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期命丧中国的日本间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战争时期命丧中国的⽇本间谍
2019-09-05
中⽇甲午战争期间(1894-1895),⽇军派出为数不少的间谍潜⼊中国,四⾯出击。
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忍者般潜伏已久的⽇本间谍,在⼤清国的内部发动了致命的打击,其影响甚⾄超出军事层⾯。
不过,⽇本间谍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不少⼈难逃中国⼈民张开的恢恢天⽹,命丧中国,⾛上了不归路。
伪装成“商⼈”与“和尚”的⽇谍被押赴刑场
甲午战争的决定性战场是在海上进⾏的。
战前,清政府已建⽴北洋、南洋、福建、⼴东4⽀舰队。
这4⽀舰队中,⽇本⼈最看重的是北洋舰队。
为⼀举消灭中国北洋舰队,⽇本间谍倾巢⽽出,侵华谍报活动的焦点集中在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和上海等地,天津和烟台因为是北洋海军的活动基地,因⽽成为⽇谍活动的重点地区。
⽽上海是甲午战争中⽇本的谍报指挥基地,⽇本对华间谍活动的⽬的是调查清政府在上述地区之兵要地志与备战情报,为⽇军⼊侵朝鲜和登陆辽东的图谋做准备。
1894年夏,⽇本⼤本营总参谋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召见炮兵⼤尉根津⼀,对中国开战问题征询意见,然后命令根津⼀秘密潜⼊上海,进⾏临战的谍报活动部署。
根津⼀是当时⽇本侵华谍报活动的重要头⽬之⼀,与另⼀重要头⽬荒尾精齐名。
1894年7⽉底,根津⼀来到上海后,秘密找到早已潜伏在此的8名⽇本间谍,并给他们下达了秘密潜⼊战地、直接搜集战地情报的命令。
这8个⼈中,有来⾃汉⼝乐善堂的藤岛武彦、⽥锅安之助,也有来⾃上海⽇清贸易研究所的毕业⽣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藤崎秀、猪⽥正吉、⼤熊鹏、向野坚⼀。
得到上级指令后,这⼏个野⼼勃勃的⽇谍⽴即分头⾏动。
然⽽由于清政府已加强了对⽇本间谍的侦缉和抓捕措施,对于他们中的⼤多数⼈来说,此⾏算是踏上了⼀条不归之路。
最先落⽹的间谍是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
1894年8⽉初,两⼈奉根津⼀的命令前往奉天和辽阳⼀带进⾏侦察。
为了掩护⾝份,他俩化装成湖北商⼈的样⼦,准备搭乘⼀艘法国轮船去营⼝。
由于受到战争影响,这艘法轮推迟了开航⽇期,于是,两⼈就在法租界⾥的⼀家旅馆内住了下来,等待轮船起航。
