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

合集下载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地理)解析版 (附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卷(地理)解析版 (附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一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如下因素严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假设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一样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一样C.日地距离一样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一样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 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开展变化示意图。

2014高考(江苏卷 地理)

2014高考(江苏卷 地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地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1.C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地形的特征。

题干所给材料“山有小口”“从口入”说明其四周是山地,“土地平旷”说明该地形区地形较平坦,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该地形最可能是山间盆地。

2.A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区域环境的因素。

从上题分析可知,“桃花源”地处山间盆地中,地形平坦,气候暖湿,其环境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a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b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a b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六月初,太阳直射点位于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图中的丁点最符合。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甲、乙两点位于冬至点前后,且距冬至点时间等长,因1月初日地距离最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甲点日地距离较近,公转速度大于乙点,两点的昼长变化趋势相反;两地位置因昼长相等,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4题。

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土地平旷”说明不是峡谷,“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说明四周高,故为盆地.【解答】解: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

故选:C。

【点评】该题考察了地质地貌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对地质地貌类型有熟悉的认识,可用排除法作答.2.(2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考点】9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桃花源”为世外桃源,由于地处河流源头,山地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不受当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解答】解:“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三、标题3.(2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1E: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分析】主要考查了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春分点的时间为3月21日,夏至点的时间为6月22日,秋分点的时间为9月23日,冬至点的时间为12月22日.【解答】解:读图2,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丁处。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21:热点问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土地平旷”说明不是峡谷,“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说明四周高,故为盆地.【解答】解: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

故选:C。

【点评】该题考察了地质地貌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对地质地貌类型有熟悉的认识,可用排除法作答.2.(2分)《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考点】9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桃花源”为世外桃源,由于地处河流源头,山地深处,地理位置偏僻,不受当时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解答】解:“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三、标题3.(2分)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考点】1E: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分析】主要考查了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春分点的时间为3月21日,夏至点的时间为6月22日,秋分点的时间为9月23日,冬至点的时间为12月22日.【解答】解:读图2,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丁处。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

2014年高考真题江苏

单选题2分2014年地理高三1.《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 山间峡谷B 山前平原C 山间盆地D 平缓高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级狭,才通人,复行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答案选C。

单选题2分2014年地理高三2.《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 地理位置B 灌溉系统C 农业技D 水力资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答案选A。

3.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春分为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为每年的6月22日。

6月初应该位于春分以后、夏至以前,而且比较接近夏至点,故选答案D。

单选题2分2014年地理高三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日地距离相同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发生在冬至日,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太阳都直射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2014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桃花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1.(2分)“桃花”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C.山间盆地D.平缓高原2.(2分)“桃花”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农业科技D.水力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4题.3.(2分)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C.丙D.丁4.(2分)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如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D.丁6.(2分)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如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2分)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A.B.C.D.8.(2分)与沿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B.C.D.如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9﹣10题.9.(2分)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2分)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乙>丙>甲>丁如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2分)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12.(2分)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如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

(2021年整理)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2021年整理)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2014江苏省地理高考题及详细答案(高清重绘版)〉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江苏地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带解析)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地理(江苏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57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下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势比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最合适的承接城市是 A .承德B .保定C .张家口D .廊坊2、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 A .人口多 B .交通便捷 C .环境良好D .经济实力雄厚试卷第2页,共13页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 A .食品B .日常用品C .服装D .家用电器4、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 .出行距离B .购物成本C .交通方式D .购物环境《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 .山间峡谷B .山前平原C .山间盆地D .平缓高原6、“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 .地理位置B .灌溉系统C .农业科技D .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下左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下右图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甲B .乙C .丙D .丁8、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日地距离相同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2014江苏高考地理

2014江苏高考地理

2014江苏高考地理2014年江苏高考地理题目共有五组,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本文将对这些地理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

第一组选择题如下:1. 地理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下列选项中与地理研究对象相关的是()A. 青藏铁路的建设B. 南沙群岛的岛礁争端C. 水稻的种植技术D. 生物能源的利用解析:地理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青藏铁路的建设属于交通运输和土木工程领域,与地理有密切联系,故选项A是正确答案。

2. 下列地理事实中,表明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是()A. 北京奥运会B. 亚马逊雨林火灾C. 世界银行年会D. 部落文化的传承解析:全球化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从选项中可以看出,只有世界银行年会是一个展示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活动,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

3. 下列关于中国土地利用和交通用地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东部沿海地区交通用地比重较高B. 西部地区的农业用地比重较高C. 中部地区的工矿、仓储用地比重较高D. 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解析:根据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交通用地比重较高,西部地区的农业用地比重较低,中部地区的工矿、仓储用地比重较低,自然保护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因此,选项B是错误答案。

第二组选择题如下: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由北向南分布着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海岸,下面是其中的三个海岸类型:台湾塘沽海岸、连江闸口海岸和东海南沙滩海岸。

对应的海岸类型依次是()A. 分奇下高渐低型、古典型、双向渐深型B. 分奇下高型、古典型、特殊型C. 古典型、特殊型、分奇下高渐低型D. 古典型、背风面型、特殊型解析:对于这道题,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海岸进行了解。

台湾塘沽海岸是典型的分奇下高渐低型海岸,连江闸口海岸是古典型海岸,东海南沙滩海岸是特殊型海岸。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2. 以下关于中国地震分布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 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B. 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C. 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D. 我国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解析:地震带是地震频发地区,由于地球上的地壳运动,地震带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附近。

2014年江苏高考精彩试题——地理(高清)

2014年江苏高考精彩试题——地理(高清)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3 -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 -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图4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M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8.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图5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9 -10题。

9.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A.遥感( RS)B.地理信息系统( GIS)C.全球定位系统( 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1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图6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桃花源”环境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处于山间盆地,气候相对温暖,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与外界交流较少,不受外部环境干扰,故答案选A。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l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3 -4题。
2014年高考真题——地理(江苏卷)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Hale Waihona Puke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技 D.水力资源
【答案】1.C 2.A
【解析】1、从材料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初级狭,才通人,复行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可以得出该处周围高,内部地势平坦开阔,应为山间盆地,故答案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