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化学(选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训练:专题10 第2单元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训练(二十八)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7·浙江瑞安八校联考)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分馏的方法,可从石油中得到汽油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杂质
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存在大量CO2时少量CO无法点燃,B错;Cu可以置换出AgNO3溶液中的Ag,并生成Cu(NO3)2,D正确。

]
2.(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欲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需使用的装置为()
A[欲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需要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使钡离子以碳酸钡沉淀的形式除去,过量的碳酸钾用适量的硝酸除去,所以该过程中需使用的装置是A。

]
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D24B中加
入的氢氧化钠在除去铁离子的同时会与NH+4反应,且引入钠离子杂质,很难除去,B错误。

C中少量杂质CO难以燃烧,且易引入杂质O2,C错误。

D中淀粉属于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留在袋中,KCl则可以通过半透膜被洗去,D正确。

]
4.下列实验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B.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OH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以说明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可以得出溶液中一定含Fe2+
D.(2015·浙江高考)在未知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液中存在SO2-4或SO2-3
A
[B项,OH-不能氧化Mg,而是H+氧化Mg;C项,不含Fe2+也符合题中现象;D项,也可能只存在Ag+。

]
5.(2017·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学考模拟)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红热CuO、④碱石灰、⑤品红溶液、⑥酸性KMnO4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⑤②④②③②④①B.①⑤⑥⑤②④②③②
C.③④②⑥⑤①② D.②⑤①④③⑥②
B[由于检验CO、CO2、SO2需要通过溶液,所以应先检验H2O的存在,即应先用①无水CuSO4检验H2O的存在;为了检验CO2则要排除SO2的干扰,应在检验CO2前先检验SO2并除尽SO2;验证CO应将其转化为CO2检验,但在检验CO前应先检验CO2后并将其除尽。

鉴于以上原则,为将香烟烟雾中含有的CO、CO2、SO2、H2O等气体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的正确顺序应为B项。

]
6.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C[SO3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K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盐:SO3+2KOH===K2SO4+H2O,SO2+2KOH===K2SO3+H2O,且都无明显现象,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A不正确。

Br2(g)和NO2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都能将I-氧化为I2而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B不正确。

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CH3COONa
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实现鉴别目的,选项C正确。

BaCl2溶液与AgNO3溶液可发生反应:Cl-+Ag+===AgCl↓,产生白色沉淀,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可发生反应:Ba2++SO2-4===BaSO4↓,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二者,D项错误。

] 7.(加试题)(2015·浙江9月学考测试)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SO2-4、CO2-3、NH+4、Fe3+、Fe2+和Na+。

某同学为了确定其组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由此可推测原溶液中()
A.NH+4、Na+、SO2-4一定存在,CO2-3一定不存在
B.NH+4、SO2-4一定存在,CO2-3、Na+一定不存在
C.c(Cl-)至少为0.2 mol/L
D.c(Fe3+)一定为0.2 mol/L
C[由加入NaOH溶液的实验现象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Fe3+和Fe2+至少有
一者存在,且n(NH+4)=n(NH3)=0.02 mol,n(Fe元素)=2n(Fe2O3)=2×1.60 g
160 g/mol=0.02 mol。

滤液中加足量盐酸无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无CO2-3,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4.66 g
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2-4,且n(SO2-4)=n(BaSO4)=
4.66 g
233 g/mol=0.02 mol。

根据实验现象,
无法判断Na+是否一定存在,故原溶液中正电荷总量≥n(NH+4)+2n(Fe2+)=0.06 mol,0.02 mol SO2-4所带的负电荷为0.04 mol,由溶液呈电中性知,原溶液中必含Cl-,且n(Cl-)≥0.06 mol -0.04 mol=0.02 mol,故c(Cl-)≥0.02 mol/0.1 L=0.2 mol/L,综上所述,只有C选项正确。

] 8.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

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B.FeSO4
C.NaOH D.BaCl2
B[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说明丁为NaOH溶液,乙为Al2(SO4)3溶液,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甲为BaCl2溶液,故丙为FeSO4溶液。

]
9.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氯化钾、碳酸钾、偏铝酸钾、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氯化钡6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H2SO4B.(NH4)2SO4
C.NH3·H2O D.NH4HSO4
D[A项无法将KCl、KOH区别开;B项无法将KCl和K2CO3鉴别开;C项均无法区别;D项加入NH4HSO4溶液后有气体生成的是K2CO3,有白色沉淀的是KAlO2、Ba(OH)2、BaCl2三种,加热后有NH3放出的是Ba(OH)2,另两种继续加NH4HSO4,溶解的是Al(OH)3沉淀,对应原KAlO2,不溶解的对应BaCl2。

另两种加入少量NH4HSO4,加热有NH3生成的是KOH,另一种为KCl。

]
10.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C[A项,固体加热灼烧应在坩埚内,不在烧杯内;B项,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D 项,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插入溶液中,应插至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11.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
丙丁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C[A.MnO2固体与浓HCl要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Cl2,缺少加热装置。