凑巧,就在⼆⼈住宿期间,略带⽇语的⼝⾳被⼈认出并被搜捕,其间谍⾝份被确认后,由清政府引渡到上海道台衙门,于9⽉被处决。
接下来被清政府抓获的是藤岛武彦。
本来他是奉根津⼀的命令经华北、东北往朝鲜,去迎接⽇本第⼀军。
根津⼀要求他利⽤沿途路经各地的机会搜集中国军队情报,然后充当向导帮助⽇本第⼀军进军中国东北。
鉴于楠内友次郎、福原林平装扮中国商⼈失败的教训,藤岛武彦化装成中国和尚,为了不露出马脚,他还专程前去浙江普陀⼭法⾬寺受戒,同时与另⼀个叫⾼健武夫的间谍接头。
当时,⾼健武夫已奉根津⼀的指令,于1893年11⽉以和尚⾝份从⽇本直接潜⼊普陀⼭法⾬寺受戒。
由于⾼健武夫所持的是⽇本冈⼭国清禅寺海宴和尚的介绍信,所以法⾬寺住持对他的到来深信不疑,以礼相待,还特准⾼健武夫在法⾬寺坐禅。
藤岛武彦与⾼健武夫秘密接头后,按照根津⼀的既定部署,藤岛武彦先在法⾬寺学习⼀些佛门礼节,熟悉佛门规矩后再回到上海,然后再与根津⼀共同北上。
但是,藤岛武彦是个地道的武夫,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去完成既定使命。
这个在中国骄横已久且早已成习性的⽇谍分⼦,根本没有耐⼼去学习佛门的清规戒律,整⽇⾥⽼是烦躁不安,急于“建功⽴业”;同时由于他平时⼤酒⼤⾁惯了,寺中清淡的饮⾷早让他忍⽆可忍,不久他就擅⾃离开了普陀⼭法⾬寺。
这个性格暴戾的⽇本间谍刚从宁波踏上返上海的归途,就与同船的⼀个中国和尚发⽣了⼝⾓,情急之中⼝不择⾔,⽤⽇语咒骂中国和尚,还挥舞拳脚动了⼿,对⽅马上识破了他⽇本⼈的⾝份。
在众⼈的帮助下,喊来了⽔警。
⽔警审讯时,藤岛武彦再次露出⽇本武⼠的凶相想动武,⽔警遂搜查他携带的物品,其间谍⾝份暴露⽆遗,束⼿就擒。
之后,藤岛武彦被押解到浙江巡抚衙门。
在审讯中,藤岛武彦先是硬顶着不理睬、不开⼝,后来实在憋不住,⼀开⼝便⽤⽇语⼤骂泄私愤。
巡抚衙门中众衙役见他嘴硬,索性给他⽤刑,外强中⼲的藤岛武彦只⼏招便受不了刑讯,不仅对⾃⼰的罪状供认不讳,还供出了在法⾬寺与⾼健武夫接头的事。
这样,藤岛武彦⽇谍罪状确凿,被斩⾸⽰众。
⼜由于藤岛武彦的供认,⾼健武夫很快也原形毕露,随即被当地衙门逮捕,并解往杭州,随后也与藤岛武彦⼀样⾛上断头台。
⾼健武夫死前曾赋诗⼀⾸,表达了⾃⼰对藤岛武彦出卖同伙的愤恨⼼情,诗云:
此岁此时吾事⽌,男⼉复不说⾏藏。
盖天盖地⽆端恨,附与断头机上霜。
这些外强中⼲的⽇谍们,⼀副武⼠道的模样,从表⾯上看,似乎很“⼤义凛然”,其实,他们⼀旦到了狗急跳墙的时候,也会⼲狗咬狗的勾当。
⾛上不归路的三崎羔三郎
1894年10⽉24⽇深夜,辽东半岛⾦州城以东海⾯,⼀⽀⽇本舰队悄悄地接近了海岸,舰队上满载⽇本第⼆军的官兵,为⾸的正是⽇本的⼤⼭严⼤将。
他们此⾏⽬的就是进攻辽东半岛,⼀举拿下清政府的“龙兴之地”。
