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游戏中幼儿的主动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构游戏中幼儿的主动学习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关注到幼
儿园的教学质量和对幼儿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因为年级尚小,
身体、心理、智力等各方面都处于待开发阶段,缺乏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将游
戏活动与课程相结合已经成为大部分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建构游戏是幼
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创造力、沟通能力、空间观念等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所以教师应该将建构游戏灵活运用到教学中,本文将围绕如何通过建构游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一论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主动学习;策略
引言:幼儿是主动学习者,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受传
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幼教对于幼儿的“主动学习”认识较为片面,过度参与幼儿
的学习和游戏,导致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丧失,独立性较差。

建构游戏是一项较
为复杂的游戏活动,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开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发展。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建构游戏的优势,鼓励幼儿进行
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和幼儿园的主人。

1.
创设游戏环境
任何的自主游戏都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教师可以将建构区域设置在一个
较为宽敞和开放的空间,比如可以将积木构建区设置在150平方米左右的宽敞空间,可以同时为40名左右的幼儿提供建构空间。

在建构活动区域的墙面上,教
师可以张贴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图或者著名建筑物等,使幼儿能够在浓厚的创
作环境中启发灵感。

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围绕自己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在环境
的作用下,幼儿既是建构游戏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也是建构游戏的反馈者。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对幼儿的了解,通过科学选择空间、设置预留走廊和运用墙面等方
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的建构环境,使幼儿可以在这个建构区域开展主动学习[1]。

1.
促进认知发展
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是幼儿既动手又动脑的过程。

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
程中,是以生活经验和感知印象为基础,在实际的动手实践中,获得有关建构材
料的大小、性质、形状、颜色的认知,也积累了对空间和各种形体的感知认识,
从而增强对图形和数量的理解和记忆。

这些经验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探索性和规律
性活动。

比如,幼儿在堆积积木时,可以按照大小进行排列,也可以按照正方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顺序进行排列。

从而通过建构游戏,幼儿可
以主动学习图形的结构和排列组合等知识。

1.
提升建构技能
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将建构材料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镶嵌、接插和拼搭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完成抬起胳膊和平稳放落的动作,这锻炼了
幼儿对手臂肌肉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

同时,在进行建构活动时,需要幼儿在不
影响他人创作的前提下,搬运积木,完成拿、抓、夹等动作,从而培养了幼儿对
手指和手腕的控制力。

教师应该鼓励幼儿通过建构游戏锻炼自己对身体的操控能
力和建构技巧。

1.
培养自主意识
想要幼儿通过建构游戏进行主动学习,就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因为家庭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幼儿在建构游戏过程中表现出自私或者
固执的性格特点,所以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自主意识进行积极引导。

可以通过教师
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对建构主题、游戏分工、建构计划进行思考,鼓励幼儿勇
敢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教师也需要着重培
养幼儿的意志力,在进行建构游戏过程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可能会削弱
幼儿的游戏动机,所以教师应该对游戏难度与幼儿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符合
程度进行思考,适当简化游戏难度,将游戏环节设置为由易到难,从而幼儿的意
志力可以得到有效强化[2]。

1.
强化社交能力
人处于社交网之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的依赖性会逐渐减弱,自主
性和独立性会逐渐强化。

在自主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想要称为大人的意
愿会更加强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

所以教师应该引
导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与同伴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的沟通的关系,在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要尊重同伴的想法,学会倾听和
沟通,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通过建构游戏,幼儿可以自主学习与人
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1.
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和支持
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多为幼儿自发、自觉的行为,但因为部分幼儿的自控能
力和参与积极性较薄弱,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投入到建构游戏中。

教师在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根据幼儿参与游戏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引导。

比如当个别孩子无法与其他孩子
处于同一个环境进行游戏时;比如幼儿无法投入到自身的建构游戏时;比如当幼
儿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时;比如幼儿对已完成的游戏环节进行重复性
操作和反复摆弄游戏材料时,都需要教师的及时介入和引导,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使幼儿能够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不回避、不退缩。

通过科学及时的引导,幼
儿可以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掌握正确的游戏规则和合作意
识[3]。

1.
通过建构游戏发展多项技能
建构游戏也是美术和数学的具体表现形式。

比如,垒高的建构活动蕴藏着数
学知识,幼儿在进行该建构活动时,需要考虑从底端开始,是由大到小比较稳定
还是由小到大更稳定。

同时,在建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形状美和色彩美,这需要幼儿的美术经验。

所以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充分
发挥空间观念和数学逻辑思维,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积木数量和形状中,将美术上的色彩与形态知识融入到积木的色彩和形状中,使幼儿能够主动投入到
建构游戏中,培养空间观念、色彩感知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构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建
构游戏的优势,给予幼儿充分进行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实践,通过建构游戏开发幼
儿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社会交往能力、身体控制能力、空间观念、数学逻辑
思维、自主探索能力等,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馨月. 建构游戏中促进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师幼互动研究[D].山东师
范大学,2020.
[2]李玟蒂. 昆明市Y幼儿园大班学习性区域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许丽.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自主学习[J].中华少年,2019(02):1+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