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案(新人教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义
2、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内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重要性:是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学生分析】
1、学生通过学习第六课,看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会到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这就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这一课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整合、归纳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能透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这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教学中选取了一些时代感和说服力都较强的图片、视频资料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悟。
由学生展示课件,是因为高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较强,学校的网络资源也很方便,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备课、上课,既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