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_化学_第13讲【衡水中学2020第二轮考前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硫——漂白剂、杀菌、消毒 双氧水——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 氢氟酸——蚀刻玻璃制品 氨——制冷剂(液氨)、制硝酸、铵盐 次氯酸钠(NaClO)——漂白剂、杀菌剂 硅胶——袋装食品干燥剂 乙烯——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甘油——护肤保湿剂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②应用:作吸水剂或干燥剂。 a.可干燥的物质:H2、CO、CO2、CH4、N2、NO、NO2、 O2、SO2、 Cl2、HCl等。 b.不能干燥的物质:H2S、NH3、HBr、HI等。 c.所用的装置:洗气瓶(如图)。 (2)脱水性 浓硫酸可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组成(H2O)比例脱去。如 C12H22O11―浓―硫酸→12C+11H2O HCOOH―浓―硫酸→CO↑+H2O。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3)由 CH4 和 SiH4 反应生成 H2 和另一种固体耐磨材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知,该耐磨材料为 SiC。
(4)该反应类型类似“钙基固硫”,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
Mg(OH)2

=====
MgO

H2O

MgO

SO2

=====
MgSO3

2MgSO3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3 . (2018· 天 津 ·7) 下 图 中 反 应 ① 是 制 备 SiH4 的 一 种 方 法 , 其 副 产 物 MgCl2·6NH3是优质的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MgCl2·6NH3 所 含 元 素 的 简 单 离 子 半 径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H - 除 外 ) : __r_(_H_+__)<__r(_M__g_2_+_)_<_r(_N__3-__)<_r_(_C_l_-_)___ , Mg 在 元 素 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 __第__三__周__期__Ⅱ__A_族____,Mg(OH)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燃煤脱硫,向煤中加入浆状Mg(OH)2,使燃烧产生的SO2转化为 稳 定 的 Mg 化 合 物 ,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___2_M__g_(O__H_)_2_+__2_S_O_2_+__O__2=_=__=_2_M__g_S_O_4_+__2_H__2O______。
C、N、O、S、Cl、Si等)单质 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在选择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题中主要考查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元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 非选择题:在非选择题中常与物质制备、分离
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及提纯的工艺流程、化学实验相结合,考查元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6.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与应用: (1)吸水性 浓硫酸具有吸收游离水(如气体中、液体中的水分子,以及固体中的结晶水 等)的性能。 ①原理:H2SO4分子与水分子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水合物。 H2SO4(浓)+nH2O===H2SO4·nH2O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7.化学反应中浓硫酸由“量变”引起的“质变”: 过量金属(如Fe、Cu、Zn等)与浓硫酸反应时,要动态地看反应过程,注意 H2SO4浓度的变化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开始阶段是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是SO2气 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变为稀硫酸,与Cu不反应, 与铁、锌等反应生成H2而不是SO2。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 (1)H+没有电子;Mg2+和 N3-都有 2 个电子层、10 电子,但 Mg2+比 N3-核电荷数大;Cl-有 3 个电子层。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 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r(H+) <r(Mg2+)<r(N3-)<r(Cl-)。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4.两类不能完成的“一步转化”: (1)非金属单质――O2→氧化物―H―2O→酸 SiO2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 H2SiO3,S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 SO3, N2 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 NO2。 (2)金属单质――O2→氧化物―H―2O→碱 难溶于水的碱[如 Cu(OH)2]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氧化物到碱的转化。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3.易混淆的 6 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1)CO32-→加入___B_a_C__l2_(_或__C_a_C__l2_)溶__液_____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__稀__盐__酸___, 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2)SO24-→先加入足量__稀__盐__酸___,无明显现象,再加入_____B_a_C_l_2_溶__液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3)SO23-→加入____B_a_C_l_2_溶__液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再加__稀__盐__酸___,沉淀溶 解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4)Cl-→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__白___色沉淀。 (5)Br-→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__淡__黄___色沉淀。 (6)I-→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生成__黄___色沉淀。

O2===2MgSO4 , 故 总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2Mg(OH)2

2SO2

O2

=====
2MgSO4

2H2O。
化学
二轮复习
(5)由题给信息知,
可能是由 CH3CH2Br 与 CH3CHO 或 CH3Br
与 CH3CH2CHO 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得的。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5.常考的有HNO3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氧__化__剂_____,另一部分 起 酸 性 作 用 生 成 硝 酸 盐 , 计 算 时 应 先 确 定 被 _还__原____ 的 硝 酸 , 再 由 _得__失__电__子__守__恒____求解。 (2)Cu与HNO3的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无论生成NO还是NO2,由氮元素守 恒可知被还原的硝酸与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__相__等___。
Mg 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 个电子,故 Mg 位于周期表中第三 周期ⅡA 族。
Mg(OH)2 是 由 Mg2 + 和 OH - 构 成 的 离 子 化 合 物 , 其 电 子 式 为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2B 的化学式是 Mg2Si。电解熔融的 MgCl2 生成 Mg 和 Cl2。NH3 和 NH4Cl 既是副产物又是起始原料。
核 心 突 破——补知能、学方法 1.必记的9种特征: (1)有颜色的气体:___C__l2____(黄绿色)、___N_O__2___(红棕色)等。 (2)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____S_O_2___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热后恢复原色的是_S_O__2_____。 (3)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该 元素可能是__硫___或__氮___。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5)用 Mg 制成的格氏试剂(RMgBr)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制备醇类化合物的 合成路线如下:
化学
二轮复习
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制备 ___C__H_3_C__H_2_C_H__O_,__C__H_3_C__H_O______。
所需醛的可能结构简式:
返回导航
化学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2)A2B的化学式为____M__g_2S__i ____。反应②的必备条件是__熔__融__,__电__解___。 上图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N__H_3_,__N_H__4_C_l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由SiH4和CH4反应生成H2和一种固体耐磨材料___S_i_C____ (写化学式)。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 ) 2.单质硅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 ) 3.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 4.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5.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 ) 6.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水封。( √ ) 7.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 8.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
新课标导学
化学
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十三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高考点击
2
高频考点、分Biblioteka 突破3课后热点强化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点击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最新考纲]
[考向分析]
1.知道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 选择题: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考查基本概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2.知道14种物质的主要用途: 硅——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板、计算机芯片 活性炭——吸附剂、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臭氧(O3)——漂白剂、消毒剂 氯气——杀菌消毒、漂白剂、制盐酸、漂白粉等 二氧化碳——灭火剂、人工降雨、温室气体 二氧化硅——制石英玻璃、光导纤维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 A项,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错误;B项,MnO2与 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l2,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C项,氨水过 量,SO2与NH3·H2O发生反应生成(NH4)2SO3,正确;D项,室温下,Na与空气 中O2反应生成Na2O,错误。
返回导航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2.(2017·北京卷)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 正确的是D( )
化学
二轮复习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解析] ①中灼热碎玻璃起加热作用,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NO2,硝 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为氧元素,因此,还有O2 生成,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A项正确;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 红棕色气体,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产生的,B项正确;③中浓硝酸挥发才能与红热木炭接触,产生的NO2是还原产 物,C项正确;红热的木炭还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O2,不一定是木炭与浓 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CO2,D项错误。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4)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 成盐的元素一定是__氮___。
(5)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___N_H__3___。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___N_O___。 (7)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____S_iO__2____。 (8)能与NaOH溶液作用产生H2的非金属单质只有___S_i ___。 (9)常温下使铁、铝发生钝化的是__浓__硝__酸___与__浓__硫__酸___。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转化和检验等
化学
二轮复习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频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导航
化学
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真 题 感 悟——悟真题、明方向
1.(2019·江苏,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