为了侦察从⾦州到辽阳⼀线中国军队防守情况,⼤⼭严决定派出6名军事间谍秘密登陆。
这6名军事间谍中,有4名是根津⼀在上海招的⼈选,即藤崎秀、⼤熊鹏、猪⽥正吉、向野坚⼀,另外两名是从武汉招来的间谍,即⼭崎羔三郎、钟崎三郎。
夜⾊苍茫之中,这6名⽇本间谍乘坐⽔雷艇在⾦州海岸登陆,然后分成3个⼩组活动,不过这其中的5⼈都被清军抓获并正法,仅1⼈侥幸⽣还。
在这⼏个葬⾝辽东的⽇本间谍之中,有3⼈是来⾃荒尾精门下的“⾼⾜”,其中的⼭崎羔三郎还是个为⽇军⽅⽴下过⼤功的⼈物,曾经显赫⼀时。
⼭崎羔三郎出⽣于⽞洋社,这⽞洋社是⽇本第⼀个真正的谍报机关,在中国专门开展间谍活动。
⼭崎羔三郎来中国后,曾在⽇本⼈开的乐善堂和上海贸易所做过事。
1894年6⽉,他在⼭东以壮丁的⾝份偷偷地混进中国的运兵船,⼀起和中国军队来到朝鲜汉城。
到汉城后,⼭崎羔三郎随即冒充⼀名在神户的华侨药材商,混⼊中国军队在⽛⼭的防御阵地进⾏侦察。
⼏天后,由于⼀时疏忽,他外出洗澡时把军事地图和指南针放在⾃⼰住的房⼦⾥,结果刚巧有⼈误⼊他的房间,发现了他的间谍⾝份。
于是,光着⾝⼦的⼭崎羔三郎还没享受完热⽔澡,就被中国军队捆了个五花⼤绑。
然⽽在押解途中,狡猾的⼭崎羔三郎借⼝需⼤便,要求松绑。
谁知刚⼀松绑,⼭崎羔三郎就乘押解⼠兵⼤意,夺⼑杀了押解⼠兵逃脱。
他⼀⼝⽓跑到⽇军龙⼭旅团司令部,汇报了有关⽛⼭中国军队阵地的军事情报。
根据这⼀情报,⽇军及时修改了作战计划,得以在⽛⼭成欢驿战⽃中将中国军队击败。
⼭崎羔三郎因此⽴下⼤功,受到⽇军参谋部嘉奖。
同年8⽉14⽇,⽇本第⼀军开始了进攻平壤的准备,⼭崎羔三郎再次受命潜⼊平壤地区进⾏侦察。
有了前⼀次在⽛⼭的教训,⼭崎羔三郎不敢再随⾝携带军事地图和指南针,⽽是根据⽣活常识判断清军阵地的⽅位⾓度,⽐如说,虱⼦的头常常朝着北⽅摆动;再⽐如,菜根靠北的部分纤维质⽐较密集,⼀棵树树叶长得茂盛些的那⼀⽅为南边,中国民居的门⼤都是坐北朝南等等,他的⽣活知识积累和判断基本上都⽐较正确,从⽽能在不带⼯具的情况下弄到中⽅的不少情报。
⽇军攻陷平壤后,⼭崎羔三郎的间谍⾏动受到⽇军司令部的极⼤关注。
就在战争期间,他被召回设在⼴岛的⽇军⼤本营,受到了参谋总长有栖川宫炽仁亲王的接见。
⽴下⼤功的⼭崎羔三郎被当场任命为第⼆军军副,并再次受命随第⼆军登陆辽东。
当他离开⼴岛时,⽞洋社的头⽬平冈浩太郎、进藤喜平太等都以他为荣,集体为他送⾏。
但是,踌躇满志的⼭崎羔三郎这次终于⾛上了不归路,就在他在⾦州登陆的第三天,终于落⼊了中国⼈民张开的恢恢天⽹。
狡猾的⼭崎羔三郎虽经过细致的化装,但在碧流河渡⼝,还是被清军骑兵统领依克堂阿的⼀名部下发现,这名部下与⼭崎羔三郎有过⼀⾯之交,曾被其殴打过,记忆尤深,随即报告统领,⼭崎羔三郎马上被逮捕,随后被斩⾸于⾦州城外。
“超级爱国者”被斩⾸于⾦州城
钟崎三郎是⽇军⼤⼭严⼤将派出的侦察从⾦州到辽阳⼀线中国军队防守情况的6名军事间谍中颇有“成绩”的⼀位,他在甲午战争之前曾为⽇本军队⽴下过战功,受过嘉奖。