B.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应将混合气体从长导气管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洗气,较纯净的气体从短导气管流出。

选用饱和NaHCO3溶液,不正确。

C.制取Cl2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物过滤除去未反应的MnO2,得到MnCl2溶液,从而回收MnCl2。

D.MnCl2为强酸弱碱盐,易发生水解反应,直接蒸发溶剂,不能得到纯净的MnCl2·4H2O。

]12.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15~125 ℃之间,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
A.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乙酸丁酯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乙醇和1-丁醇
B.不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乙酸丁酯的沸点高于100 ℃
C.从反应后混合物中分离出粗品的方法:用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由粗品制精品需要进行的操作:加吸水剂、蒸馏
B[不用水浴加热的原因不是因为乙酸丁酯的沸点高而是反应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 13.(2015·浙江9月学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1 mol·L-1 CH3COOH溶液,点在广范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其pH为3.5
B.用玻璃棒蘸取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若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油脂已完全水解
C.取5 mL SO2水溶液,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消失D.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0.1 mol·L-1 FeCl3溶液1 mL,充分反应后继续加入2 mL CCl4,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D[用广范pH试纸测得的pH为整数,A错误;油脂若已完全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及甘油均溶于水,不会有油滴浮在液面上,B错误;C项,BaCl2中加入SO2,不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项,Fe3+与I-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用CCl4萃取,上层溶液中含Fe3+,所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血红色。

]
14.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
B[A.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而CO与NaOH溶液不反应,A选项正确;
B.NaOH溶液不仅与Fe3+反应也会与NH+4发生反应,B选项错误;
C.HCl极易溶于水,而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故C选项正确;
D.加热灼烧可以使NaHCO3固体分解,且生成Na2CO3,D选项正确。

]
15.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CO2中有少量的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洗气后再干燥
B.NaCl溶液中有少量的Na2SO4——加过量的BaCl2溶液再过滤
C.NO2中有少量的NO——通入足量的氧气
D.除去NaHCO3固体中少量的Na2CO3——加热
A[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SO2-4而除去,A对;B项操作会引入Ba2+,B错;C项操作会引入氧气,C错;D项操作被除去的物质是NaHCO3,D错。

]
16.(加试题)(2017·温州模拟)某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
+、SO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设计了4
如下流程图:
可供选择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溶液、KMnO4溶液(H+)、稀盐酸。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1)试剂a应该选用__________。

(2)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2-4,选出试剂b(试剂b代表一组试剂)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

(3)调节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①中用到的瓷质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加入的CCl4及得到的深红棕色液体知,试剂a能将Br-氧化为Br2,试剂a应具有氧化性,所以应选用H2O2溶液。

(2)由流程图知,无色溶液Ⅰ中含有K+、Cl-、Ca2+、Mg2+、SO2-4,无色液体Ⅲ中只含有K+、Cl-,则试剂b的作用是除去Ca2+、Mg2+、SO2-4。

由于除杂时除杂试剂需过量,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除去Ca2+,选用饱和K2CO3溶液;除去Mg2+,选用KOH溶液;除去SO2-4,选用BaCl2溶液。

而且只要满足BaCl2溶液在饱和K2CO3溶液之前加入即可。

(3)无色液体Ⅱ中还含有杂质离子CO2-3和OH-,需用盐酸来除去过量的OH-及CO2-3。

(4)由于操作①是将KCl从其水溶液中提取出来,为蒸发结晶,所以该操作用到的瓷质仪器是蒸发皿。

【答案】(1)H2O2溶液
(2)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或KOH溶液、BaCl2溶液、饱和K2CO3溶液或BaCl2溶液、KOH溶液、饱和K2CO3溶液)
(3)除去过量的OH-及CO2-3
(4)蒸发皿
17.实验室中有6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纯碱、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铝、硫酸氢钠、氯化钾。

除蒸馏水、试管和胶头滴管外,无其他任何试剂和仪器。

某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有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和其他5支明显不同,此支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据此现象鉴别出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分别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

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

据此可推断出:
①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在两两混合时,能最终确定B、E成分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

(3)上述物质溶于水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显酸性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6种物质中只有Mg(OH)2难溶于水,故可鉴别Mg(OH)2。

(2)剩余的5种物质两两混合没有任何现象的为KCl,即C为KCl;D与剩余的A、B、E混合均有沉淀,可确定D为BaCl2,B、E混合时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的为Al2(SO4)3和纯碱,A为NaHSO4;但两两混合时纯碱与A混合有气体CO2生成。

【答案】(1)其中的物质难溶于水Mg(OH)2
(2)①NaHSO4、KCl、BaCl2
②CO2-3+2H+===H2O+CO2↑
③在B、E两溶液中,与A混合时产生气体的是纯碱,否则是硫酸铝
(3)NaHSO4NaHSO4===Na++H++SO2-4,所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使溶液中c(H +)>c(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