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
阅读
课时冲关三十八
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宋史》选篇
一、(导学号421362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b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
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b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b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
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
�b东归养亲。

..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b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b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b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b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b。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b不奏弃官
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b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
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
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b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
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
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b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
其母东归。

汉乾�v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b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b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b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b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会峻败,观左迁,�b罢职,守兵部侍郎。

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
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
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
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

荐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
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解析:A [解答此题,要抓住重要词语,结合语句内容,运用排除法断句。

如“才术”是才能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

故排除B、D。

再如“闻达”指向皇帝报告,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选择A。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
服饰,比喻入仕做官。

B.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的意思。

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C.奉朝请,指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
见为“请”。

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
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解析:B [“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不是指退休。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b曾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补救前面所做的事。

B.颜�b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且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C.父亲去世后,颜�b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书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允许,与母亲回家了。

D.颜�b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

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解析:B [“担任都官员外郎”有误,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

] 4.把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b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b辞以足疾,不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颜�b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告发。

(关键点:
2
“以”“故”及被动句式)
(2)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b入朝,颜�b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

(关键点:“服除”“津遣”“辞”)
[参考译文]
颜�b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年少时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

梁朝龙德年间科
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

后唐天成年间,
颜�b做邹平令。

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

颜�b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告发。

符习立刻召来颜�b用鞭
子打了他,幕府的僚属和军吏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就上书推荐颜�b
做了观察推官,暂且补救了前面所做的事。

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b做太常博士,
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b。

符习退休,颜�b回家奉养双亲。

不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b到幕府。

房知温阴险固执,重敛财物多是违法的,颜�b常常极力劝谏,不回避祸患。

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大而非常傲慢,颜�b劝说他向晋祖进贡。

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b的功劳。

房知温的几个儿子
不聪明,颜�b劝说他们把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

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b的功劳。

不久颜�b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官,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
州中事务。

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患了风痹病,颜�b没有奏报就
弃官离开去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b亲自
捧屎捧尿,不曾有一点厌倦。

晋祖听说这件事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
朝廷,颜�b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

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

”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

”不久废除
了枢密院,颜�b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

过了一年,颜�b上表请求回家侍奉双亲,
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

后父亲去世,他悲哀过度而身体严重毁损。

不久又被征召做了驾部
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仅保有现在的官职。

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管河南府,召回任御史中丞。

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
颜�b执行法令颇有风采。

曾经进言说:“刚出任御史的人,随即又授外藩的幕宾佐吏,
再有因为个人的缘由和小事请假外出任职,州郡中缺少下级进见上级的礼节,进出没有御
史之体,担心会渐渐地让各地州郡轻视,百官失去了遵循的标准。

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
幕僚不能担任台官;即使是亲王、宰相出任地方长官,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佐吏。

不是接
受皇帝命令调查事情,不得离开京城,此外不让他们处理杂务。

”皇帝下诏只有征召入幕
府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采纳颜�b的提议。

颜�b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母亲,被改
任户部侍郎。

颜�b坚决请求罢免职务,皇帝下诏褒扬并允许,颜�b就与母亲回家乡。

后汉乾�v末年,颜�b母亲去世。

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
�b入朝,颜�b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

后周广顺初年,起用颜�b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

3
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遣颜�b前去曲阜祭祀文宣王庙。

攻克兖州后,让
颜�b暂且管理兖州事务。

太祖回朝后,又让颜�b暂时管理开封。

当时王峻把持朝政,
颜�b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任用的。

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被贬官,颜�b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

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解除官职,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
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设宴给他送行,冠服和车盖互相看得见,当时的人们都认
为他很荣耀。

建隆三年春天,颜�b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二、(导学号4213627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吕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

文仲在江左,举进士,调补临川尉,再迁大理评事,掌..宗室书奏。

入朝,授太常寺太祝,稍迁少府监丞。

预修太平《御览》《广记》《文
苑英华》,改著作佐郎。

太平兴国中,上每御便殿观古碑刻,辄召文仲与舒雅、杜镐、吴
淑读之。

尝令.文仲读《文选》,继又令读《江海赋》,皆有赐赍。

以本官充翰林侍读,
寓直御书院,与侍书王著更宿。

时书学葛湍亦直禁中,太宗暇日,每从容问文仲以书史、
著以笔法、湍以字学。

雍熙初,文仲迁著作佐郎,副王著使高丽。

复命改左正言,巡抚福建。

未几,赐金紫,加左..谏议大夫。

淳化中,与陈尧叟并兼关西巡抚使。

时内品方保
吉专干榷酤,威制郡县。

民疲吏扰,变易旧法,讼其掊克者甚众。

文仲等具奏其实,太宗
怒甚。

亟召保吉,将劾之,反为保吉所讼,下御史验问。

文仲所坐皆细事,而素巽懦,且
耻与保吉辨对,因自诬伏,遂罢职。

既而太宗知其由,复令直秘阁;逾月,再为侍读。


德中,鞫曹州奸民赵谏狱。

谏多与士大夫交游,内出姓名七十余人,令悉穷治。

文仲请对,言逮捕者众,或在外郡,苟悉索之,虑动人听。

上曰:“卿执宪,当嫉恶如仇,岂公行党
庇邪?”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人悉得奸状以陛下之
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而已。