1894年3⽉,钟崎三郎再次受⽇本海军军令部委派,化名为左钟武,装扮成药材商⼈,前往中国的渤海湾⼀带剌探北洋舰队动向。
他和⽇本海军⼤尉泷川具也⼀起驾驶⼩船,暗地⾥测量渤海湾沿岸的⽔深,获得了不少宝贵的⽔⽂资料。
同年夏,由于甲午海战迫近,⽇本开始撤⾛天津侨民。
当时钟崎三郎与另⼀间谍⽯川伍⼀没有随轮船回⽇本,⽽是跳下轮船准备潜回天津城内,继续收集北洋海军的情报。
在跳下轮船的混乱中,钟崎三郎与⽯川伍⼀失去联系,后来⽯川伍⼀被天津衙门逮捕并正法,⽽钟崎三郎却侥幸逃出天津,转道⼭海关地区。
他⼀路收集中国军队驻防与调动的情报,然后南下到了上海,携带情报迅速返回⽇本。
钟崎三郎的“成绩”得到了⽇本参谋本部的认可,他获得的⼭海关地区中国军队布防的情报消除了⽇本军队的⼀个情报盲点,从⽽受到⽇本陆军的表彰和嘉奖。
11⽉4⽇,钟崎三郎被召到⽇军⼴岛⼤本营,⾝穿中国式服装晋见明治天皇,并受到嘉奖,同时还被称为最神勇的“超级爱国者”。
随后他奉命随⽇本第⼆军⾏动,前往中国的辽东半岛,直接受⼤⼭严⼤将的指挥。
历史是公正的。
当钟崎三郎再次踏上中国⼟地的时候,终于⾛上了不归路。
他在⾦州登陆后的第三天,在碧流河渡⼝,被清军骑兵搜查时发现并逮捕。
随后,钟崎三郎与前⾯所说的三崎羔三郎⼀起在同⼀时间、同⼀地点,被斩⾸于⾦州城外,⼤⼤灭了在华⽇本间谍的嚣张⽓焰。
清政府破获的第⼀起军事间谍案
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因素之⼀,是⽇本间谍在华进⾏了⼤量的间谍活动。
由于天津和烟台是中国北洋海军的活动基地,因⽽成为他们的重点活动地区,其中天津就是⽇谍⽯川伍⼀收集情报的重要地点。
1884年,年仅18岁的⽯川伍⼀来到上海,投到驻华武官海军⼤尉曾根俊虎门下,开始了其间谍⽣涯。
之后,他与另⼀⽇谍⾼
桥谦结伴活动,深⼊到中国的江苏、浙江、江西、⼴西、⼴东、河北、河南等13个省,进⾏间谍活动。
1886年,两⼈在汉⼝时归⼊荒尾精门下。
1890年起,⽯川伍⼀先后在⽇本驻北京公使馆武官关⽂炳和井上敏夫领导下,专门给⽇本海军收集情报,着重点是勘察和研究中国黄海沿岸可供⽇军登陆的地点。
1893年后,他独⾃来到天津,以⽇本洋⾏职员⾝份为掩护,秘密进⾏间谍活动。
就在甲午战争爆发的这⼀年,⽯川伍⼀的间谍活动取得极⼤突破,被同⾏们啧啧称赞。
这年2⽉的⼀天,⼀个清兵来松昌洋⾏兑换英镑,因英镑在店⾥是受控制的货币,店⾥的职员马上拒绝了。
但是在⼀旁的⽯川伍⼀看在眼⾥,想在⼼⾥,他认为这是难得的⾃寻上门的好机会:可以通过此⼈打⼊清军内部。
于是便出⾯特准换了英镑给他,两⼈从此⼀回⽣,⼆回熟。
⽯川伍⼀通过⾦钱开路,把⼤把⼤把的钞票施舍给这个清兵,并很快弄清了这名清兵的⾝份,他叫汪开甲,是清军驻天津护卫⼀营的⼀个弁⽬(清军中的低级武官)。
