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内江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5分)
1. (3分) (2018八上·建昌期末)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
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2. (3分)(2019·铜仁)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轻舟
B . 万重山
C . 坐在轻舟上的人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3. (3分) (2017九上·郑州期中)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 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在3-6min内是液态
B . 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 . 在4-6min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 .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4. (3分)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5. (3分) (2018八上·合浦期中) 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img 小部件
6. (3分) (2017八上·福建期中)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A .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 . 用手捂住耳朵
C .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D .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7. (3分)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桥
B . 河岸
C . 水
D . 岸上的树
8. (2分)去年冬季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 . 图(b)中路面结冰需交通管制是因为结冰后路面变光滑减小了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
C . 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熔化冰
D . 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9. (3分) (2018八上·阳江月考) 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 . 探测海洋的深度
B . 敲瓶底火焰摇动
C . 回声定位
D . 超声波探查
10. (3分)小妮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数据分别是:7.50cm、7.51cm、7.5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A . 7.50cm
B . 7.51cm
C . 7.513cm
D . 7.52cm
11. (3分) (2016八上·吉林期中)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 熔化和汽化
B . 凝固和液化
C . 凝固和凝华
D . 汽化和升华
12. (3分)甲乙两同学并排走在路上,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路边的树
B . 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C . 迎面走来的同学
D . 乙同学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5题;共22分)
13. (4分) (2019八上·萍乡月考) 乐器演奏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这种介质传入人耳的;人能区分不同乐器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4. (4分)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________ 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 热。

15. (4分)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
16. (4分) (2018八上·韶关期末) 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_____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过几个小时后,碗壁上的水消失了,原因是水发生了________现象。

17. (6分)如图是几个同学在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女孩儿放开手后,发现了什么,请你猜一猜:________;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如果以一号同学为参照物,请你猜一猜,其它同学的情况(其它不变),你的猜想是: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
18. (8.0分) (2018八下·福安月考)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实验中测得小车在路程AB的平均速度为V1,在路程BC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AC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选填>、<、=)
19. (6分) (2017九上·沙坪坝期中)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_______.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______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01234567
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
(3)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12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
20. (8分) (2019九上·尤溪期中)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是小明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此时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像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沸水的烧杯中,足够长时间后,小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

四、应用与计算题(21题、22题各6分,23题8分) (共3题;共18分)
21. (6分)(2017·永修模拟) 某家用轿车,重为1.5×104N,当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0.5h,消耗汽油3kg,期间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8倍.已知汽车的热值为4.6×107J/kg.在此过程中,求:(1)车通过的路程;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22. (6分) (2016八·邵阳月考) 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23. (6分) (2019八上·湖南期中) 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地480km的目的地,如下图所示折线OABC、线段DE分别表示甲、乙两车所行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

甲车中途修车,修车前后速度相同。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车出发时间相差多久?途中甲、乙相遇几次?
(2)求出图中a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3)求出图中b的数值,并说明它表示的实际含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共12题;共3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5题;共22分)
13-1、
14-1、
15-1、
16-1、
17-1、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四、应用与计算题(21题、22题各6分,23题8分) (共3题;共18分)
21-1、
21-2、
21-3、
22-1、
23-1、
23-2、
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