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教案 2..2 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气压带和风带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学案<人
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①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②________状态。
USAyjOA4D8
(2>成因:③________的纬度差异,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④________,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USAyjOA4D8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1>三圈环流
成因:高低纬度间的⑤________和⑥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组成:a⑦________、b⑧________、c⑨________。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A⑩____________、B⑪________________、
C⑫________________、D⑬____________。
USAyjOA4D8
风带错误!USAyjOA4D8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⑳________而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偏南。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探究材料教材P33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34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USAyjOA4D8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
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考例探究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AyjOA4D8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量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SAyjOA4D8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D之间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该气压带是________原因形成的。
USAyjOA4D8
探究点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探究材料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
2.若黄赤交角变为0°,气压带、风带还会移动吗?
【考例探究2】7月份主要分布在北半球,1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巧学速记]
1.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可以分为四步来看:
第一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单圈闭合环流,是在单一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如图1所示:USAyjOA4D8
第二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三圈环流,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图2所示:USAyjOA4D8
图2
第三步:气压带与风带的纬度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注:上述风均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四步: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运动——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的移动,如图4所示:
图4
特别提醒(1>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近地面形成的低、高气压,称为热力型气压。
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USAyjOA4D8
(2>由于气流运动造成的气压称为动力型气压。
在近地面气流辐合上升、气压降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辐散下沉、气压升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
USAyjOA4D8
2.图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是以太阳直射赤道为前提的。
实际上,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每年都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由此产生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现象。
USAyjOA4D8
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全球性的有规律 ②平均 ③太阳辐射 ④热量差异 ⑤受热不均 ⑥地转偏向力 ⑦低纬环流 ⑧中纬环流
⑨高纬环流 ⑩赤道低气压带 ⑪副热带高气压带 ⑫副极地低气压带 ⑬极地高气压带 ⑭东北信风 ⑮东北 ⑯盛行西风 ⑰西南 G ⑱极地东风 ⑲东北 ⑳季节变化 偏北USAyjOA4D8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1.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影响因素
①太阳辐射引起的高、低纬度之间的冷热差异,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原动力,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促成了“三圈环流”的形成。
USAyjOA4D8(2>形成
3.(1>气压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2>风带的分布及其特征对比
考例探究1 (1>冬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2>多A地盛行西风,降水较多
(3>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流轻于D气流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
解读由图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北半球应是冬季。
A 地处盛行西风带,降水较多。
B地是东北信风带,干燥少雨。
C是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暖轻气流,所以遇到来自极地的冷重气流D时向上爬升。
C与D之间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属动力原因形成的。
USAyjOA4D8
探究点二
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USAyjOA4D8
2.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在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不移动。
考例探究2 C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气压带只有赤道低气压带。
]USAyjOA4D8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