除⽤⾦钱俘虏了汪开甲,⽯川伍⼀还发现汪开甲是⼀名好⾊之徒,于是就把他带到了⼀家⽇本⼈在天津开设的妓院去玩乐。
当时,⽇本特务机关⽞洋社在汉⼝、上海、天津和朝鲜的釜⼭都设有妓院,这些妓院的排场奢华⾄极,灯红酒绿,受过特殊训练的妓⼥⽤尽浑⾝解数来“招待”客⼈,很多⼈沉迷于这⾥的花天酒地中。
⽽操纵这些妓院的⽇本间谍,对⽐较重要的顾客的弱点和隐私,则进⾏深⼊细致的“研究”,并利⽤这些来攫取他们想要的情报,从⽽⼤获成功。
于是,⽯川伍⼀把汪开甲带到⼀家⽇本妓院去尽情玩乐。
这个家伙哪⾥见过这等酒池⾁林,⼀头扎进了脂粉堆中销魂去了。
临分⼿时,汪开甲带着⼏分醉意,感激地对⽯川伍⼀说:“⽯川兄,我带您去见⼀个⼈,有没有兴趣?”“谁?”⽯川伍⼀⼼⾥⼀动,汪开甲把嘴巴对准⽯川伍⼀的⽿朵轻声道:“刘芬,这⼈的舅舅有能耐!是我们⼤清皇朝的李中堂。
”⽯川伍⼀惊喜万分,这真是踏破铁鞋⽆处寻的情报。
当晚,在汪开甲的引见下,⽯川伍⼀结识了李鸿章的外甥刘芬。
刘芬当时担任军械局书办。
经过⼀番交谈和观察,⽯川伍⼀凭着多年的经验,认定刘芬是⼀个贪⾊⼜贪财的⼩⼈,⽽且凭着他的特殊⾝份和关系,能够掌握⼤量的军事情报。
⽯川伍⼀经过⼀番精⼼策划,他⾸先给刘芬送去⼀件价值昂贵的古董,接着,⽯川伍⼀依样画葫芦,将刘芬带到天津的⽇本妓院去浪荡。
果然,⼏个回合,刘芬便成了⽯川伍⼀忠实的⽿⽬,他不断为⽯川伍⼀提供情报,⽽每次都是要求以财⾊作为回报。
1894年7⽉,⽯川伍⼀顺利地从刘芬那⾥得到了援朝清军的有关情报,获悉中国北洋舰队将派出“济远”、“⼴⼄”、“操江”3舰护送租⽤的英轮“⾼升”号出发,运送精锐的950名陆军⼠兵去朝鲜仁川,于是他马上把清军这⼀⾏动连同军舰的具体开航⽇期,⽤密电告知⽇本海军。
获取了中⽅的重要情报后,⽇本联合舰队司令、海军中将伊东右亨于7⽉23⽇率舰队从⽇本佐世保军港出发,驶向朝鲜的西部海岸,进⼊临战状态。
7⽉25⽇,在仁川港外丰岛海⾯,“⾼升”号运兵船突然遭到⽇本联合舰队第⼀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3舰的围攻,船只很快被击沉,“⾼升”号上950名精锐清兵全部丧⽣。
同时,参加护送的北洋军舰也损失惨重,“⼴⼄”舰被击毁,“操江”舰被⽇军俘虏,只有“济远”号突出重围,逃回旅顺⼝。
8⽉1⽇,⽇本从天津撤⾛侨民。
⽽⽇本海军⼤获全胜的消息使⽯川伍⼀兴奋到⼏乎疯狂,此刻他⾮常⾃信,傲视⼀切,他不⽢⼼就此收⼿,决⼼继续潜伏,伺机创造更⼤的“功勋”。
当天深夜,⽇本侨民的船只开船后,⽯川伍⼀与另⼀特⼯钟崎三郎化装成中国⼈由船上跳下。
结果,在混乱之中,他与钟崎三郎失去联系。
⽯川伍⼀孤⾝⼀⼈悄悄潜回天津城内,投宿到⼀家客栈。
次⽇清晨,酣睡了⼀夜的⽯川伍⼀起床后,当他打开房门时,⼀队守在门外的清兵⼀拥⽽上,将其⽣擒。
⽯川伍⼀⼀边反抗,⼀边质问:“冤枉!为何抓我?”
