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协委员建议职教高考制度_英语设为高考不再必考科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会政协委员建议职教高考制度_英语设为高考不
再必考科目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重点关注高考制度的改革。

他的视角与众不同,着眼点在于构建“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的“双轨制格局”。

两会政协委员建议职教高考制度
“职教高考”这件事,李修松关注很久了。

“尽管中职毕业生可通过多条通道升入普通高职院校,但总体而言,中职学生接受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依然极其有限。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单独考试招生办法尚未制定,部分省份的试点招生规模和中职对口升学数不足;另一方面,本科职业教育进展缓慢,本科转型陷入窘境。

究其原因,“一些学校根本不愿戴上‘职业教育’的帽子”。

李修松认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类型,两者是平等的。

职业高校应当有其特定的入学标准和人才选拔方式。


他进一步说:“职教高考”应该是“‘与职业类型特征相适应的考试升学制度’,应更注重技能考核。

”他建议:首先尽快制定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单独招生办法,科学合理安排专项招生计划,具体指导各省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适当提高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

职教高考招生引入“第二标准”
在李修松看来,“职教高考”和“普通高考”双轨制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中职毕业生寻找出路,而是牵涉到整个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背后是就业理念、就业导向的博弈。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一半,在校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5%,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普通高考选拔的是‘学霸’,但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是‘学霸’。

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创造力很强,动手很快乐,就可以就读职业院校。

”李修松说。

“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可以在‘唯分数’的应试教育之外为招生评价增加了一个客观标准,也就是技术技能标准。

”李修松说,“如果高考不改,后面一系列事情又怎么办?如果职教生有出路,社会不歧视,收入又高,他自己也会觉得很骄傲。


引入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
除了“职教高考”以外,李修松今年还关注文化旅游议题。

他尤其关注围绕黄山古村落形成的乡村旅游产业的崛起。

“发展非常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诞生。

除物品营销、餐饮、旅馆、交通等快速发展外,诸如各类民宿、文化体验、研学旅游、休闲养生、客栈、茶吧、酒吧、写生基地、艺术工作室、艺术品交流、影视拍摄基地、摄影创作基地、非遗展演营销、演艺、亲子娱乐、徽派四雕、文房四宝、文创产品开发,以及专题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等,更兼线上线下,可谓百业兴旺。


以黟县为例,如南屏、塔川等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业主导。

2018年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亿元,占全县当年GDP51%,30%的居民不同程度从中获益。

“古村落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优化,公共服务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大为提高。


他建议:借鉴世界上利用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的通行做法,提请全国人大就古民居产权转让中土地法有关限制性法规予以修订,从而激发社会力量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之积极性。

“同时,也要确保社会力量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过程中的文物安全。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不再将英语设为高考必考科目
“为了学英语,学生和家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英语真的有这么重要吗?”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建议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必修课地位。

许进指出,在美国,大学毕业生通常能掌握3万至5万个单词。

在我国,掌握4千个单词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为了上重点中学,很多小学生取得了相当于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者更高级的英语考试证书。

英语教学课时约占学生总课时的10%,但英语只对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用。

成果应用率低,课程设置不普惠。

“音乐、体育和美术‘三小科’等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偏低是各级学校面对的实际问题。

不再将英语课设置为必修主课,将解决素质教育缺乏课时的问题。

学校应该用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许进说。

因此,许进建议,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由国家投资、全体学生必学英语(外语)的现状。

“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等外语课程不再设为与语文和数学同等的主课,增加素质教育课程占比;不再将英语(或外语)设为高考必考的科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非官方的各种外语考试。

”许进说。

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建议体育进高考成第四主科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议,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为“第四大主科”。

今年,他将重点关注体育要不要进高考、如何进高考、进了以后怎么考的问题。

“体育中考、高考指挥棒导向的逐步明确,能引起全民对体育的重视。


注意到,教育部已宣布,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的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

目前各地全面实施中考体育,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在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中积极纳入学生体质测试的内容。

教育部还启动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全面推行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要求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