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新品种大同4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种良法
任月梅等:谷子新品种大同4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㊃良种良法㊃
收稿日期:2021-09-20
基金项目: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 国家现代农业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课题 优质谷子新品
种选育
㊂作者简介:任月梅(1964 ),女(汉族),山西广灵人;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谷子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E -m a i l :g h s r y
m@163.c o m )㊂谷子新品种大同4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任月梅, 杨 忠, 郭瑞锋, 张 绶, 任广兵, 朱文娟, 冯 婧
(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山西大同037008
)B r e e d i n g a n dC u l t i v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s o fN e w M i l l e tV a r i e t y D a t o n g 4
0 R E NY u e m e i ,Y A N GZ h o n g ,G U OR u i f e n g ,Z H A N GS h o u ,R E NG u a n g b i n g ,Z H U W e n j u a n ,F E N GJ i n g
摘 要:大同40号是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大同25号做母本,大同11号做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㊂2015 2016年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60.49k g
㊃h m -2
,比对照大同29号增产6.17%,居2015 2016年参试
品种第三位㊂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进行非主要农作物登记,该品种抗旱㊁抗倒㊁抗病,适宜在西北春谷早熟区种植㊂关键词: 谷子;大同40号;选育;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 5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39(2021)06-0101-04
谷子作为起源于中国[1-3]
的禾本科作物,栽培历史
迄今8000年[4],被称为 百谷之长 [5]
㊂具有抗旱耐瘠[6]㊁抗逆性强[2]㊁粮草兼用[6-7
]等优良特点,是典型的
环境友好型作物㊂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占世界谷子总面
积的80%[7]
,主要分布于辽宁省㊁内蒙古自治区㊁山西省及甘肃省等[3]东北㊁西北和华北地区[8]
,在干旱缺水
地区的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㊂其中,山西省㊁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谷子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
67.1%[3]

山西省谷子早熟区地处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针对
当地气候特征,具有抗旱㊁抗倒性强等特点的谷子适宜当地推广种植㊂去壳后谷子称为小米,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9]
,在健康膳食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㊂
因此,本研究以适合当地生产需求为前提,以培育适合春谷早熟区种植,具有优质高产,抗倒伏㊁抗病等多抗性,个体株型结构好及群体自我调节能力强等特征的谷子新品种为目标,采用常规和其他方法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开展谷子新品种育种工作,以解决山西春谷早熟区现有品种商品品质较差㊁高秆大穗等问题,提高谷子的产量水平㊁营养品质及商品品质㊂除品种适宜当地种植外,高产优质的种植技术也是保证谷子产量及
质量的重要一环㊂播种前合理选择种植地并开展科学整地和肥料施用以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对谷子种子进行处理可防治病虫害;播种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及不同播种方式下的播种量对于保证谷子顺利出苗十分重要;谷子全生育期应做好田间管理和虫害防治;最终结合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㊂本研究将结合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山西春谷早熟区谷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不断改良种植技术提供参考㊂
1 品种选育
1.1 选育目标
选育集商品性好㊁适口性好㊁抗旱㊁稳产及高产等优良性状于一体,适宜早熟区种植的优质谷子新品种㊂1.2 品种来源大同40号为大同25号与大同11号杂交所得,其中母本大同2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一级优质米品种,父本大同11号具有抗倒性㊁抗旱性及适口性好等优良特性㊂
1.3 选育过程
2003年以大同25号作为母本,大同11号作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㊂2004年种植F 1代鉴定真杂种,谷子单株生产力相关的农艺性状多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杂种低代选择效果较差,故在低代采取集团选择的方法㊂在入选的优良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混合脱粒,组成一个混合集团,再在集团选择的基础上,从性状基本稳定的群体中经多次连续选择优良单株,单收㊁单脱,种成株系,鉴定其生长整齐度㊁抗逆性和丰产性㊂从而既能保证该组合的选择范围,增加目标性状的选择机会,又可防止优良株系的遗漏㊁丢失或误选,而且

101㊃
耕作与栽培
第41卷 第6期 2021年12

图2 大同40号外观表型图
占地面积小㊁用工少,还能减少低代不必要的观察记载,简化了育种程序,加快了选育进度㊂经过多年的单株及集团选择,综合性状优良表现整齐稳定,抗病性强,增产显著,2012 2013年直接参加新品系比较试验,2014年参加山西省早熟多点试验,2015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参试代号 大同

