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任务3: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展示2019年6·22杭州纵火案这一案件。
学生结合案件进行分析
引出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从而导入本课理学的兴起。

1、魏晋到隋唐时期儒学的地位变化及变化原因。
2、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4、儒学如何成为正统地位
5、理学的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和导学提纲回答。
问题1需要教师的补充
问题2、3学生都能归纳出来
理学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原因

教师巡视并指导
针对理学的内涵学生进行讨论
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理学的历史地位,学会对文化的批判继承

学生代表起来就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对本课知识点进行补充间广泛传播。
(3)政治: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韩愈古文运动提出复兴儒学。
3、程朱理学
人物:程颐、程颢、朱熹
世界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格物致知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适应了统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
教学反思
第3课、宋明理学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掌握理学的形成原因
理解程朱理学的主要内涵
考纲分析
程朱理学的基本内涵
教材分析
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宋明理学。首先是魏晋至隋唐的“三教合一”,其次是程朱理学。最后介绍了陆王心学。
学情分析
宋明理学由于吸收佛教、道教思想而带有哲学化、思辨化的特点,加大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教师必修借助历史材料、历史表格及图片、视频,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好在高二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已经学过哲学理论,基本能够区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哲学概念,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相关哲学概念。
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完成导学提纲的选择题
板书设计
1、魏晋时期佛、道的兴起,儒学的独尊地位被动摇。
(1)汉代经学逐渐走向繁琐而僵化,对士人缺乏吸引力
(2)①佛教教义本身的欺骗性、迷惑性。
②统治者推崇佛教。
2、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儒学的正统地位面临挑战
(1)社会: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受到极大破坏.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导学提纲,概括儒学在汉至宋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2.学生通过导学提纲归纳理学的主要内容。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分析儒学重归正统的原因及理学造成的影响。
重点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难点
理学的内涵及历史评价。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课堂上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归纳
评价任务2:检查学生的导学提纲上材料题的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