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优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第【1】篇〗
一、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是叶圣陶写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看荷花时的感受。
全文语句简短,但朴实优美,把一池给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是感悟荷花开放时各种美丽的姿态,并能把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活的画”。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受荷花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积累优美语言。
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协作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法运用
1、这节课我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因为这么美的文章,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还就是通过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真切地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朗读的时空,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
让学生自己走进文章中去,是为了学生能更深切地与文本对话,达到对文本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探究,感悟“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
体验“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景象,感悟荷花的美,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2、小组合作
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时空,克服以往就课论课的生硬方法,不失时机地让学互动互助,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美荷花,更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伟大,发展想象力,感受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程序安排
1、以趣引入,感知荷花的美。
通过回忆以前学习的古诗,观看影片整体感知荷花美。
2、与文本对话,品味荷花的美。
(1)、通过品读交流,讨论赏析,体会荷花的姿态美。
通过多煤体课件,理解“冒”字的妙用。
通过自由朗读,细品荷花姿态美。
(2)、通过品读感悟,想象理解“荷花是一幅活的画”。
自主探究:为什么说是一幅活的画?通过齐读,展开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3)、通过配乐朗诵,闭目想象,体验荷花的动态美
3、互动交流,展示荷花的美。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互动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形式多感官参与,赞赏荷花。
4、积累运用,丰富生活,指导写作。
5、拓展延伸,创造荷花的美。
课外让学生选一幅或几幅自己喜欢的荷花,再附上一首小诗或是几句话,制成读书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第【2】篇〗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想象描写。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课后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对荷花静态美的特点描写部分。
2、体会想象部分中出现的景象及其动态美的叙述。
教具准备:
放大的一张荷花图或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看过荷花吗荷花盛开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教师揭示课题:16。
荷花
二、观察挂图、了解图意。
1、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看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池荷花怎么样这池荷花在什么地方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引导学生从局部观察。
荷花的叶子和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图画上除了荷花,还画了哪些景物看了这幅荷花图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初读课文,拼读生字。
1、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幅图上的荷花的呢
2、学生自学,勾画
3、检查自学情况。
4、指名初读课文。
四、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图上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荷花的
2、综合学生的回答,围绕“闻——看——想”这一顺序组织教学。
(1)学习1自然段。
A、指名朗读。
B、“一......就......”这个词说明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
传得很远)
C、哪一个词表达了“我”去荷花池看荷花的迫切心情(赶紧)
(2)学习2、3自然段。
默读课文并讨论:
A、“我”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一幅什么景象
B、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荷花的哪部分
C、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叶子呢他们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D、作者描写荷花时,抓住了哪三种不同的样子来写请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E、在2自然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把荷花写“活”了
F、面对满池美丽的荷花,作者流露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词语看出
G、为什么说“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呢
讲述:课文前三段描写了荷花的香、多、美。
指导朗读。
(3)学习4、5自然段。
A、从哪些词看出是作者的想象
B、当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时候,面前起了什么变化
C、我仿佛变成了荷花以后,蜻蜓和小鱼有什么表示
D、让学生合理想象
E、默读4自然段,看共有几句话,可分为几层意思
小结:这两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过了好一会儿,才回到现实中来。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指名读全文,其它同学看图听读,展开想象。
六、回顾全文,理清思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导学案第【3】篇〗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句子,老师为什么只挂出这一句?
①、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读)
②、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③、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④、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⑤、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
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你来找找看。
(朗读)
⑥、(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裹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⑦、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⑧、感情前三个自然段。
⑨、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
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2、第4、5自然段
①、我听着大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②、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③、自由读课文,当作这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④、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⑥、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写法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呢?
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五、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
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齐读课文。
2、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
16 荷花
清香活的画变成荷花
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色彩、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