㊂图大同号品种选育路线图
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北部㊁
河北张家口坝下㊁宁夏㊁甘肃㊁新疆㊁陕西榆林㊁内蒙古赤峰及呼和浩特谷子春播早熟区种植㊂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特征2.1.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生育期为123d ,比对照品种大同29号早
熟2d ;次生根健壮发达,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幼苗叶绿色,叶鞘绿色;茎基部无分蘖;株高151.6
c m ,穗长27.77c m ,穗重28.56g
,穗型为纺锤型,穗码松紧适中,穗粒重23.05g ,出谷率81.60%,
千粒重4.04g
;黄谷黄米,熟相好,米质粳性㊂抗旱性1级,耐涝性1级,对纹枯病抗性1级,对谷瘟病抗性1级,白发病㊁红叶病发病率分别为0.02%㊁0.005%㊂
2.1.2 品 质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11.93%㊁粗脂肪4.35%㊁直链淀粉20.49%㊁胶稠度117mm ㊁赖氨酸0.24%㊁碱消值3.6级㊁维生素0.42m g ㊃(100g )-1㊁硒0.024m g ㊃k g -1

2.2 产量表现
2.2.1 品比试验
2012 2013年该品种参加品系比较试验(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3.34m 2),2年平均产量为6483.75
k g ㊃h m -2,比对照晋谷23号(5895k g
㊃h m -2)增产9.99%;其中,2012年为7965.0k g ㊃h m -2,比对照晋谷23号增产10.28%;2013年为5002.5k g
㊃h m -2,比对照晋谷23号增产9.52%㊂2.2.2 国家区试
由表1可知,2015 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6260.49k g ㊃h m -2,较对照大同29号增产6.17%,居2015 2016年参试品种第三位㊂其中,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059.93k g
㊃h m -2,较对照大同29号增产5.50%,居参试品种第三位,8个试点中有7个试点增产,增产点率为87.5%,增产幅度为1.40%~15.23%之间;1个试点减产,减产幅度为13.37%,变异系数为28.34%㊂2016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61.06k g ㊃h m -2,比对照增产6.87%,居参试品种第三位,8个试点中有6个试点增产,增产点率为75%,增产幅度为6.01%~21.03%;2个试点减产,分别为0.28%㊁
5.36%,变异系数为17.94%㊂两年16点次(除报废试点)试验13点增产,增产幅度为1.40%~21.03%,减产幅度为0.28%~13.37%,增产点率81.3%㊂

201㊃
良种良法
任月梅等:谷子新品种大同4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表1 2015—2016年国家春谷早熟区区域试验各试点产量结果
试验点
2015年
2016年
产量/(k g
㊃h m -2)比c k ʃ/%产量/(k g
㊃h m -2)比c k ʃ/%山西省农科院高寒所7057.5+10.067410.0+9.66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7470.9-13.375377.5-0.28陕西榆林市农科院7320.0+15.237080.0+21.03
内蒙农牧业科学院作物所6162.0+11.687545.0+6.91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4836.0+6.01河北张家口市农科院7444.5+9.357192.5+7.63内蒙赤峰市农牧科学院5551.5+8.807410.0-5.36山西灵丘县武灵镇4143.0+1.404837.5+8.40甘肃农科院作物所3330.0+9.45
平均
6059.93
+5.50
6461.06+6.872.2.3 生产试验结果
2015年该品种在天镇㊁
山阴㊁浑源3点试验产量分别为7087.5k g ㊃h m -2㊁6390k g ㊃h m -2㊁6712.5k g
㊃h m -2,比对照大同29号分别增产11.83%㊁8.67%㊁
10.5%,三点平均产量为6730k g
㊃h m -2,比对照大同29号(产量6100.5k g ㊃h m -2)增产10.32%㊂3 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1.1 茬口选择
如果采用连作方式种植谷子,白发病及黑穗病等病害不仅通过种子带菌传染,也会形成土壤传染,故应合理开展轮作倒茬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㊂作为对茬口比较敏感的作物,谷子种植前应科学合理选择前茬㊂其中,施用对谷子出苗及生长有影响的除草剂的前茬地块不宜种植谷子,如开展与马铃薯㊁玉米或豆类等作物两年以上的轮作,上年大量施用莠去津或烟嘧磺隆等除草剂,不仅会对下茬谷子产生药害,更会导致幼苗枯死㊂
3.1.2 精细整地㊁
科学施肥在谷子种植前一年秋季进行耕地(耕深20~30
c m )
,当年春季在土壤冻融交替之际进行耙耱保墒㊂施肥应注意:将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以改良土壤结构并提高肥效㊂开展合理轮作施肥,前茬施肥以增肥培肥地力,当茬施肥用以补偿地力并平衡施肥㊂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其中基肥的作用包括培养地力㊁改良土壤,供给谷子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在旱作种植中,基肥深施可促进根系下扎以提高抗旱能力,应施足㊁早施基肥;基肥施肥标准为:施腐熟有机肥15000k g ㊃h m -2㊁复合肥750k g ㊃h m -2(N ʒP 2O 5ʒK 2O=
20ʒ22ʒ6)㊂同时,减少追肥数量和次数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谷子对水分的利用效率㊂
3.2 种子处理
采用精选机或风选机筛出秕谷,再用35%甲霜灵粉剂㊁40%拌种灵等农药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以防治谷子白发病等;播种前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3%拌种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
防治虫害㊂3.3 播 种
3.3.1 播种期
土壤表面以下5c m 温度介于10~12ħ为宜,浇地或旱地雨后播种以保证墒情合适,播后进行镇压㊂
双行膜下滴灌穴播是较好的保苗方法㊂
3.3.2 播种量及留苗密度
不同播种方式下播种量及留苗密度不同㊂其中,条播播种量为12.0~15.0k g
㊃h m -2,一般水地留苗30.0万~42万株㊃h m -2,旱地留苗22.5万~30万株㊃h m -2;穴播播种量为4.5~6.0k g
㊃h m -2,行距45~50c m ,穴距约20c m ㊂3.4 田间管理雨水充沛㊁新生杂草较多的情况下,3~5叶期需
开展浅中耕一次;谷苗9~11片叶(或出苗30d 左右)追施尿素约225k g
㊃h m -2,随后灌水或滴灌中耕培土㊂3.5 虫害防治
3.5.1 防治粟负泥虫(
粟叶甲)㊁粟凹胫跳甲及粟灰螟等 在出苗前后对地表进行全田喷雾,
喷雾均匀,尤其注意地边及田块周边草丛㊂可用药剂包括48%的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混和喷雾和4.5%高效氯

