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积淀.(diàn)谦.让(qiān)遗憾.(hàn)大发雷霆.(tíng)
B. 涵.养(hán)允.诺(yǔn)妨碍.(ài)矫.揉造作(jiāo)
C. 愚蠢.(chǔn)恪.守(gè)典.范(diǎn)絮絮叨.叨(dāo)
D. 尴.尬(gān)谚.语(yàn)箴.言(jiān)自吹自擂.(lé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鸡飞狗跳不知所错铮铮作响净手焚香
B. 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缤纷和谐
C. 针芒在身泛味麻木俯拾即是抽丝剥茧
D. 不约而同月冷风清竹木箫箫金戈铁血
3.《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C. 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
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
的悲愤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
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
“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5.古诗文默写
《沁园春。

雪》的主旨句:______ ,______ 。

《我爱这土地》中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写出两句思乡的七言古诗:______ ,______ 。

《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比喻和对偶,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水调歌头》中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真诚的祝福的句子:______ ,______ 。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6.九年级某班的同学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
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写出连续两句中国古典诗词中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

请向同学推荐一部讲述人物自强不息的名著,说说理由?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艾青,原名______ 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

艾青的哪首诗将太阳作为主要意象,表现出国人在侵略军铁蹄下坚贞不屈、向往着光明未来的昂扬情绪?______
A.《向太阳》
B.《阳光在远处》
C.《给太阳》
D.《光的赞歌》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中的“你”指的是______ ,她是艾青的______ 。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至若春和景.明______
②去国.怀乡______
③宠辱偕.忘______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9.课外文言文阅读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自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

范文正与之同年①,友善,爱其才,恐后贻②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③以规之。

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摘自《过庭录》)注释:①同年:指同一年考中进士。

②贻:遗留。

③隙:时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罕.受人言______ ②其意盖在谏.故人耳______
范仲淹与滕子京为同年进士,在滕子京“愤郁”之时,范仲淹有何反应。

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以及文中那些光照千秋的经典名句已成为后代贤者志士的崇高追求和人生准则。

从短文中你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一个人?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10.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我从前看见一位法国学者著的书,比较英法两国国民性质,他说:“到英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埋头执笔做他们的事;到法国人公事房里头,只看见他们衔着烟卷像在那里出神。

英国人走路,眼注望,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国人走路,总是东张西望,像不把走路当一回事。

”这些话比较得是否确切,姑且不论;但很可以为敬业两个字下注脚。

若果如他所说,英国人便是敬,法国人便是不敬。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什么是“敬”?(用原文回答)
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 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什么是敬业?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
11.阅读《想起雪湖藕》,回答问题。

想起雪湖藕
徐迅①想起家乡的雪湖藕。

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

当然这不是诗,也不是引用---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②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

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

三湖连在一起,
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

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

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

”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

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

”对联以“一弯“”
朱元璋细细品味,心里暗暗称绝。

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③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

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
三湖相连,水天一色。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窦.初开。

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

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

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簪.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下湖采藕了。

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濯.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④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
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

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

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

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

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

袁枚是位美食家。

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

藕“味甘,平。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
(《神农本草经》),生吃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

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

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⑤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

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

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写的那样,生出“故乡可爱极了”的感叹了。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泊.在水中______
②情窦.______
③玉簪.______
④濯.洗______
文章描写了雪湖藕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选文第②段引用有关朱元璋的传说,有何作用?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请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文字删去,再与原文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七、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
12.请以“______(爱、快乐、幸福……)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13.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自选。

材料一: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材料二:一盏明灯,一方亮窗,从冬燃到春,从夏燃到秋。

当太阳被月亮替代的时候,当空中淅沥淅沥下着小雨或纷纷扬扬飘着雪花的时候……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还有纸上躺着的一首诗--夜深了/我醒着/梦亮了……
作文要求: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抒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正确;
B.有误,“矫揉造作”的“矫”应读“jiǎo”;
C.有误,“恪守”的“恪”应读“kè”;
D.有误,“箴言”的“箴”应读“zhēn”;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

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字音、字形的辨析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答案】B
【解析】A.有误,“不知所错”中的“错”应为“措”;
B.正确;
C.有误,“泛味麻木”中的“泛”应为“乏”;
D.有误,“竹木箫箫”中的“箫箫”应为“萧萧”;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这道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诗词的理解。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主旨。

【解读】
肯定: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

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

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之意。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面卓有成效。

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对文治不够重视。

D项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歌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这些知识点,结合选项逐项分析,就能很好答题。

D.两句诗中的“我”指诗人自己。

故D赏析错误。

ABC赏析正确。

故选D。

5.【答案】【小题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小题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小题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答案:
(1)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注意“腐”的书写)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意“暮”的书写)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意“婵”的书写)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答案】【小题1】答案:
(1)困难中我们走向坚强。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活动主题语的拟写。

因为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君子当自强不息”,意思是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惧困难,所以围绕着“成长”“困难”来拟写,语句简洁,有一定的号召力即可。

(2)本题考查名句积累,为开放类试题,作答时,从自己的积累中选择一句与“自强不息”有关的诗句即可。

要注意诗句的完整与书写的正确。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开放类试题,作答时,从自己的名著积累中选择一部主人公自强不息的名著,然后围绕其内容和主旨表述推荐理由即可。

名著阅读的考查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积累,要把考试范围内的名著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作者,内容简介,作品主旨,其中的经典情节等要牢记。

7.【答案】【小题1】蒋正涵
【小题3】大堰河,保姆
【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基本知识。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

(2)本题考查名著基本内容。

A.表述正确;
B.有误,《阳光在远处》是表现作者在海外感受到的异国他乡的世态炎凉;
D.有误,《给太阳》赞美太阳和光明,与时局无关;
C.有误,《光的赞歌》写于1978年,表达了对光的追求;
故选:A。

(3)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积累。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出自艾青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里面的“你”即艾青的保姆大堰河。

答案:
(1)蒋正涵
(2)A
(3)大堰河保姆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课本上对于名著的讲解要熟记,看名著要记住作者,里面的特色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以及其精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或所刻画影射出的社会现象。

8.【答案】【小题1】日光
【小题2】国都
【小题3】一起
【小题4】探求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

景:日光;
②句意为: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国:国都;
③句意为: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偕:一起;
④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探求。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以,因为;悲,悲伤;句子翻译: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句中重点词有:跃,跳跃;璧,圆形的玉;句子翻译: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下沉的璧玉。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根据文中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阐述,可知这种阔大的胸怀,心中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利益。

结合前文中“滕子京谪守”“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可知滕子京虽然被贬,但却能以政务为重,做出一番政绩,这说明了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本题考查句意的理解与概括。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很明显这是一种“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这种人要忘却自己的得失,以百姓利益为重,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答案:
(2)①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②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下沉的璧玉。

(3)有。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滕子京,屡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整改,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忧国忧民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

参考译文: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

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9.【答案】【小题1】少
【小题2】规劝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罕:少。

②句意为:他的想法在这些句子中表达出来。

谏:规劝。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从文中“爱其才,恐后贻祸。

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

”了解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从文中“爱其才,恐后贻祸”看出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出忧国忧民。

答案:
(1)①少②规劝
(2)范仲淹爱惜滕子京的才华,担心他长期的悲愤抑郁会留下祸患,影响他未来发展。

(3)善良宽厚,爱才惜才,关心友人,忧国忧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