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通过5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生产过程完成贝类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并能够对生产过程与产品进行检查与评估,使学生熟练掌握贝类的生物学理论知识,熟知各种贝类的苗种生产和养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世界贝类养殖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具备从事贝类育苗及养殖所需要的综合技能,并能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运用先进的水产科学技术,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常见问题,为贝类的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同时也能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同时,培养学生信息采集、资料整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热爱水产、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教学内容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描述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
按照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做中学,做中教,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教学过程体现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探索出“真实生产,企业化经营,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整个学习过程按企业化管理方式运作,学中做、做中学,提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合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做一体法
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学边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任务驱动法
教师下达生产任务,提出生产要求,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讨论,写作完成教师规定的任务,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
3.项目导向法
学生按照项目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和查询资料,制定优化生产方案,按照方案完成生产项目,指导教师在针对具体的生产环节进行检查评价,项目完成后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得失,讨论和反思生产环节,在总结中提高,实现知识的迁移。
4.引导文教学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工作单的引导下,通过调研、查找材料、教师辅导、小组协作、撰写计划、技能训练、总结汇报等方式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三)教学手段
以网络教学系统为平台,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和网络优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课件中穿插大量生动、形象的生产过程流程视频、图片等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利用显微示教系统,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微小生物的结构以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明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贝类生产过程录相、胚胎发育录相等素材建立多媒体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