301㊃
耕作与栽培
第41卷 第6期 2021年12

图2 泰优553种植试验生育期对比
(上接第100页)4.3 抗 性
泰优553在各试点试验全
过程没有发现稻瘟病㊁稻曲病,纹枯病抗性能力强㊂
5 试验总结
泰优553在贵州省不同区
域的一季中稻种植区,即:麻江县㊁榕江县㊁兴义市㊁德江县㊁播州区㊁都匀市㊁长顺县㊁黔西县㊁西秀区㊁习水县等县市区的平
均产量为672.36k g ㊃(
667m 2)-1
,比对照F 优498平均
产量625.2k g ㊃(667m 2)-1
,增产47.16k g
㊃(667m 2)-1,增幅为7.5%,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㊂泰优553全生育期148.2
d ,比对照F 优498全生育期152.5d ,短4.3d ㊂泰优553平
均株高104c m ,平均穗长
26c m ,分蘖力强,有效穗16.5
万㊃(667m 2)
-1
,中大穗,结实率高,适宜于贵州省一季中稻
区种植㊂
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㊁10%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混和喷雾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1500倍液㊂3.5.2 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
对成虫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混
和后喷雾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和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㊂3.
5.3 防治粘虫
在幼虫三龄盛期前施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1000倍液或2.5%溴清菊酯乳液1000~2000倍液喷雾㊂
3.6 收获期
成熟后的谷子在大风天气下易落粒,要把握合适的收获时间,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㊂参考文献:
[1
]刁现民,程汝宏.十五年区试数据分状[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4469-4474.
[2]吕建珍,马建萍,独俊娥,等.优质谷子品种晋谷6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9(6):70-72.
[3
]李顺国,刘斐,刘猛,等.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3):459-470.[4
]马贵芳,满夏夏,张益娟,等.谷子穗发育期转录组与叶酸代谢谱联合分析[J ].作物学报,2021,47(5):826-846.[5]陈茜午,张永虎,温蕊.56份谷子品种(系)表型性状比较分析[J ].种子,2020,39(8):56-60.
[6]陈国秋,张海金,张文飞,等.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朝谷62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 ].园艺与种苗,2018,38(4):54-56.[7
]田伯红,张立新,王建广,等.耐涝高产稳产夏谷新品种沧谷5号的选育[J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5):69-71.[8]张艾英,郭二虎,刁现民,等.2005 2015年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育成品种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23)
:4486-4495.
[9
]禾璐,贾苏卿,马磊磊,等.不同栽培生境因子对2个谷子品种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种子,㊃
401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