原来,“⾼升”号事件后,清军获悉情报泄露,对内部进⾏了排查,特别是与⽇本⼈有过来往的⼈都是这次排查的重点对象。
⽽刘芬、汪开甲⼆⼈平时常去⽇本妓院的事,⾃然是纸包不住⽕,他们勾结⽇本⼈的罪⾏很快被天津城守营千总任如升侦知,最先落⼊法⽹的是汪开甲,其被捕后供出了刘芬。
刘芬被捕后,还不知是⾃⼰泄的密葬送了“⾼升”、“⼴⼄”、“操江”3舰和近千名精兵良将。
任如升将刘芬的审讯结果马上向天津海关道盛宣怀报告。
结果,成了惊⼸之鸟的⽯川伍⼀,被天津衙门抓获。
⾃此,⽯川伍⼀间谍案是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破获的第⼀起军事间谍案。
1894年9⽉20⽇是个令⼈吐⽓的⽇⼦,⽯川伍⼀这个双⼿沾满中国⼈鲜⾎的⽇本间谍,终于被押赴刑场,验明正⾝后,按国际法枪毙。
⽽中国⼈的败类刘芬、汪开甲则由刽⼦⼿砍头⽰众。
⽯川伍⼀间谍案后,清政府对⽇本间谍才开始有所警惕并加以重视,但此刻为时已有点晚了,清政府最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
拥有⽇谍⾝份的汉奸刘⾬⽥罪该万死
刘⾬⽥是⼤连⾦州普兰店⼈,很早就同⽇本在华间谍拉上了关系,他在甲午战争中给⽇军充当间谍,不折不扣的卖国⾏径最终导致他⾛上断头台。
甲午战争期间,刘⾬⽥向⽇军提供了⼤量有关辽东沿海地区的情报,为⽇军打败中国北洋海军⽴下过⽝马之功。
战后他深知⾃⼰罪⾏累累,⽣怕国⼈制裁他的汉奸⾏径,遂跟随⽇军去了⽇本,被⽇军参谋本部保送到⽇本的⼈善邻学院学习。
毕业后,他被派到⽇本陆军⼤学中国班当汉语教员,同时协助⽇军参谋本部兵要地志课绘制辽东半岛地图,成为重要的⽇本间谍,他还改了⽇本名字叫“龟⼭⾬⽥”,娶了⼀房⽇本妻⼦。
⽇俄战争爆发后,刘⾬⽥再次出任⽇军的向导,带领⽇军从貔⼦窝猴⽯湾登陆,经普兰店直捣⾦州,顺利地切断了俄军的后路。
战后,刘⾬⽥获得了⽇军参谋本部以天皇名义颁发的赏赐,同时他还被授予军神铜像⼀尊、礼服⼀套、勋六位“⾦鹞勋章”⼀枚,并在普兰店获得了⼀⼤⽚⼟地和菜园。
刘⾬⽥后来还数次参加⽇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以他的中国⼈⾯孔,蒙蔽了很多中国⼠兵和⽼百姓,因⽽多次获取重要情报,好⼏次中国军队遭受⽇军的重创均是由于他提供的情报。
刘⾬⽥⼀⽣卖国,罪恶滔天。
1945年⽇本战败投降后,刘⾬⽥⾃认为近⼏年隐蔽较深,没有明显的公开活动,以前的⼀些⾏为虽有卖国嫌疑,但还不⾄于被判死罪。
因⽽⽇本撤退时,他没有⾛,妄想继续潜伏下来。
不过,中⽅有关部门通过对中国军队⼏次⼤战失利的情况进⾏分析后,发现好⼏次与刘⾬⽥有着蛛丝马迹的联系。
再经多次秘密调查,终于撕破了刘⾬⽥的画⽪,他的汉奸嘴脸终于暴露于光天化⽇之下。
随后,刘⾬⽥被逮捕处决。
据不完全统计,甲午战争前后,汉⼝乐善堂和上海⽇清贸易公司研究所先后派出19名职员和72名毕业⽣参加了⽇本军队在华的间谍活动,⼤部分担任翻译,17⼈参加战争谍报活动,其中有10⼈被中国政府逮捕,按国际法处死。
⽽中国的内⿁汉奸,似刘⾬⽥之类被处决的,达数10⼈。
⽂
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好⽂章需要你的⿎励
你需要服务吗?
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
了解详情
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
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
了解详情
被举报⽂档标题:甲午战争时期命丧中国的⽇本间谍
被举报⽂档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