但籍其名,更察其为人,置于冗散,或举选对扬之日摈斥之,未为晚也。

上从其言。

文仲久居禁近,颇周..密兢慎。

其使高丽也,善于应对,清净无
所求,远俗悦之。

后有使高丽者,必询其出处。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五十五》)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人悉得奸状/以
陛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而已
B.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人悉得奸状/以陛
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而已
C.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人悉得奸状/以陛
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而已
D.文仲顿首曰/中司之职/非徒绳纠/愆违亦当/顾国家大体/今纵七十人悉得奸状/以
陛下之慈/仁必不尽戮/不过废弃而已
解析:C [“绳纠”为动词,“像绳墨一样纠正”,“愆违”为名词,指过失、过错,所以“绳纠愆违”中间不能断开。

据此可排除A、D两项。

“慈仁”即“仁慈”,中间不

4
断开,据此可排除B项。

]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左,也叫江东,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指长江上游地区。

B.御,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也
是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

C.金紫,即“金印紫绶”,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因此借代贵官。

D.禁近,禁中帝王身边,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

解析:A [A项,“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文仲博通书史。

入朝当官后,他参与修订《太平御览》《太平广记》和《文苑
英华》,他的才华也得到太宗皇帝的赏识。

B.吕文仲胆小怯懦。

在担任关西巡抚使的时候,宦官方保吉作威作福、压制郡县百姓,吕文仲上奏揭发他,却反被他诬告。

C.吕文仲顾全大局。

在审理曹州犯法者赵谏的案件时,吕文仲下令彻查七十多人,
却为同郡的人求情,以致仁宗皇帝认为他结党营私。

D.吕文仲无欲则刚。

出使高丽的时候,以善于答对和清心寡欲受到人们的喜爱,这
也从侧面反映出他的才华和人生的格局风度。

解析:C [C项,“为同郡的人求情”错误,是为所有的七十多人求情。

] 8.把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暇日,每从容问文仲以书史、著以笔法、湍以字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
仲所坐皆细事,而素巽懦,且耻与保吉辨对,因自诬伏,遂罢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宗在闲暇的时候,常常私下拿书史的问题问文仲、拿笔法的问题问王著、拿字学的
问题问葛湍。

(关键点:“暇日”“每”、介词结构后置句式)
(2)文仲犯的罪都是小事,但他向来怯懦,并且以和保吉辩论答对为耻,于是自己虚
构事实伏法,被罢免了职务。

(关键点:“坐”“耻”“诬伏”)
[参考译文]
吕文仲,字子臧,是歙州新安人。

文仲在江东,考中进士,调迁补任临川尉,两次提
升为大理评事,掌管宗室书简、奏章。

进入朝廷做官,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渐渐提升到
少府监丞。

参与修订《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改任著作佐郎。

太平兴国
年间,皇上常常到便殿观赏古碑刻,总是召文仲与舒雅、杜镐、吴淑读这些碑刻。

曾经让
文仲读《文选》,接着又让他读《江海赋》,两次都有赏赐赠送。

吕文仲在原有职务上担
任翰林侍读,夜
5
间在御书院值班,与侍书王著轮换。

那时书法学校的葛湍也在宫中值班,太宗在闲暇
的时候,常常私下拿书史的问题问文仲、拿笔法的问题问王著、拿字学的问题问葛湍。


熙初年,文仲升任著作佐郎,辅助王著出使高丽。

执行命令后回报,改任左正言,巡视福建。

不久,皇上赏赐高官显爵,升任左谏议大夫。

淳化年间,与陈尧叟一起兼任关西巡抚使。

那时宫中宦官方保吉专门管理酒业征税,用威势压制郡县百姓。

百姓疲惫,官吏被他
骚扰,还改变原有的法令,控告他搜刮民财的人很多。

文仲等人详细奏明实际情况,太宗
很生气。

文仲紧急召进保吉,将要判他的罪,反而被保吉控告,交给御史查验审问。

文仲
犯的罪都是小事,但他向来怯懦,并且以和保吉辩论答对为耻,于是自己虚构事实伏法,
被罢免了职务。

不久太宗知道了他这样做的缘由,又让他到秘阁轮班;过了一个月,第二次担任侍读。

景德年间,吕文仲审理曹州犯法者赵谏的案件。

赵谏多和当官的交往,供出七十多人的姓名,吕文仲下令全部彻底查办。

文仲向皇上请求奏对,说逮捕的人很多,有的在外郡,如果全部捉拿他们,又顾虑到会触动公众的视听。

皇上说:“你执行法令,应当嫉恶如仇,哪能公然结党庇护?”文仲磕头说:“御史中丞的职分,不只是像绳墨一样纠正人的过失,还应当顾全国家大体。

现在纵然七十人都查出犯法的事实,但凭着陛下的慈善仁爱,一定不会把他们全杀了,只不过把他们弃置不用而已。

只是登记他们的名字,再调查他们的为人,让他们担任闲职,或在举荐选拔官吏谢恩的时候排斥他们,为时未晚。

”皇上听从了他的话。

文仲久住在禁中帝王身边,做事非常周到完备小心谨慎。

他出使高丽的时候,善于答对,心境洁净没有求取的东西,偏远地区的俗人都喜欢他。

后来有人出使高丽,他们一定会询问文仲是仍然出仕还是已经退隐。

6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