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巢像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 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 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 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2、黄巢起义经过:
时间: 875年
领导人: 王仙芝,黄巢;
山东、河南一带
过程: 转战南北,攻入
长安,建立政权
结果:884年,起义军虽然一度 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 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 压了起义。
藩镇割据的概念: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
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 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当时节度使独揽 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 中央政令管辖。
藩镇的 割据性
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 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 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 或联合对抗中央。
• (3)要有“证据”:也就是说你的一切评价都要 有史实去支撑它,而且这个史实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而不是空穴来风。
小结:
武则天统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唐 朝
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致命打击)
618年(建立)
907年灭亡(朱 温建立后梁政权)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唐朝盛极一时,最后因为唐玄宗的奢侈腐化
唐玄宗开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旧制被打破。 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权倾朝野。他卖官 鬻爵,结党营私。后来的宦官,一个胜似一个。唐后期八个 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国策的 制定、朝臣的任免、甚至皇帝的废立.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 (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
……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人生应该始终
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原则
• (1)客观、公正:不以自身的喜好来评判历史事 件或人物。
• (2)全面: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应把所 有人物的所有活动或历史事件集中起来,进行全面 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C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
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D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辽宋夏金 D.五代十国
5.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
先拜贵妃,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
B 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
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根据材料,说说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 ③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混战不已:宦官专权, 把持朝政。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 以为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影响: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3.唐朝灭亡
朱温陆续兼并了 北方的大小割据 势力,907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 唐朝灭亡。
朱温
唐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①唐朝后期统治的腐朽
②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③黄巢起义给唐朝的统治致命的打击
五代十国, 包括五代与十 国等众多割据 政权,是中国 历史上的一段 时期,自唐朝 灭亡开始,至 宋朝建立为止; 也可以定义为 到宋朝统一十 国剩余政权为 止。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
三维目标: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 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 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
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 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 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边疆形势紧张. 节度使势力 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安禄山 担任三地的节度使 ,逐渐扩张势力。
经过:
755年安禄山 借口朝廷出现 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一一起 发动叛乱。 763 年叛乱被 平定
材料一: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资治通鉴》 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材料三: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由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 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 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不知所为,反为和解之,莫肯听命。
1.五代十国
后梁帝国 后唐帝国 后晋帝国 后汉帝国 后周帝国
实质:五代十国是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 朱温 局面的梁延王.续宣武节度使
李存勖 晋王.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刘知远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郭威
邺都留守
2.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 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 定的发展。
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
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D)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A 6.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3.发展趋势
知识汇总
五代 十国 的更 迭与 分立
更迭
五代 十国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
特 点
的延续(根源或实 质),北方政权更迭, 南方经济得到一定
发展
发展 趋势
统一始终是一 个客观存在的
必然趋势
北方:战事不断,政 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 稳定,经济在原有的 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课后思考:
唐玄宗前半生与后半生对比鲜明,前半生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
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 护国家大统的重要性。 重难点: 重点: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难点: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一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 安禄山兼任三地的节度使,独掌15万 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 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 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 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 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 唐。
盛世”,后半生贪图享乐,荒废朝政,致使战乱爆发,唐朝自此由
盛转衰,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唐玄宗,从他的一生经历中你又得到了
哪些启示?
贞观 之治
政启开 元,治 宏贞观
开元 盛世
安史 之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唐朝建立
618年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朝 灭亡
907年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
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
A 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
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
而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唐王朝由盛转衰并最 终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藩镇割据的 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 势。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请在 □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 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 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 高力士:在唐玄宗统治期
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国 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 几乎都有宦官把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