.速度指标的计算 (10)计算公式为: (10)四、有关趋势分析 (10)1998-2009年我国人口总量的有关标志变异指标及趋势分析 (10)五、我国人口总量的趋势分析 (13)参考文献: (14)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增长快,人口素质低;由于人口众多,不仅造成人均资源的数量很少,而且造成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很大压力。
每年新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有相当一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现状和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控制人口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8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国策,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本实证分析分析了几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并研究了未来增长趋势,对我国掌握人口增长情况,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年中国人口数量统计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8973万人,减少1373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7.35%。
2017各省全国人口总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82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万人,出生率为12.95‰;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09‰;自然增长率为5.86‰。
与上年相比,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数量分别增长2.11%、0.48%、0.58%和0.5%。在珠三角快速增长的同时,粤东西北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珠三角内部,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最多,分别比上年净增54.24万和52.97万人,两市人口增量占同期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86.31%。
东三省去年常住人口都出现负增长。其中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减少了20.29万和12.18万,辽宁减少了4.6万。
在去年12月13日的国家发改委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官员介绍,剔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最近五年(2010~2015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出约24万人。从纵向看,与前十年相比并没有加速流失的趋势。
表1:2016年各省份人口增量
出生率:西部、山东、华南高
从常住人口的增速来看,共有6个省份的增速超过了1%,分别是西藏、新疆、广东、重庆、宁夏、山东。除了广东和山东这两个沿海大省,其他省份都位于西部,出生率也都比较高。
除了这6个省份,天津、浙江、福建和广西的增速也名列前十。从大的范围来看,增速比较靠前的主要集中在西部边疆省份以及东部的山东、华南地区。而在榜单尾端,东三省的常住人口均出现负增长,北京、上海、江苏的人口增速也都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