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4期总第506期
ENGLISH ON CAMPUS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文/陈晓琴
加德纳认为,面对每一个学生,我们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个别化地对待他们,尽可能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要做到这一点,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多元智能理论鼓励愉快的合作性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语言智能
系统训练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能发挥出学生的语言智能优势。
听的方面,训练学生的无意注意,听各种媒体资源的录音,如新闻广播(VOA,BBC)、人物故事等。
口头表达方面,头脑风暴、讨论、讲英文故事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阅读方面,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阅读材料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世界的最佳途径,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跨文化的风土人情知识。
写作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写作类型,指导学生分析写作要领和特征,传授不同的写作方法。
写作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如写英语日记,概要写作、续写等。
译的方面,一句多译、一词多译、熟词新义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好学生的优势智能组织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依据学生的智能优势组织英语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课堂;学习活动
【作者简介】陈晓琴(1983-),女,汉族,福建永安人,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
已经开始重视学习迁移的研究,它在促进学生学习内化方面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在学习迁移的实践中,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丰满既有认知结构,周延辩证思维。
同时,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技能熟练,甚至行为规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有学习都是首先从前人的经验获取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等环节都较为关键,而在这几个环节,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因为人们在学习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迁移。
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住迁移,做到主线清晰网络相扣,尤其在独立学习中这种优势愈加明显,一举三反、融会贯通的效果更强。
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和习得的能力,只有在新的语境、新的情境下予以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才能使知识网络更丰富、更稳固。
知识在练习中得以巩固,练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在不同情境、语境下得到正向迁移,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获取。
练习拓展卡中的习题须是教师精心设计的经典练习,作为课堂学习的提升手段,要能够引导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解读文本、建构模型、寻找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真正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练习拓展卡可以在课堂中练习反馈,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不断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
练习的方式应多样,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契合,学生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不能简单地认为学习过的知识,学生一定能够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更要关注知识应从已知到未知、书本到生活、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正是通过有效的迁移转化为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研究目前还在试验论证中,论文中关于翻转课堂的探讨也还显得比较粗浅。
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希望和同行们一起继续关注这个课题,希望老师和学生都能从这一课题研究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布卢姆.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曹丽,钟永江,白雪.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 2007.
[4]陈怡.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陈锦芬.小学中高年级英语翻转课堂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
[6]陈玉琨.中小学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 2014.
[7]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陈小莉,于晓燕,阜阳市七里河小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61
162
2020年14期总第506期
ENGLISH ON CAMPUS
都是很好的语言学习方式,语句和篇章的翻译、英译汉、汉译英,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
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逻辑数理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涵盖数学、科学和逻辑三个领域,它主要指数学和思维方面的能力。
”(Karolyn Chapman,2004)逻辑数理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理解文章主旨、分析篇章结构、查找时间线索、推理判断事实细节、寻找逻辑线索等都需要运用到逻辑数理智能。
在阅读说明文时,时间轴(when,where,who,what, how ,why)能够清晰地展示逻辑框架。
例如,在学习Book8 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的第一篇阅读文章Californian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抓住“history”这个线索找出文中所有的时间点,然后找出“where,who, what”等细节信息,从而理解加利福尼亚州移民的历史就是其多民族大融合特色形成的过程(how),因此它是美国最具多元文化代表性的州(why)。
针对有逻辑-数理智能优势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自己的优势解决相关的逻辑—数理问题,提升学习的成就感和自
信心。
三、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是以对周围世界的感觉运动观念的敏锐性
为发展点的。
这时,我们的眼睛能识别形态、色彩、形状、材
质、空间深度、尺寸和它们之间的关系”(Karolyn Chapman,2004)。
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是我们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如在区分“on, across,above, through”几个介词的用法时,就
可以用三视图,直观地展现这个词的不同空间用法。
如在教学选修6的第一单元“Art”时,多媒体可以展示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画作,介绍曼哈顿著名的五家博物馆时可以展示地图,这些鲜亮的彩色图片、具体的地图和建筑照片都能为文章的阅读和主题的理解以及细节的理解提供很好的帮助,是创设情境和导读热身的最佳方式。
此外,字体放大、颜色不同都是在利用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四、在英语教学中运用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创作和表现音
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于音调、音质、音色和韵律的敏感,
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David Lazear, 2004)。
音乐的韵律节奏、表达的感情可以引起人的共鸣,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音乐可以很好地创设情境,烘托氛围,引导话题,甚至可以通过歌词来学习语法和跨文化知识,提升对主题情感态度观点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选修6第二单元Poems时,笔者就让学生学唱童谣,吟诵诗歌,跟着音乐,学生通过学唱,轻松愉快地找到它们的节奏和押韵单词,把握了诗歌特点和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学唱“Big Big Girl”,通过听歌填写歌词等活动扩充了
词汇、锻炼了听力,还学习了“if”的句法结构,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指个体控制自身的肢体,运用动作和表情
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avid Lazear,2004)。
肢体
语言(verbal language)被认为是语言交流的方式之一,通过肢体的某一动作(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能够传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和不同的思想。
如教授选修7第一单元“Living well”时,就
可以让学生表演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作,让大家判断这些是不是健康生活的行为。
舞蹈和戏剧的表演也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
如教学选修八第四单元“Pygmalion”时,可以让学生进行role play,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通过表演和欣赏,学生们很快就明白英国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区别和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熟悉语言表达。
虽然在高中学习阶段,英语课堂上运用身体—运动智能较少,但是在创设动态语境、调动课堂氛围上,身体—运动智能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六、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主要是指与人交往合作,觉察、体验和
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能据此作出适当的反应的能
力”(David Lazear, 2004)。
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就利用了
人际交往智能。
例如,在教学选修8第三单元“Inventors and inventions”时,可以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把握“who, when , what(inventions, achievement/influence) ” 进行概要阅读,并小组分工合作将本单元的四篇阅读编排成一份手抄报。
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分工,开展摘要写作、文章排版、图案设计等,手抄报完成后还要有组员负责展示和解说,这需要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分工协作才能完成。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利用和提升,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协作能力。
总之,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学
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理念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美]Carolyn Chaptman.在课堂上开发多元智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美]David Lazear.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3][美]David Lazear.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美]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