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辛弃疾《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弃疾(1140-1207),南宋词⼈。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东济南)⼈。
出⽣时,中原已为⾦兵所占。
21岁参加抗⾦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主抗⾦。
曾上《美芹⼗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其词抒写⼒图恢复国家统⼀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的作品。
题材⼴阔⼜善化⽤前⼈典故⼊词,风格沉雄豪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弃疾的抗⾦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弃疾《西江⽉·粉⾯都成醉梦》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西江⽉·粉⾯都成醉梦
宋代:⾟弃疾
粉⾯都成醉梦,霜髯能⼏春秋。
来时诵我伴牢愁。
⼀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
锦囊来往⼏时休。
已遣蛾眉等候。
译⽂
妻之美貌都成为了醉梦,已成过去,⽽我鬓⽩余⽣有⼏?初见之初即诵我的抒写愁怀之作,⼀看便知能与我同⽢共苦者。
你的诗作与六朝诗⼈阴铿和何逊⽔平相近,书法则在罗叔景赵元嗣之上,诗囊往来什么适合才能停⽌,每次归来,你早遣蛾眉迎候,为我整理诗囊。
注释
西江⽉: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名“⽩蘋⾹”“步虚词”“江⽉令”等。
正体双调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叶韵。
粉⾯:粉嫩洁⽩之⾯。
陆畅《解内⼈嘲》诗:“粉⾯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学*。
”
伴牢愁:楚辞篇名,汉扬雄著。
《汉书·扬雄传》:“⼜旁《离骚》作⼀篇,名⽈《⼴骚》,⼜旁《惜诵》以下⾄《怀沙》为⼀卷,名⽈《畔牢愁》。
”注:“李奇⽈:畔,离也。
牢,聊也。
与君相离,愁⽽⽆聊也。
”
“诗在”句:引⾃杜甫《解闷》⼗⼆⾸:“陶冶性情存底物,新诗改罢⾃长吟。
熟知⼆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
”阴何:谓六朝诗⼈阴铿和何逊。
“字居”句:引⾃《晋书·卫恒传》:“恒作四体书势⽈:罗叔景、赵元嗣者,与张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故英⾃称上⽐于崔、杜不⾜,下⽅罗、赵有余。
”苏轼《次韵孙莘⽼见赠》诗:“龚、黄侧畔难⾔政,罗、赵前头且眩书。
”
“锦囊”:⽤李贺锦囊寻诗事。
锦囊来往:出⾃《新唐书·李贺传》:“每旦⽇出,骑弱马,从⼩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成之。
”
赏析
开头⼆句⾃叹年⽼。
⾔青春年华已在如醉如梦的⽣活中过去,如今两鬓如霜也不知还能度过⼏个春秋,好景不长,令⼈失望,表现了作者叹⽼嗟衰的愁苦⼼态。
“来时”⼆句写作者同诗友的亲密关系。
⾔每次诗友来时,总是对我诵述扬雄《畔牢愁》之作,作者⽤扬雄的《畔牢愁》借指⾃⼰的抒写愁怀之作,表⽰“与君相离,愁⽽⽆聊”之意,很愿同我往还,密切关系,所
以“⼀见樽前似旧”,和⽼朋友⼀样亲密⽆间。
“诗在”⼆句颂美诗友⼯诗善书。
此处化杜诗和卫恒语意,⾔友⼈之诗和南北朝诗⼈阴铿、何逊相近,值得学习;其书法也在罗(晖)赵(袭)之前,虽见称于⼈,⽽我却不敢恭维。
结尾⼆句写候其来诗。
《新唐书·李贺传》:“每旦⽇出,骑弱马,从⼩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成之。
”此处化⽤其意,⾔互相赠诗不要停⽌,已遣侍⼈等候来诗,对诗友表现了企盼与敬重之意。
此词追忆其⽣平数事,既以为知⾳,⼜表彰其内助之劳,更推崇其诗书之佳,篇幅虽短,情意殷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