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态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而时习之
学习方法
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态度
见贤思齐焉,见不闲而内自省也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 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 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 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旧的(知识) 2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领悟 可以
以 (之) 为 师 矣。‛
文学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 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 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 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 《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 秋》。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 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 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 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 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 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 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叫做5Leabharlann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 谓之
=以何,为什么
„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
聪明
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以是,因此
以……为耻 把……作为耻辱
第五则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shì 号为 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 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耻。因 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huì rǔ
女
知之乎?
教导教诲 通“汝”、你 对待知或不知 的正确态度
代词,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是
知 也.”
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第四则译文
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 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 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与不 知的正确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
个人修养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 也。”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行,必有我师焉;
走 =于之 在里面
择其
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顺从,学习
优点 好的方面
第七则译文
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 以当我老师的人。应当选择他们的优 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 正。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8
想弄明白却不能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 想说而不能表达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凭 (这一点)
做
了
第二则译文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 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wǎng 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 dà i 思而不学则殆。‛ 疲倦
第三则译文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 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 精神疲倦无所得。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4 子曰:“由, 诲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6 huì zh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记 厌倦,满足
不倦,何有于我哉!”
疲倦 =于我有何哉 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
第六则译文
默默地把学过的东西记在心里,学 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从不感 到厌倦,哪一样我有呢?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7
虚数,几个人
子曰:“三人
他们的
提出 方角 类推 就 教
第八则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 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 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 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 不能有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我 就不教他了。”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 择善而从
《论语》—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记 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 《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 《子罕》、《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 《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 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 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 依据的经典。
“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 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论语》中指孔子。
曰(yuē )
: 说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yuè 按时
通‚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了解 n 而 不 愠,yù 不亦君子乎?‛ 但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